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男女年龄的叫法(古代男女年龄称谓)

1,汤饼:出生三天2,初度:周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对男女年龄的叫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代对男女年龄的叫法(古代男女年龄称谓)

古代对男女年龄的叫法

1,汤饼:出生三天。

2,初度:周岁。

3,生小:幼年。

4,教数:9岁。

5,外傅:10岁。

6,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7,舞勺:13岁。,一般指15岁左右。

8,及笄:指女子15岁。

9,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10,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11,而立:指30岁。

12,不惑:指40岁。

13,艾:指50岁。

14,花甲(耳顺):指60岁。

15,古稀:指70岁。

16,耄耋:指八九十岁。

17,期颐:指百岁。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古代称谓来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我国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