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

在宝石身上,有一个发生几率极低的小事件!一旦有了它,宝石们就如同鲤鱼跃龙门。

丑小鸭一样的宝石,会变成白天鹅;本就耀眼的宝石,会变得更为艳光四射~而且它带来的不仅是外表的改变,更是身价的暴增。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

普通蓝宝石(左)、发生了神秘小事件的蓝宝石(右)

那这个神奇的“小事件”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特殊光学效应!指的是:在可见光照射下,珠宝玉石的结构对光的折射、反射、衍射等作用所产生的特殊光学现象。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

特殊光学效应包括猫眼、星光、变彩、月光、变色、砂金等等,宝迷们都知道几个?如果能认识一半,就算是咱们的珠宝行家啦~

1、变彩效应

猜猜我有多少颜色

变彩,顾名思义,就是宝石的颜色随着光照方向或者观察角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所以在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身上,你根本数不清它有多少种颜色.....

我国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变彩宝石应该算是“和氏璧”了,史书上描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所以有专家认为,和氏璧不是欧泊就是拉长石....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在《芈月传》里,和氏璧是白色的玉石,错得非常离谱!

能产生变彩效应的宝石还挺多的,最常见的就是我们“集宝石之美为一身”的澳洲国宝—欧泊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

每一块欧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变彩效应

但不是所有欧泊都有这个效应,例如粉欧泊就没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4)

粉欧泊

还有和月光石、天河石同属长石家族的拉长石!它内部含有星星点点的包裹体,加上变彩效应,看起来有点“魔幻”:

另外,珍珠家族里的“女王”海螺珠也具有变彩效应:养育海螺珠的大凤螺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5)

大凤螺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6)

海螺珠

这种珍珠稀少得过分,它没办法人工养殖,全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每年只能发现2000—3000颗,而且其中80%左右都无法加工成首饰:

粉粉的珍珠,略带变彩效应和火焰纹,还具有陶瓷光泽

2、星光效应

想摘下星星给你,想摘下月亮给你……

想要一颗小星星吗?

在珠宝市场上,我们常会看到有人拿着手电在一颗宝石上照啊照啊,宝石表面就会呈现2条或者2条以上相互交错的光线: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7)

六射星光蓝宝石

更神奇的是,当手电移动时,宝石表面的光线也会随着移动,犹如夜空闪烁星星,所以在宝石学上,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宝石的“星光效应”。

星光效应只会出现在切割半球形或者椭圆形凸面的宝石上,而红蓝宝石是最常出现这种效应的2种宝石。最著名的一颗星光宝石名为“昆士兰黑星”,是一颗重达733克拉的黑色蓝宝石,硕大无比: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8)

六射星光,据说价值1亿美金,可怕....

材质不同,宝石形成的星光也不同~例如如红蓝宝石和石英石可以形成6—12条星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9)

十二射星光的红宝石

石榴石可以形成4、6、8条星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0)

六射星光石榴石

尖晶石、堇青石、蓝晶石可以形成4、6条星光等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1)

四射尖晶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2)

四射星光(也称为“十字星光”)的堇青石

对啦,还有水晶!也会出现星光效应,当它们拥有12道星光的时候,就像一颗颗小行星:

但如果宝石表面的光线只有一条.....它就不能称为星光效应了,而是小编下面要讲的“猫眼效应”!

3、猫眼效应

是猫咪的眼睛吗

在咱们珠宝界,猫眼可不是猫咪的眼睛,而是一种光学效应,不过看起来和猫咪的眼睛很像: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3)

猫眼效应可以让弧面宝石的表面呈现一条明亮光带,如果将宝石移动,光带的强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宛如灵动的猫眼。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4)

虽然拥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但“猫眼石”一般特指的是金绿猫眼,也就是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5)

五大高档宝石之一金绿猫眼

其他拥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只能叫做“XX(宝石名)猫眼”,例如碧玺猫眼、祖母绿猫眼、碧玉猫眼、月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等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6)

祖母绿猫眼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7)

碧玺猫眼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8)

海蓝宝石猫眼

4、变色效应

还有两副面孔具有这个效应的宝石,简直就是双面人!“变色效应”就是在不同的光源下(日光灯、白炽灯等),宝石呈现十分明显的颜色差异。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19)

其中最著名便是变石,属于金绿宝石,对,就是那个还特产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0)

变石,颜色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1)

十分罕见的变色猫眼石

同时具有猫眼效应和变彩效应的金绿宝石。这颗23.19克拉的宝石在201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了150万美元

变石,也可以叫做“亚历山大石”,它在阳光下呈绿色,在烛光、白炽灯下又呈红色,被诗人称颂“白昼中的祖母绿,黑夜中的红宝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2)

当然除了变石外,一些蓝宝石、石榴石、萤石等也是具有这个效应的~对啦,还有变色龙钻石!加热这种钻石,颜色会变得鲜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3)

或者将变色龙钻石放在黑暗里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它也会变色~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4)

世界上最大的变色龙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变色龙钻石,重达31.31克拉,被珠宝大牌萧邦给收购了

还有最近兴起的苏坦莱(变色水铝石),它更夸张!足足能变出7种颜色来: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5)

5、月光效应

掬一捧月光在手心,转动一颗弧面型的宝石,如果可以见到一层银白色或者淡蓝色浮光,宛如柔和的月光,那这颗宝石便具有罕见的“月光效应”,一般在长石类宝石里最为常见。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6)

具有月光效应的微斜长石被称为月光石。一般来说,月光石可以分为蓝月、白月、橙月、彩月和灰月这5种: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7)

蓝月

蓝月光石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8)

白月

白月光石则是最常见的品种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29)

灰月

灰月光石,比较少见,经常有商家用拉长石来冒充它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0)

橙月

橙月光石,市场上卖的橙月基本是日光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1)

彩虹月光石

6、砂金效应

一闪一闪亮晶晶,在珠宝界中,有些宝石内部会含有大量光泽度高的矿物薄片,当宝石转动的时候,就会反射出红色、金色的光,一闪一闪的非常漂亮~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砂金效应: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2)

具有砂金效应的宝石也挺多的,最常见的要属日光石!日光石和橙色月光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含有“金砂”: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3)

橙月是不会有这些闪闪发光的包裹体的

另外还有金曜石、金星石等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4)

金曜石,也被称为金沙黑曜石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5)

金星石,古代的时候会用它制作砚

7、晕彩效应

给宝石穿上花衣裳

之前变彩似乎也晕彩的,后来才有了更详细的划分。

现在的晕彩效应大该分为2类,一类发生在拉长石等宝石身上,就是将它们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会看见宝石表面亮起,呈现出蓝色、绿色、金色等晕彩: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6)

第二类发生在珍珠身上,其实珍珠的颜色是由体色、伴色和晕彩3者组成的。珍珠的晕彩指的是它表面或者表面下层所形成的、可飘移的彩虹色: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7)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8)

是不是就像给珍珠穿上了花衣裳?

8、发光效应

传说中的夜明珠

顾名思义,就是具有这种效应的宝石会“发光”!准确点说,就是有荧光或者荧光或磷光现象的宝石,感觉跟传说中的夜明珠很像。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39)

夜明珠是否存在,仍是千古谜题

红宝石是具有发光效应的宝石之一,它在紫外线下会表现出强弱不定的红色荧光: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40)

铬含量越高的红宝石,荧光反应越强,也间接地表明了它的价值越高。

另外,钻石也具有这种效应,大家没想到吧?

大概25%—35%的钻石带有荧光,这是它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一种自然特征,并没有好坏之说: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41)

不过,荧光过强的钻石会看起来雾蒙蒙的,有碍美观,所以带荧光的钻石通常会比无荧光的钻石便宜10%—25%。

珠宝知识小科普图(当珠宝遇上光学效应)(42)

大部分钻石荧光都是蓝色的

是不是没想到珠宝遇上光学效应会这么惊艳,你喜欢哪一款?赶快在下面留言吧~

声明: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