蚂蟥能在身体中存活 7厘米蚂蟥寄居男子鼻腔半个月

一条7厘米长的蚂蟥

居然在患者鼻腔里

“安家”半个月

当医生把它从患者的鼻孔里

捉出来时

它居然还在蠕动

最近半月来,53岁的蒙大叔感觉鼻腔异样,右鼻反复流血,偶有打喷嚏,起初他以为感冒就没有在意。晚上洗澡时,他发现似有虫体爬出鼻腔,想抓住又抓不到,于是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 )马山分院五官科门诊就诊。

听了蒙大叔的描述,医科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驻点下乡队员牛志杰博士和马山分院陆美醒主治医师帮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后发现,一条约7厘米长的褐色蚂蟥在蒙大叔右侧鼻腔,并伴有蠕动,直接钳取困难。

蚂蟥能在身体中存活 7厘米蚂蟥寄居男子鼻腔半个月(1)

经麻黄素收缩鼻腔黏膜、丁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后,五官科医生团队利用鼻内镜下持续负压吸引,配合鼻镊,顺利且完整地取出了蚂蟥,蚂蟥取出时尚处存活状态,体型饱满,其寄居鼻腔内日子应该过得相当“舒适惬意”。

蚂蟥能在身体中存活 7厘米蚂蟥寄居男子鼻腔半个月(2)

蒙大叔说,自己在林场工作,常在山涧的自然水域洗脸。可能当时这条还处于幼虫期的蚂蟥正好参在水中,而蒙大叔捧水洗脸时,蚂蟥进入了鼻腔。而鼻腔里潮湿阴暗的环境也给了蚂蟥生存的机会,导致它在蒙大叔的鼻腔里生活了半个月,不断吸血生长。

医生提醒

3~8月为蚂蟥出没高峰季节

蚂蟥在我国分布很广,分为旱蚂蟥(山蛭)和水蚂蟥(水蛭)。蚂蟥大多数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在树林、山麓、草丛、溪边、池沼等阳光稀少的潮湿处。

蚂蟥每年出没的季节高峰在3~8月。人体暴露在外的地方,例如胳膊、小腿、足、颈等常成为蚂蟥的首要目标。如果未注意提防,蚂蟥也能可能顺着腔道进入体内,如鼻腔、喉、气管、阴道以及尿道等。

蚂蟥属雌雄同体冷血动物,头部的三瓣吸盘吸附在宿主的皮肤后会释放一种麻醉性的物质,使宿主不易察觉。蚂蟥以血液为食,其吸血时可同时分泌含有天然抗凝血物质——“蛭素”的唾液,使伤口处的血液保持流动而不凝固,从而导致伤口持续流血;蚂蟥吸食宿主血液时还可分泌使血管扩张的组胺样物质,可引起伤口局部产生变态反应性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大疱及坏死,个别可出现全身反应甚至呼吸困难和休克。

蚂蟥吸附的紧急处理

蚂蟥吸附在皮肤上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强力拉扯,否则蚂蟥的吸盘可能会越拉越紧。一旦蚂蟥被拉断,其口器就可能会留在伤口内,容易引起感染或溃烂。

紧急处理方法如下:

●可以在蚂蟥叮咬部位的四周轻轻拍打,使蚂蟥因震动而松开吸盘自行掉落。

●用指甲、银行卡或类似的扁平物体贴着皮肤推蚂蟥头部(较狭长的一端),使其吸盘脱落,再撬开另一端的吸盘,将蚂蟥扔掉。

●民间常见烟火熏或在蚂蟥身上撒盐、涂抹肥皂水、醋、柠檬汁等使蚂蟥掉落等方法,虽可去除蚂蟥,但是可能引起伤口感染甚至一些严重并发症,采用时需谨慎。

蚂蟥一般是无毒的,流血是被咬的主要表现。但伤口有感染的可能,所以消毒最重要,可使用碘伏、酒精等处理伤口。如果不慎被蚂蟥咬伤,最安全的方式还是尽快就医,针对咬伤部位不同选择最优的处理方式,安全且完整取出蚂蟥,并对伤口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残留或感染等并发症。

野外工作时做好防护工作

医生建议常在蚂蟥出没的山林区作业的群众,在衣物穿着方面,尽可能穿着长裤、高帮鞋子,戴手套和头巾,扎紧裤腿,系住袖口和领子口,不要暴露皮肤在外,且尽量不要在下雨后马上进森林。此外,不要直接饮用野外的生水。野外山泉看似清洁,实则可能含有许多寄生虫和细菌。

当前正值炎热的夏季,若最近出入森林或在野外喝过生水,同时感觉鼻、咽、喉有异物感或莫名有出血表现,需警惕蚂蟥及其他动物咬伤的可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南宁晚报)

记者:叶祯

实习生:刘璐琛

通讯员:玉艳红(图片由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马山分院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