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神仙境界(道的玄妙谋略的奇妙)

——谈古论今话管理之二十四

东方古国的奇妙智谋正越来越受到国外文化学者和管理学家的重视,因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治国方略所表现出来的成就,正提示国际上睿智的学者回头去重新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重新感受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感受中国古典谋略的神秘和玄妙。中国古典谋略有着深厚的哲理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为谋略文化提高了深厚的理论土壤,而在中国古代哲学里,“道”是最基本的范畴,同时,“道”也是古典谋略的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中国哲学和中国谋略文化都很重视对“道”的研究,古代哲学家和谋略家们都饶有兴趣地在讲“道”理,他们积极探索“道”的内涵和“道”之深刻原理。

有学者在比较中西哲学时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西方很多哲学家重视对“存在”(the being)的研究,“存在”成为西方大哲学家们构建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而中国哲学家却执着于对“道”的探索,大肆讲“道”理。仔细一想,这种观点确实是有事实根据的。

“存在”确实是西方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而只有理念才是真正的“存在”。

孔 子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孟子很自信,他毫不客气地以孔子“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孟子说:“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的言下之意是:儒家的“道统”由尧舜传至汤,由汤传至文王,由文王传至孔子,孔子之后,数百年了,没有继承者,而到了孟子这里,终于有救了,孟子把孔子学说发扬光大。孟子的“浩然之气论”论和他的“性善论”发展了孔子的仁、礼学说,把儒家修养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内圣”论仁德学说成了后世倍受推崇的德政学理,后来深深地影响了新儒学(宋明理学)的理论追求。当然,孟子有一个政治学观点,对中国古代的进步性影响很大,他提出了响亮的论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与后来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成了历代开明政治家们的政治革新理念。

无独有偶,到了唐代,又有一位大文人以继承儒家的“道统”自居,这个人就是儒学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说:儒学之“道”代代相传,“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之后呢?失传了,而到了唐代,有救了,韩愈成了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大家知道,韩愈是唐代文学大家,而他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叫《原道》,这可不是一般的论文,而是文笔极好,思想非常深刻,论述十分严密的学术论文。文中,韩愈驳斥佛学和老子学说的谬论,论述儒家学说的正确性,主张恢复“道统”,喊声呼喊尊崇儒学宗旨。《原道》成了反佛(佛教)抑老(老子)的理论号角,同时也成了唐代古文的经典之作。韩愈执着于捍卫儒家学说,生怕佛学和老子学说动摇了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他倡导古文,高高树起儒家“道统”的旗帜,这其实是一种捍卫传统的策略。

其次,道家论“道”当然是最丰富和深刻的,老子的《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一般人说的道,他可以称呼,但不是一般的可以命名的,“道”是非常的,“道”是无,“道”是玄妙的,“道”是“众妙之门”,如不入“道”,什么也说不清。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道”是事物的本源,“道”演绎出万物来。

带你走进神仙境界(道的玄妙谋略的奇妙)(1)

老 子

值得注意的,老子不光讲哲学,他也讲政治,他讲“君道”,而这“君道”与儒家的“道统”大为不同。老子所讲的“君道”是君王的道术,也就是老子讲的“南面之术”。为何称为“南面之术”呢?

“南面之术”亦称“人君南面术”,主要是指治国之道,帝王权谋,统御之术。说白了,就是君王的统治方略,是帝王管理臣民的办法。要知晓“人君南面术”,先要了解传统建筑文化,古人早就懂得,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建房子多是坐北朝南,这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而房屋向南,辈分高的人住北面主要房间,面是朝南的。位尊者自然是“南面”(即向南看)的。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所以天子见诸侯,看群臣,皆面南而坐。《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关于道家的“人君南面术”,《汉书·艺文志》有精要的解释:“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乃人君南面之术也。”这主要强调的是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清虚以自守”,这说的是君王要清心寡欲,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不惑馋言,也才能深察人心。君王如果贪图欲望,易受诱惑,就容易听信馋言,不易辨忠奸。君王只有自己不贪,才能清醒,而只有清醒,才能洞悉人心。其二是“卑弱以自持”,这也就是说,君王治国应以弱为强,以退为进,无为而治,只有“无为”方能“无不为”,而治国,正是要“以无为而为有为”的。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要“自然无为”,其实,在老子那里并非那么“自然清静”的,老子与庄子很不一样,庄子更像是天真的艺术家,而老子是狡猾的政治谋略家。庄子讲心境,讲“逍遥游”,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他很天真,很可爱,他做梦梦见蝴蝶,醒来之后,搞不清楚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子。庄子特有艺术气质,他经常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里。老子不一样,他是很有谋略的政治理论家,他的思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谋略观念,老子学说有兵家韬略,后来被法家学去了也不少。老子很有政治头脑,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这不是很狡猾的策略吗?老子能有“人君南面之术”,那是不奇怪的,这位道家的创始人,其实是深谙帝王谋略的老手。

再次,兵家也讲“道”,比如,《孙子兵法》在论军事战略时,就很深刻地提出了用兵的“六要素”,而且,他将“道”列在“六要素”的最前面:“道、天、地、将、法”。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里所谓的“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王同心同德,甘愿与君王死生与共,不存二心。这“道”可以理解为道理,就是说,一支军队,要使其所提出的信念、宗旨为兵将所认同。而且,这信念、宗旨必须是代表正义的,是合理的。只有“得道”才能“多助”,而“失道”必然“寡助”,即,符合道义的宗旨才会被兵将和大众所认同。孙子讲的“道”其实是军队信念所体现的正义之道。所以,军队也是要讲“道”理的,只有正义之师,方能战无不胜。历来兵家只是讲战略和战术,只有孙武对兵学思考得最深刻,影响战争、军事的道义问题提到了兵学的重要高度来认识和讨论,这就是杰出兵学家的深远谋略。

此外,纵横家也讲“道”,《鬼谷子》是纵横家的系统性理论著作,该书上、中、下三卷,讲纵横学和游说智术,而书的第一篇《捭阖》,便是以道和阴阳的学说作为纵横说术的哲理基础的,以捭阖作为游说智术的理论基点,并以此来展开纵横学说的各个方面。书中论“道”和阴阳的这一章,成为全书的总纲。全书由此而展开对《反应》《内揵》《飞钳》《忤合》以及《揣》《摩》《权》《谋》等章的论述。《鬼谷子》曰:“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圣人在天地之间,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始终,阴极反阳。”“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显然,鬼谷先生把道和阴阳视为“捭阖”理论的哲理基础,而“捭阖”理论是纵横谋略立论的基本原则。人道与天道统一,“道”是纵横术所根据的人和自然的根本性变化规律,“道”根据阴阳互动和互化而展开其具体过程、具体方面,而纵横家家就是要根据“道”,“以阴阳御其事”,推测变化规律,从而筹划应对的策略。

最后,宋明理学也讲“道”,只不过,宋明理学家们根据他们哲学基本观点的不同,其所论之“道”也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他们分别以“理”“气”“心”的主题表现出来,或是以“气”为“道”,或是以“理”为“道”,或是以“心”为“道”,各家讲各家的“道”理。

比如,“关学”的代表人物张载就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这是一种“气本论”,把“气”看成是事物的本源,并以“气化万物”来解释万物的形成。张载强调要顺天意,要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套理论,被冯友兰先生概括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实际上是把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养气论发扬光大,将个体的“浩然之气”推至“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得到广泛传播。这其实也是把孟子的“内圣”说与荀子的“外王”说结合起来,这也发挥了孔子创立的传统儒家的伦理哲学理论,巧妙地将伦理学与政治学统一来,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管理模式,也是儒家非常厉害的谋略思想。

再如,理学大师朱熹将“道”视为是“理”,他提出“理在气先”的本体论,强调“太极只是一个理字”,他把《大学》里的“致知在格物”一语改变成“格物致知”,强调“格物穷理”,认为认识就是通过“格”事物而把握其中的“理”、朱熹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提出了“义理之学”,他专门编著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即《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作为文人学子的教科书,而此书也成了封建社会后期钦定的科举考试的理论标准。朱熹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将“理在气先”的本体论与“格物穷理”的认识高度统一起来,并结合“义理之学”,将教育与哲学,与伦理学契合为一体,而其目的在于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要求,如果民众都听朱熹的话,戒除所有个人欲望,心里只有理学家的“理”,只专心于仁礼修养,那么,社会就很和顺了,而统治者的管理也就特别轻松了。“身”修好了,“家”也齐了,“国”自然也就好治了,而“平天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朱熹的“理学”所讲的“道”理是非常厉害的管理绝招,以“理”去“欲”,民众无所欲求,都乖乖听话,统治者就心安了。难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都把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钦定教科书,这,正是因为朱熹的“妙招”对统治者太有利了,而这绝招对与广大民众来说,是很阴很损的,如果照朱熹的办法做,民众的个性创造力,都全会被严重抑制,甚至完全被窒息。

带你走进神仙境界(道的玄妙谋略的奇妙)(2)

朱 熹

又如,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王阳明将“道”视为是“心”,提出了阳明“心学”,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是理”哲学理念,反对程颐、朱熹“格物致理知”的认知方法,提出“致良知”的认知方法,强调从自我心中去寻找“理”。在王阳明看来,“理”全在人“心”,“理”化生为天地万物,而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王阳明还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他自己做事也是“知行合一”的,他搞学问探索深奥的心学哲理,同时他又领兵平乱,总督两广,亲自在战场上领兵作战,还当朝廷大员,实践政治。作为朱氏王朝富有文韬武略的得力大臣,王阳明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在王阳明看来,对于修养到家的统治者来说,仁和理就在心中,而对于那些没有修养没有仁心的贼寇、贪官来说,就有“心中贼”。“山中贼”造反被他评定了,而“心中贼”还是很不少,这很难办,王阳明很担忧。显然,在王阳明看来,治乱易,而治心难,而要真正“天下大治”,是要从治“心中贼”去下功夫的,这种“治心”的方法就是阳明心学在政治谋略方面的运用,可见,虽然说“道”理的方法与朱熹不同,但管理目的却是一样的:“去欲望存仁心”,为的是秩序的稳定。

显而易见,不管宋明时期的气学家、理学家或是心学家,不管讲的是“气”“理”或者“心”,讲的全是“道”之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宋明理学称为是“道学”,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宋明“诸子”们,如张载、二程、朱熹、二陆、王阳明等,皆是在认真严肃地在讲“道”理。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例子,不难明白,“道”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而且,儒家、道家、纵横家、兵家、理学家等,都以“道”论来作为其谋略思想的理论基础,他们讲“道”理,论谋略,说得头头是道,归根结底,是在为统治者,为古代管理者探寻更有效更厉害的管理谋略,是在为帝王权谋增加新的理论。

其实,如果要对谋略文化的“道”进行追根求源的话,那么,谋略文化早期的哲学理念,应该是来自《周易》的道论思想。

带你走进神仙境界(道的玄妙谋略的奇妙)(3)

周 易

“易道”理论的影响非常广泛,先秦诸子各家几乎都解过《易》,而后代学者对《周易》的研究就更多了,有研易的,有解易的,有注易的等等。汉代,古文学派将《周易》列为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之首,确立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显著地位。后来,经学家、玄学家、佛学家、理学家、汉学家等都潜心于对《周易》的研究,而哲学、政治、军事、科学,以及医学等方面的专家,也都从各个学科角度去探讨和解释《周易》,就连民间术士、风水先生等,也是都醉心于研读《周易》,以懂《易》为豪。而那些儒家信徒、正统派官绅们,更是以通《易》为乐事,宋明时期,很多官员在政务忙完之后,都专心在研读《周易》。《周易》的经典地位很高,据说,曾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向辜鸿铭推荐读传统经典时,所推荐的第一本典籍就是《周易》。

《周易》为中国古典谋略提供根本的哲学理念。《周易》以“道”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哲学范畴,如道、阴阳、天人合一以及变易方法等。

举一个典型例子,比如,《系辞》上篇的第五章,是专门论《易经》之“道”的。《系辞》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展开对于“道”的论述,详释其内涵,理清其外延,认真明晰地在讲《易经》之“道”理。下面,以问题为序,介绍其论述:

其一,“道”是什么呢?答案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本源的,它包含着阴与阳,而阴阳统一于“道”,让“道”可以生化出万物,所以也才有老子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二,“道”是怎样的呢?答案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将“道”“善”“性”作为核心主题进行探索,人之在世,离不开这三个主题,必须懂“道”理,行“善”事,修“性”情。因为“道”化生为万物,这即是“善”,行善,就是要顺应物化之理,而不能逆势而行;万物化成,便各有本性,从而形成各种“个性”,而“个性”修养圆满,就是成性了。

其三,人能认识“道”吗?答案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也。”就是说,对“道”化生万物,各有不同看法,有的从善的角度去理解,称之为“仁”;有的从智慧的角度去理解,称之为“智”,而都缺少全面的认识,百姓每日都在按照“道”来办事,但却对“道”一无所知,从而,像君子那样去全面认识“道”的,是非常少的。

其四,“道”在何方?答案:“显诸仁,藏诸用。”“道”是无所不在的,通过仁爱显示出来,并藏在与各种各样的应用之中。即是说:人有仁爱,“道”就显示了,而其它方面的活动,“道”是藏着而不显示的。

其五,“道”想做什么?答案:“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即是说,“道”化生万物,但却不与圣人共同去忧虑具体的事,它做的是盛德大业,已经到了极点,何必为小事而犯愁?圣人忙的是济世利民的事,而“道”对此是不必用心的,它关注的顶级的盛德大业,即华生万物。“道”有所有为(化生万物)而有所不为(不理什么济世利民小事),同时,“道”即无为(不虑圣人之事)而又无所不为(万物生化都是“道”做的)。

其六,“道”有什么样的表现?答案:“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生长万物的富有叫大业,每天有新的变化叫盛德。生化万物是一种宏伟事业,而促使每天都有变化更新,这就是盛大的德性,这才是“道”所要表现的。

其七,“道”是怎样表现变化的?答案:“生生之为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对此,周振甫先生的释译是:“生生不停叫做变易,形成天象的叫做乾,仿效地法的叫做坤,尽量用卦爻数来预知未来的叫做占,通知事物的变化而行动的叫做事,阴阳变化而不可测的叫做神。”(参看《周易译注》中华书局版,第234页)显然,“道”化生万物,是生生不息的,而乾卦就是用来象征天的,坤卦是用来效法地的,人们以卦爻数的变化来预知未来,以对变化趋势的把握来做成事,而阴阳化生而变化不可预测的,那就很深妙了。

综上所述,《周易》对关于“道”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道”是什么,怎么样,可知吗,在何方,有何表现,怎么表现变化等等,作出了回答,这是对“道”比较详细的论述,后来各家各派关于“道”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而这些回答,其实也是为以后的谋略文化的哲理基础。谋略理论根据的就是“道”阴阳变化原理,就是善与性的关系变化,就是乾坤对应、对立、转化的规律等来演绎、推论和筹划的。谋略为的就是知变通而成其事,就像占筮一样,推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并探索妙不可测的变化趋势。不管是儒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或法家,其谋略思想都与《周易》的“易道”有密切关系,是由《周易》的影响而形成的。《周易》的“易道”才是谋略文化的根基和奥秘。

其实,《周易》的经、传中的不少的词汇和概念,也对谋略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相当一些概念后来也演变成了谋略理论的用语,如“刚柔相济”“通变”“变易”“损益”“道器”,以及“元亨利贞”,“天时、地利、人和”等等。谋略用词很多通《周易》。

还有,《周易》卦象的演变也蕴涵着谋略文化的哲理,《周易》中的很多卦辞意味深远,完全可以从谋略角度去解读,比如,泰卦的卦辞说:“小往大来,吉亨。”这说的就是:失去小的东西,大的东西会得到的,这就是既吉祥又平安的好事。

最后,《周易》所表现的思维方式也与古典谋略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周易》的占筮理念可以从谋略学角度去看,它是以计策来应对风险。《周易》谈到“阴阳不策之为神”,这说的即是万物在生化过程中,存在着深不可测的状态,从现代预测学来看,这就是一种“不策”状态,那么,古典谋略认为“易以道阴阳”,对于“不策”状态,可以通过占筮或推演来趋势做出预测,并争取能在决策时做出趋利避害的策略。占筮不仅用象数思维来认识世界,观象测变,而且也以占筮方式来指导行事的人用行动来影响事物变化。所以,占筮高于占卜,是直观与理性结合,并力图付之于行动,这是《周易》的推测,也是古典谋略的推演,其实,这已经和现代决策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了。

《周易》是谋略宝典,它隐藏着古典谋略文化的深刻奥秘,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古老的玄妙智谋,很值得当代人去释读和体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