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节的由来(关于芦笙节的由来)

黔东南苗族人们一直以来均能歌善舞,歌舞是苗家人节日及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娱乐内容,也是抒发感情及表达热情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历史长河中,苗族歌舞让苗家人产生了惊人的艺术创造,同时也形成了优良的习惯规制。

苗族芦笙节的由来(关于芦笙节的由来)(1)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该节日以芦笙踩堂、 赛芦笙 为主要活动。芦笙节一般以 坡会 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变化多端,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 活动 !

苗族芦笙节的由来(关于芦笙节的由来)(2)

芦笙这种有着三千年历史的乐器,由于苗族人的坚持,让它在现在都散发着光芒。在苗家人的文化娱乐中,最为普及的就是芦笙舞。在丹寨,许多苗寨设有芦笙堂,苗家有“吹笙河沙坝,跳鼓在山梁”之说。而在贵州黔东南山区,大多数的小河都会在河道上冲积出鹅卵石形成的坝子。许多苗寨建在山上,所以河沙坝就成了大多数苗寨中最平的地方,也成了天然的芦笙场。如黔东南西部最著名的甘囊香芦笙堂就在河滩上。芦笙堂在苗家人的生活是如此重要,所以初建芦笙堂的时候,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得到邻寨的认可。

苗族芦笙节的由来(关于芦笙节的由来)(3)

苗寨里建立芦笙队的资金来源,通常是由每家每户分派或捐赠。一个芦笙队一般需要购置大、中、小三支芦笙和八至十支芒筒。较齐全的芦笙队要购置五支芦笙,其中大芦笙就有一丈多高。这样的寨子都设有芦笙堂,和负责管理芦笙队的排练、演出及器具的租借、维修等事项的芦笙头。

吹笙容易,制笙难。制造芦笙是一门复杂而细心的工艺,一支芦笙由高低不一,但有比例的安上铜簧片的六根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木制的托子内制成。制作芦笙需要许多工序,仅仅是铜簧片的制作粗略数一下就有铸铜、打铜、车铜、画铜、榨铜、挫片、刮片、上片、调音、配音等十来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苗族芦笙节的由来(关于芦笙节的由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