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古代的晋国吗(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新绛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介于东经111°1′~111°20′,北纬35°27′~35°48′之间,全县总面积597.18平方千米。在历史上,该地区曾是晋国的都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建城历史。

山西是古代的晋国吗(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1)

首先,新绛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县境北部为吕梁山区,南部为峨眉岭丘陵区,中部为汾河高低阶地构成的冲、湖积平原区。总的地形是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全县一般海拔为400~600米,最高处为县西北的姑射山峰,海拔1438.4米。最低处为万安乡的赵村渡口,海拔为381.9米。新绛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回暖迅速,气温多变,雨水不多,风大。白昼加长,太阳辐射强度增大。夏季气温高,降水充足,雨热共生。湿度大,蒸发快,风速小。秋季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退,温度由暖向寒转变,风速微弱,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晴天居多,当出现回流天气时,才容易形成降雪。就新绛县的历史来说,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后改郇为荀,为侯国。

山西是古代的晋国吗(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2)

春秋时期,荀国为晋所灭,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属晋国的疆域。公元前668年,晋献公迁都故绛(今新绛县北襄汾县晋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今新绛县横桥乡一带)史称新绛。今县城南3千米,曾建有虒祁宫,为晋国王室宫苑。今为东升庄。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运城市新绛县一带成为魏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新绛县一带属河东郡。彼时,该地区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千米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千米处(新绛县泉掌镇)。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新绛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在三国时期,曹魏设立临汾县,隶平阳郡。

山西是古代的晋国吗(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3)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该地区属之。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徙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头堡)。隋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八县。唐武德元年(618年),设立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年)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绛州属河东道,领县仍旧。北宋建立后,绛州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山西是古代的晋国吗(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4)

最后,元朝建立后,设立绛州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绛州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绛州,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到了1912年,改绛州新绛县。1913年,新绛县属河东道。1928年,新绛县直属于山西省。1958年11月,新绛县并入侯马市。1961年11月,从侯马市分出,恢复新绛县。1970年,新绛县属运城地区。2001年,撤销运城地区,设立地级运城市,新绛县属之。如今,新绛县属山西省运城市。截至2018年底,新绛县总面积达597.1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5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