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过完年几月份天气暖(六十年最冷冬季)

来源:青岛信网原标题:网传青岛将经历“六十年最冷冬季”?官方回应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岛过完年几月份天气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青岛过完年几月份天气暖(六十年最冷冬季)

青岛过完年几月份天气暖

来源:青岛信网

原标题:网传青岛将经历“六十年最冷冬季”?官方回应来了!

入秋以来,冷空气频频光顾青岛。才刚到11月,就已经有种过冬的感觉了。网传今年会是六十年来最冷冬天,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来听听权威专家的解答。

11月4日,青岛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润源与业务科技处处长薛允传、政策法规处处长李孝军及气象台台长马艳共同做客“行风在线”栏目,介绍了青岛近期天气情况、专业气象服务、新媒体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针对网传今冬会是“六十年最冷冬季”的说法,青岛市气象台给予解答。

网友提问:网传今年可能出现六十年来的最冷冬季,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温度变化幅度能否提前监测到呢?

青岛市气象台台长马艳介绍,关于最冷冬季的说法,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倾向。因为目前我们是处于一个受“拉尼娜”的影响期间,而且拉尼娜现象影响过程通常和较冷的冬季是密切相连的。也就是说,在它盛行期间,冷空气的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强度也比较强。像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气温都会较常年偏低。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天气现象影响期间,不代表每年都会出现气温偏低的现象,这是因为气温还要受到诸如北极海冰的融化、东亚地区的冬季风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今冬出现偏冷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马艳表示,六十年来最冷冬季的说法为时尚早,相关温度数据需要在今冬结束之后才能统计出来。

网友提问:供热企业是否与气象部门有沟通的渠道,所谓的“看天供暖”能否有数据支持?

青岛市气象台台长顾润源介绍,青岛市气象局和供暖部门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供暖企业会根据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特别是温度的预报来进行研判,决定是否提前或者拖后供暖期。

同时,供暖企业也会根据气温预报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或者降低供暖的温度。顾润源表示,青岛市气象局和一些单位都有专门的沟通渠道,当遇到一些特殊天气,特别是发布暴雨大风等红色预警信号之后,青岛市教育局等部门就可以根据预警信号的发布,制定相应预案,做出校车停运、学生停课的安排。

网友提问:感觉今年青岛的雨水比往年偏多?

青岛市气象局局长顾润源介绍,市民的感觉是准确的,今年青岛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多,特别是较去年明显偏多。

截至11月3日,整个青岛市平均降水量达到了900多毫米,较常年偏多了40%多,较去年偏多了150%。但是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月2月降水明显偏少,3月4月降水偏多,从5月到8月降水又明显偏多,从9月到现在降水又明显偏少。同时,空间上分布也非常不均匀,到目前为止,下的最多是崂山区,下了1100多毫米,而莱西只有700多毫米。

网友提问:目前青岛设置了多少个人工增雨点?人工增雨的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青岛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处长薛允传介绍,青岛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承担了人工增雨的职能。目前青岛市人工增雨的手段比较多,有34门高射炮、35部火箭发射架,15个在山区布设的碘化银燃烧炉,在每年的3到5月和9月和10月,都会安排一架飞机在流亭机场随时待命,只要天气条件合适就会进行增雨作业。

薛允传还表示,人工增雨作业不能“无中生有”,通常的手段是往云层里播撒碘化银来吸收水汽,到达一个程度以后把雨降下来。由于银离子属于重金属,气象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长年的科学监测,人工增雨后产生的水体中银离子的浓度只有0.64微克/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是50微克的标准,因此市民无需担心环境污染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