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100个生僻字你认识几个(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体验)

红楼梦中100个生僻字你认识几个(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体验)(1)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来访,跟我说起读书的体会,他说四大名著他水浒、三国、西游都读遍了,意犹未尽,他甚至将挚爱的三国读了十几遍,但唯独读不下去红楼梦,至今没有完整读过一遍。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网络上做过的一个调查,主题是“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没想到《红楼梦》高居榜首。

为什么很多人把红楼梦看成是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呢?是因为它太琐碎了,说的是都是家长里短,还是因为它情节太复杂,人物太多,根本记不住?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对于很多资深红迷来说,读不下去红楼可能都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红楼梦多精彩啊,它可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四大名著之首,此生不读红楼梦,阅尽诗书也枉然。

但对第一次接触红楼梦的读者来说,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对我来说,当初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生僻字太多了!

我中学时期就接触了红楼梦,当时只有十几岁,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所掌握的生字数量还有限,很多时候都要依赖《新华字典》。

记得我第一次读完《红楼梦》时,记了整整一作业本的生僻字,没有一个认识的,都是对照原著一笔一划抄下来的。

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很多人习惯一边读书一边查字典,这样方便,能够及时知道那个字读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助于了解整句话的含义。

对我来说,红楼梦里太多生僻字,如果一边读一边查,也许读完了我也就忘完了。所以,我在查了几个生僻字后,就专门买了一个小本子,把不认识的生僻字都记下来,然后统一查字典。

因为要上学,所以红楼梦只能在周末和课间时间阅读,加上很多生僻字要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原著读完,读完后我抄了整整一本生僻字,好几十页,少说也得有好几百生字。

我还记得我专门抽了一天的时间,将所有不认识的字词都查了字典,注了音,且抄写了字义。有段时间,每天都拿出小本本来默记。

红楼梦中100个生僻字你认识几个(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体验)(2)

很多人读不下去红楼,也许跟我一样,不是因为它琐碎,就是因为有太多生僻字,根本搞不懂什么意思,而一个字一个字去查,又太麻烦且费时间,所以干脆放弃阅读。

原文第一回里就有非常多的生僻字,比如“饫”“餍”“牖”“纂”“跣”“蹇”“撷”“觥”“ 斝”“屣”“褡裢”等,单是第一回中的大量生僻字,就能把想读红楼梦的人吓得退回去,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网络上有人梳理了一个“红楼梦里100个最难认的生僻字”,这些字在今天看来,自然很容易读出来,查起来也很便捷,但在中学时期,在那个年代,很多字我都是不认识的,且查起来很慢。

有偏旁部首的字还好查一些,对于壁画特别多又没有偏旁部首的字,就非常难查了,常常要翻阅半天,才找得出来。

这些生僻字,有的知道大概怎么读,但不确切,有的虽然能读出来,但又搞不懂什么意思,所以第一次读红楼时,体验非常不好,读的根本就不是故事,感觉学了满是生字的长篇课文。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我这样的经历,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人遇到太多生字会直接放弃阅读,也有人会直接跳过去,因为某一个字或词,可能也不会影响对全文的理解,但我以为,如果跳过去,后面可能还会遇到,还是不认识,永远都不认识,但如果你记下来,学会了,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以后多见几次,自然就认识了。

所以,我读书采用的办法是集中记下生僻字词,读完后一个一个查新华字典,彻底搞清楚怎么读,是什么意思,然后不断地记诵,权当是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于是第一次读完红楼梦之后,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抄写红楼梦里的诗词,因为太喜欢。第二件便是抱着新华字典,集中查生僻字词。

红楼梦中100个生僻字你认识几个(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体验)(3)

我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坐在院子里,一边翻阅被我几乎翻烂了的新华字典,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笔在字后面写下读音和字义。当年的一本新华字典,只要4元钱。

虽然费了很大的功夫,但现在想想,当年用了一天的时间,把新华字典翻了上百遍,这样的苦功夫让我受用至今,因为很多字词,从那时候开始认识,到后来熟识,再读红楼的时候,就顺畅了许多,没有了第一次阅读时因为生僻字词而产生的晦涩难懂的感觉。

当然,也有些字,在当年的新华字典中查不到,比如妙玉给黛玉斟茶的杯子叫“点犀(乔皿)”(qiao,二声,上下结构,一种器皿)给宝钗斟茶的杯子叫“(分瓜)瓟斝”(ban,一声,左右结构,类似于葫芦的植物),这两个字在新华字典里是查不到的,现在的输入法也打不出来。

因为古典名著中,常会有很多生僻字,或人为的造字,别字,所以有不少在新华字典中根本查不到,那时候还曾怀疑过新华字典,因为一直以为新华字典包含了所有的汉字,不可能有查不到的字,一定是弄错了。

直到后来才明白,新华字典最初的版本只收录了8000多个汉字,现在最新的第十一版,也不过10000多字,而中国汉字的总数,据统计近10万字!新华字典不过收录了最常用的十分之一的汉字。

为了方便中小学生阅读,现在的很多名著都有青少版,不仅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且对生僻字词都做了注释,可以无障碍阅读,我当年读书,图书市场还没有这么详细的分类,读的是原著,没有任何注释,于是《新华字典》成了我第一次红楼的“功臣”。

后来读了大学,参加工作,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不认识的越来越少,即便碰到不认识的字,网络查也很快捷,好多年都没用过新华字典了。现在想想,我人生中的很多汉字,除了课本上学到的,有不少都是新华字典教给我的,真正称得上是我的“汉字老师”。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和金瓶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