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说起二战,大家很快就能想到纳粹闪击波兰,七七事变,珍珠港事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但说起一战,我的脑海中只能想到历史书上提到的萨拉热窝事件,除此之外基本上想不到其他的了,很长时间,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一战是如何爆发又是如何结束的,不知道一战给世界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甚至不清楚一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关于一战,历史书上介绍了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次事件导致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很多人可能听过奥匈帝国但是并不知道是哪个国家,要想详细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的完的,在此就不赘述了,这个国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一战结束后分裂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十几个国家。

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1)

要想搞清楚一战爆发的原因,就必须了解一战爆发前欧洲的政治格局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欧洲先后出现了几个强国,除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俄国外,奥匈帝国形成,德国和意大利先后完成统一大业。这几个强国不仅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而且也在欧洲积极展开军备竞赛,欧洲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1848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趁法国革命之机,攫取了法国政权,于185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为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这个人,知乎上有条评价称他为法兰西帝国第二伟大的皇帝。刚开始看到这条觉得这评价不差啊,后来仔细一想,法兰西帝国好像只出过两个皇帝。而此时的普鲁士王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迅速崛起,随着普鲁士的崛起,普法之间矛盾不断加深,1870年,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拿破仑三世御驾亲征。这位拿破仑三世,空有其叔叔的野心却没有其叔叔的能力,法军接连败北,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不得不亲率十万大军投降了。投降消息传至法国国内,民众十分不满,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但此时的普军仍长驱直入,法国资产阶级不得不请求停战,签订合约,支付了五十亿法郎的军事赔款,割让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洛林。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敌国的皇帝在本国的皇宫加冕,可想而知对法国的民众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屈辱的事情。

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2)

此时的德国,在战胜法国之后清楚的认识到,介于法俄之间必须于一方建立亲密的联系,否则就会两面受敌。于是在1873年拉上奥匈帝国与俄国建立“三皇联盟”。而俄国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德国居中很难调和,“三皇联盟”很快解体,只留下德奥两国保持联盟。而新统一起来的意大利,在地中海南岸掠夺殖民地中与法国发生尖锐冲突,迫切的需要寻找盟友,环顾四周,只有德国最合适,于是意大利于1882年加入德奥盟约,形成“三国同盟”。

俄国退出“三皇联盟”之后,在欧洲的扩张一直受阻,急需寻找盟友,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将目光投降了法国。此时的法国,对付一个德国尚显吃力,又加上了一个意大利,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一拍即合,先后签订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共同对抗“三国同盟”。德国人最不愿看到的局面还是形成了。

德意志的崛起,法兰西的衰落,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随着俾斯麦的下台,威廉二世加快了对外争霸,这大大触及了老牌帝国英国的利益。英国不希望法国强大,同样也不希望德国崛起。英国之所以强大,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其强大的海军。而20世纪初前后,德国在海军方面发起挑战,接连出台多部海军法案,大力发展海军,成立了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海军。可想而知,英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德国呢,接连几场战争的胜利(之前跟奥地利打了一场也胜利了)让国内士气空前高涨,怼天怼地怼空气,哪管你什么英国法国。几大帝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一直奉行“均势政策”,不愿意参与结盟。如今德国发展势头凶猛,打破了这种平衡,挑战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在面对“三国同盟”的强大压力下,法、俄也分别调整其与英国的关系,采取妥协。于是英法、英俄分别于1904年和1907年签署协约,结成了与“三国同盟”相对立的“三国协约”。

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3)

斐迪南大公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大侄子,皇帝的独生子自杀身亡后,斐迪南大公便成了奥匈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社团黑手社的成员,黑手社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实现其民族理想: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它的社章规定:该组织宁愿采取恐怖行动也不愿进行理性宣传,因此必须对非组织成员绝对保密。

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为为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了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亲自前往萨拉热窝巡视。奥匈帝国的这一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

刺杀的过程一波三折,第一次刺杀失败后,斐迪南大公如果立刻结束行程,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事了。而他非要去医院看望下第一次刺杀被炸弹炸伤的随从,本来是去医院,但司机偏偏转错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处守候的普林西普。刺杀的机会来了。几声枪响,斐迪南大公夫妇双双殒命。

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4)

刺杀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奥匈帝国的军国主义者大肆叫嚷,“拔出宝剑,对准塞尔维亚”,但是又担心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于是在取得德国的支持后,于7月23对塞尔维亚发出通牒,要求交出凶手并且全员接受投降,但是塞尔维亚一直没有给出满意答复,在28号,奥匈帝国正式发动战争。7月30日,俄国和法国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随即进行战争总动员,德国要求俄国法国停止敌对行为但遭到拒绝,随后德国对俄法宣战,奥匈帝国也对俄国宣战。而英国因为德国入侵比利时随后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

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人问:如果斐迪南大公没有被刺杀,一战还会爆发吗?这就是好像是在问:如果那名日本士兵没有失踪,日本还会炮轰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吗。一战的本质是新旧帝国主义之间土地资源争夺的非正义战争,新兴帝国迅速崛起,希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老牌帝国则不希望打破现有的平衡,矛盾不断加深,战争一触即发。奥匈帝国的皇帝并不是很喜欢这位皇位继承人,他的很多意见跟自己相左,加上他还娶了一个侍女为妻,这段婚姻一直不受皇室待见。有一种说法说斐迪南和索菲亚之所以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就是为了让他的妻子得到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而刺杀的消息传来,八十多岁高龄的皇帝不但不悲伤,反而有一点幸灾乐祸。而更高兴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他立刻结束了在挪威的航海度假,返回国内,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载一时的机会!”炸药准备好了你不给他火柴他也会去买个打火机的。

一战开始时只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随着战争的扩大,许多亚洲、欧洲、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奥宣战。意大利虽然是“三国同盟”之一,但后期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德奥宣战,加上国内经济的崩溃,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边森林福煦将军的行军火车上,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一战的真实的起因过程(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5)

而这样的一场大战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造成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交战过程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共产主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土崩瓦解。战后交战双方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为了惩罚和削弱德国,条约苛刻程度连属于战胜国的美国都看不下去。而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直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当时的法国元帅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二十年的休战。一语成谶,21年后,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微信关注公众号:聊点好电影趣历史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