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童谣(7位娄底奶奶唱家乡童谣走红网络)

来源:【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黄欣欣)“奶奶们来讲故事了,月光光,海光光,担担水,洗学堂……”“鱼公鸟,背驼驼,一下飞到益阳河……”湖南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吉寨村,7位平均年龄66岁的乡村奶奶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用家乡方言吟唱的童谣,质朴的声音与朗朗上口的歌词,唤起了无数网友童年回忆。

“即使听不懂,也觉得好亲切。”2月6日,带着无数网友的喜爱,三湘都市报记者联系上了视频中的奶奶们,听她们讲述童谣背后的美好时光。

湖南老童谣(7位娄底奶奶唱家乡童谣走红网络)(1)

用短视频记录传播正在慢慢消失的童谣

背景是最质朴的田间地头、主角是7位乡村奶奶、唱的是口口相传的无名童谣。7位奶奶穿着家居服,站在村庄中,一人一句地传唱着童谣。通过她们的演唱,那个不知烦恼为何物的童年,似乎近在眼前。为奶奶们拍摄视频的是邹波,也是奶奶中年纪最小的罗小华的儿子。

“我妈和她的朋友闲着没事,经常一起跳广场舞。有一天我去接我妈,听到阿姨们正在谈论小时候的童谣,便萌生了带她们将儿时记忆拍摄出来,在网络上分享的想法。”早在2022年5月,邹波就开始经营自己的短视频账号,“本来以为老人们接受不了新事物,没想到阿姨们都很认可,一口答应下来。”

湖南老童谣(7位娄底奶奶唱家乡童谣走红网络)(2)

经过筹划和准备,2022年8月底,属于奶奶们的短视频账号“乡村奶奶”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一首没有名字的童谣,经过口口相传,被“乡村奶奶”们用最质朴的歌声唱响网络。到目前为止“乡村奶奶”已经发布了46个作品,获赞无数,也收获了不少热爱童谣的粉丝。

“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很多电子产品,没有网络没有电子游戏,大家聚在一起唱童谣,就是最快乐的事。”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的乡村,娱乐方式不多,朗朗上口的童谣便在口口相传中诞生。罗小华告诉记者,童谣的内容很简单,一般是以教育小孩或节日习俗与民间趣事为主。

时间的流转之中,这些无名童谣也在慢慢消失,为了寻找收集曾经广为流传的童谣,邹波与奶奶们没少下功夫,“为了童谣能走得更远,我们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拍摄百遍也乐此不疲,奶奶们找到新兴趣

“她们有一个群,只要我妈在群里号召拍视频的事,其他阿姨广场舞也不跳了,聚到一起开始商量拍视频的事。”开始拍摄短视频之前,老人们都过着种菜喂鸡、带孙子的生活,现在生活多了一份乐趣。

邹波告诉记者,拍摄视频对于老人们来说并不是件易事,7位奶奶一人一句的传唱方式,很多时候都需要一镜到底,一旦有人出错就得重来。“有的视频可能拍了上百遍,两三个小时,但是老人们对此乐此不疲。”

湖南老童谣(7位娄底奶奶唱家乡童谣走红网络)(3)

71岁的罗凤兰是7人中年纪最大的,大伙商量好每次都由她来唱第一句。一开始罗凤兰担忧自己唱不好,很怕自己忘词耽误拍摄进度,随着拍摄渐入佳境,如今罗凤兰发挥最为稳定。

“一辈子也没被那么多人看过。”现在的罗凤兰会主动讲台词,也比平时更加爱笑,“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每天都笑嘻嘻的,在视频底下看点赞夸奖的评论,心态都年轻了。”邹波说,奶奶们走红网络后,很多网友都表示视频中的童谣唤起了自己儿时的回忆,纷纷留言:“感觉外婆就在我身边,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唱歌哄我入睡” “小时候晚上一家人乘凉,爷爷奶奶就会教我们童谣,好怀念!”

奶奶们看到网友们的留言都很开心,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今后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