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

提到黔南的名山

斗篷山、福泉山、阳宝山、尧人山

......

恐怕你随口就能说出不少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

却有一个比较大众的名字 —— 白云山

在这座山里,隐藏着一座寺庙

相传曾经有一位皇帝

逃离深宫,脱下黄袍,披上袈裟

在这修行了30多年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1)

中国 叫“白云”的山有很多,而这一座位于 贵州黔南州的长顺县 ,距离贵阳80公里左右。

长顺白云山1462米,因为山体形状酷似海螺,曾被叫做“螺拥山”。后来改名的原因在《贵州通志》里有记载:

“层峰叠蟑,如奔马渴虹,至此而止,两水界其左右。远望不觉其高,及登临,则众山皆俯矣。山顶常有白云覆罩,阴晴皆见,山因以名。”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2)

难以想象,这样一座白云缭绕,仙气飘飘的山,竟然如此的低调 (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

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在明代时却是全国皆知的 黔中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贵阳黔灵山弘福寺的发源地,就是藏在这座山里的白云寺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3)

白云山当时有多受热捧?

你看!就连著名的“旅游家” 徐霞客 都要专程赶来游历一番!

崇祯十一年 ( 1638) 三月二十七日,徐霞客由广西进入了贵州境内。四月十一日到达“贵阳”后,只停留了两天就匆匆离开。

十五日,徐霞客赶到了白云山,共住了三天,在他的《黔游日记》里,留下了很多详细的记载。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4)

徐霞客不远万里,深入当时丛林荆莽的白云山进行考察,其实是有特殊原因的!

因为相传从1402年起,明建文帝 就在长顺白云山上的白云寺出家修行了30多年

建文帝的传说,不仅使白云山声名远播,成为了中国西南帝王佛教文化的圣地。众多与建文帝相关的古迹,也为白云寺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5)

远在南京的建文帝

为何要到千里之外的贵州当和尚?

这要从明朝“靖难之役”说起

↓↓↓

建文帝的大名叫朱允炆,是 朱元璋之孙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为什么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孙子呢?这是因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37岁就病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就成为了皇太孙。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6)

(建文帝:最牛“富三代”)

朱元璋驾崩之后,只有21岁的朱允炆继位。但当时 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 ,不怎么听打招呼。为了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建文帝决定削藩。

其他还好说,但建文帝的 四叔燕王朱棣 是个狠角色,本来就对皇位有想法,这下更不安逸了,婶可忍叔不可忍。

不得不说,朱棣确实很强大。建文四年(1402年)6月,京师被燕王大军所破, 建文帝下落不明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7)

(朱棣:当了皇帝,你叔还是要你输)

话说当时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后, 皇宫内院发生了一场大火 ,后来在废墟中找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太监说其中就有建文帝。但那时又没有DNA技术,也无法辨别。

后来,朱棣虽然对外宣称建文帝已经死了,同时又在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但直到朱棣去世,也没有查到任何结果。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8)

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建文帝的下落有两种说法:

一是点燃皇宫自焚而死;二是经密道“密室逃脱”后,辗转到川、滇、桂、黔、渝等西南地区出家隐居了

大众普遍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更高。比如徐霞客游完长顺白云山就曾经说:

“有巨杉二株,夹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

而且在白云寺中,也有许多古迹在努力证明着建文帝曾避难于。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9)

天子洞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10)

潜龙阁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11)

南京井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12)

门口的对联

总之,建文帝的生死成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

但白云山能够吸引一代天子朱允炆( 或许 )及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此,足以说明它山川迤逦,风光的明媚。带着这一层神秘的色彩,抽空去游览游览还是很有趣的。

贵州一处山谷传说(黔南这座仙山)(13)

贵州新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