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设计了很多识字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识字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图解识字法

所谓图解识字法,是指利用图画(简笔画、贴画等)帮助识记字形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图画接近。

例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第4课,在学习“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几个字时,给出了实物图画,同时还标注了相应的甲骨文。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原来古代文字采用的是象形的方式,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事物具体地勾画出来。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1)

在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栏目中,给出了“兔鸟竹羊木网”几个字,有实物的图画,也有相应甲骨文的书写,这样一来在学生头脑中进一步强化这一造字方式。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2)

二、儿歌识字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3)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第9课,采用了儿歌的形式,不过儿歌当中还有对会意字的描述,“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所谓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4)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5)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6)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7)

同样在课后练习中,“你能猜出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给出了“泪、休、歪”三个字,以及每一个汉字拆出来的不同部分,学生在猜字游戏的过程中,虽然不出现“会意”这样的概念,但是却对会意造字方式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

泪:目中水即为泪;休:一个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歪:不正即是歪。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8)

三、形声识字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声字是数量最多的造字形式,大约有80%的汉字是采用形声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学会了这种识字方式就能够结合相应的形旁和声旁记住一串一串的汉字。

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中,就给出了“树林桃桥”等字,并且通过旁边的卡通小人,指引学生意识到很多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同时还给出了“花草莲苹”几个字,要学生发现这些字都和“草”有关所以采用草字头。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9)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识字设计中,这样的练习出现在很多地方。比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栏目中,给出“妈奶姐妹”几个字,引导学生很多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又给出“明晚昨时”几个字,让学生去发现这几个日字旁的字意思和时间有关。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10)

再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第3课“小青蛙”中出现了“睛情晴清请”几个字,课后“想一想,填一填”设计了让学生区别这些形近字组词的练习,按要求组成眼睛、请问、清水、晴天、心情几个词语。这些形近字的区别应用了关于形声字的一些基本常识,形旁有关意义,声旁有关读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胡”合成“湖”。这样的汉字很多,只要我们能够多总结归纳,相信孩子一定能学好的。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11)

四、谜语识字

猜谜识字法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字头,秃宝盖,撇着撇着一小点儿(索);三个人到二年一班去听课(奉)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第4课“猜字谜”这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字谜,下图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12)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13)

同时“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这个几个字谜巧妙的与识字第3课所学的几个字相呼应,起到了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