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年趣事(童年趣事二)

《洪湖水浪打浪》的魅力 1962年春,我还在本大队容县黎村镇荣丰(现称为村)读小学四年级荣丰小学是一所只有初小的学校,由1958年大跃进本大队社员自建的一个土礼堂改造而成一年级到四年级,四个班、四间教室,四个老师教室旁边有几间土房子,是老师的办公室和住房,一个老师一个班,图画、唱歌基本没开课那时乡村小学的简陋由此可见一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写童年趣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写童年趣事(童年趣事二)

写童年趣事

《洪湖水浪打浪》的魅力

1962年春,我还在本大队容县黎村镇荣丰(现称为村)读小学四年级。荣丰小学是一所只有初小的学校,由1958年大跃进本大队社员自建的一个土礼堂改造而成。一年级到四年级,四个班、四间教室,四个老师。教室旁边有几间土房子,是老师的办公室和住房,一个老师一个班,图画、唱歌基本没开课。那时乡村小学的简陋由此可见一斑。

电影《洪湖赤卫队》是1961年春节上映的,放映后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响遍大江南北。1962年春,荣丰小学新调进来一位漂亮的女老师,姓关。关老师很喜欢唱这首歌。关老师,大眼睛,圆脸蛋,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细皮嫩肉,衣服新潮,印花上衣,配黑裤子或蓝裤子,有时还穿连衣裙。据说,是因为家庭成分高被分配到我们这山村学校的。每天下午放学后,教师办公室就会传出优美动听的“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歌声。歌声飘出,就会引来大人小孩围观。年轻小伙居多,伯伯叔叔也有,小孩是凑热闹而已。这首歌为什么这么有魅力,一是旋律悠扬动听,乡下人不但不会唱,也很少听到这么美妙的歌声。二是,歌者漂亮,引人注目。有些男青年和伯伯叔叔,其实就是想来看漂亮的女老师一眼,趁着歌声凑热闹,顺理成章。

有人看后,到外面宣扬说,那个女老师确实漂亮!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人想来看了。一段时间内,围观女老师唱歌的人不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山村里来了一位衫威裤靓的美女,饱饱眼福不为过,现在想想,一点不奇怪。

这个关老师没有教过我,1962年秋,我考上了思贤中心小学五年级,到外村上学了。好像不久,关老师也调走了。学校没了关老师,一切恢复平静。

屋檐下做饭的苦与乐

1962年秋开学,我和村里几个考上高小的同学,就到隔离村思贤中心小学读五年级了。

当时农村文化落后,老家周围四个大队(村),只有思贤大队是中心小学,有五六年级。其他三个荣丰、六杨、六胜都是只有初小。因为中心小学教室教师都有限,高小五年级学生是考试选拔的。当年,我们荣丰村考上高小的不到10人,女孩子占多数。思贤中心小学离我家有5、6公里左右,早出晚归,中午自带柴火锅头米菜,在教室墙外屋檐下垒灶做饭。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自做中午饭的同学就像一群冲出笼子的鸭子,拿着锅(瓦锅)飞跑到学校附近的水渠,装水回来做饭。教室外屋檐下,一排排的小灶立刻炊烟四起,有煮干饭的,有煮稀饭的,有煮红薯木薯饭的……像六胜的同学,经常煮红薯木薯饭。六胜是高山上的村子,田少地多,种红薯木薯多,稻米少,只能搭配杂粮一起吃。菜,有拿青菜的,有拿头菜、萝卜干等咸菜的。一般没有拿鸡蛋和肉类的,如果时不时能拿鸡蛋或肉来者,家里已经是很富裕人家了。我家里不富裕也不算很穷,我一般是煮干米饭,加上咸菜。

煮饭时大家烧的都是木棍、树枝、树叶,开火后,教室外烟雾缭绕,有时熏得人咳嗽不止。但同学之间还会打闹取乐,开开玩笑,说说笑话,不时爆出欢乐的笑声。煮饭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大家吃饭时有时还会互相品尝,探讨厨艺。吃完饭,又差不多到下午上课时间了,那时是没有中午休息时间的,也不知道有午睡。

两年高小,读得很辛苦。但由于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我坚持读到高小毕业。1964年6月,我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顺利考上黎村初级中学(现在的容县珊璻中学)。那年思贤中心小学应届毕业生50人左右,只有我一人考上初中,升学率很低。

知识改变命运。因为当年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幸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奋斗,才能敲开幸福大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