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暖送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一暖送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1)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春风一暖送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2)

王安石其实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大家也知道历史上大家都在传,王安石不洗澡、不洗头发也不刮胡子,整个人都非常的不修边幅,看起来很不着调,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的不讲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了他的仕途的。所以后来王安石仕途不得志,他官也不做了,皇帝知道这个人有才能,还是屡次请他做官,他都推辞了。宋仁宗之后,大家看看皇帝是宋英宗,他也想请王安石做官,但是王安石一直都说自己的身体不大好,就没有接受,宋英宗在位的时间也比较短,后来他的儿子宋神宗即位, 这个时候就有了另外的一番局面了,因为宋神宗他一心也想使宋朝更加的强大起来,想要改变宋朝的状况,他的想法跟王安石是非常的一致的。

王安石也知道宋神宗的心思,所以才重新入朝做官,开始推行变法。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首诗,《元日》就写于王安石初拜相而行己之新政之时。大家想他刚刚开始推行新政,同年的新年他看到这种家家户户庆祝春节,万象更新的时刻,就有感于自己的变法可能会带来的一种新的气象,创作了这首诗叫《元日》,我们下面一句一句的来一起解析一下。元日指的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一暖送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3)

屠苏指的是一种酒,喝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候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的时候全家合饮,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然这个酒的配方传说比较多,里面泡的各种各样的中药材都是有的。主要的一个意思就在于说我们可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这种酒传闻最早是一位名医所致,有的人说是华佗,也有的人说是孙思邈,不过都是民间流传的说法而已,并没有非常详细的文献的记载,无从考证,但我们值得一提的,应该去了解的是,古时饮屠苏酒的方法和顺序是非常的别致的。

一般来说家里聚会的时候,饮酒应该都是从长者饮起的,年长的人先喝,但是饮屠苏酒的顺序却是恰恰相反的。怎么回事呢?他们是从最小的喝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合饮屠苏酒的时候,先从年少的小孩开始喝,而年长的反而是排在最后,逐人饮少许。宋朝的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这首诗里面就写过这样一个现象,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讲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些人不太明白这样一种习惯。我们来看一下东汉时期董勋的一个解释,董勋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也就说小孩过年的时候又增加了一岁,大家都会说长大了长大了要祝贺他。但是老年人到了生命的后半段的时候,一到过年一到长一岁的时候,可能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又少了一个部分,所以要拖一点时间往后喝,这个罚并不是惩罚,而是含有祝他们长寿的一个含义。

春风一暖送屠苏屠苏指的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4)

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当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春风送来了暖意,连屠苏酒都变得温暖起来,温暖明亮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想每一个人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了新的桃符。在这首诗里面,王安石说到了三个文化的符号,三个民俗分别是爆竹、屠苏酒、还有桃符。透过这些文化符号,作者通过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这些生动的生活细节,使得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当中。诗里面虽然写的是新年的到来,是人们辞旧迎新,但是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欣欣向荣,是一种意气风发。我想这应该是这位忧国忧民的改革家未来可期壮志的一种具体的体现。

他非常期待着用一种新的气象来代替旧的社会面貌,从而能够做到利民强国。好,解释完之后,我们再把这首诗一起诵读一遍。《元日》,北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文化里面的基本精神,是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所以不论一位政治改革家,在历史上的功过评论如何,我们都应当致敬每一位带领我们的民族披荆斩棘的引领者。《元日》这首诗就为大家说到这里,更多诗词及背后的故事尽在精塾国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