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唱谱(潮州音乐的曲调)

潮州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珍宝,其曲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保留着我国古典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潮州音乐的曲调可分为轻六、重六、活五、反线、轻三重六等五种由于潮州音乐过去是以二四谱和工尺谱来记谱,而二四谱原出于无码乐器的古琴,用“二、三、四、五、六、七、八”(即简谱的5、6、1、2、3、5、6)等七个数字来表示,工尺谱则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即简谱的5、6、7、1、2、3、4、5、6)等谱字来表示,所以二四谱中没有工尺谱的乙、凡(即简谱的7、4)二音,至于二四谱的“三、六”二音是以对古琴的轻按或重按而产生了轻三、重三(即工尺谱的四、乙,简谱的6、7)和轻六、重六(即工尺谱的工、凡,简谱的3、4)的变音差别潮州音乐的曲调以轻六、重六为母体,其余曲调是由它们派生而来轻六调也称轻三六调,以“5、6、1、2、3”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7、4”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曲调情绪开阔、明朗、奔放、轻快如潮州弦诗乐《平沙落雁》、《游西湖》、《一点金》、《穿山龙》等和潮州笛套《南正宫》、《迎仙客》、《开扇窗》、《万年欢》等乐曲重六调也称重三六调,以“5、7、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6、3”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情绪较为端庄严肃,有时也略带悲怨如潮州弦诗乐《昭君怨》、《寒鸦戏水》、《崖山哀》、《纺织词》等乐曲活五调也称秋五调,是潮州音乐独有的曲调“五”是指二四谱中的“五”(即简谱的2音),“活”是指弹奏上的活指或揉音的意思活五调特殊音阶“7、2”二音与西洋十二平均律音高颇有差异,“2”音比西洋“2”高1/4至2/4音上下,“7”音比西洋“7”音稍低,而且“4”音则比普通潮乐用的“4”音略高由于活五调是由六声音阶组成,没有工尺谱的“工”音(即简谱的3音),故也称绝工调曲调多用于凄清、悲怨和哀愁,如潮州弦诗乐《柳青娘》、《深闺怨》、《福德词》等乐曲,但也有极少数是表现轻松、活泼的乐曲,如潮州弦诗乐《负米》三板活五调的乐曲也有少数是由重六调乐曲往下移五度而成,如潮州弦诗乐《柳青娘》二板等反线调顾名思义,它原以弦索乐器二线的定弦反子为母而得名(如“5、2”定弦反线成为“2、6”定弦),以“5、6、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反线调实际上是轻六调乐曲的下属调转换,由轻六调的乐曲往下移五度而成,乐曲情绪欢跃、轻快、富于幽默感,如潮州弦诗乐《夜明珠》、《金毛狮》、《剪剪花》、《双飞燕》和潮州唢呐曲《卖杂货》、《骑驴歌》等乐曲轻三重六调简称轻三重,它是近代一些潮州民间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比较具有地方音乐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曲调,它大大丰富了潮州音乐的表现力轻三重六调是轻六调与重六调的混合,它把轻六调的“六”改为重六(即将简谱的3改为4),使它既有轻六调“轻三”的特点,又有重六调“重六”的味道,其效果介乎轻六调与重六调之间,成为独具一格的曲调演变较为成功的有潮州弦诗乐《柳青娘》、《出水莲》等乐曲,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潮州音乐唱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潮州音乐唱谱(潮州音乐的曲调)

潮州音乐唱谱

潮州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珍宝,其曲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保留着我国古典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潮州音乐的曲调可分为轻六、重六、活五、反线、轻三重六等五种。由于潮州音乐过去是以二四谱和工尺谱来记谱,而二四谱原出于无码乐器的古琴,用“二、三、四、五、六、七、八”(即简谱的5、6、1、2、3、5、6)等七个数字来表示,工尺谱则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即简谱的5、6、7、1、2、3、4、5、6)等谱字来表示,所以二四谱中没有工尺谱的乙、凡(即简谱的7、4)二音,至于二四谱的“三、六”二音是以对古琴的轻按或重按而产生了轻三、重三(即工尺谱的四、乙,简谱的6、7)和轻六、重六(即工尺谱的工、凡,简谱的3、4)的变音差别。潮州音乐的曲调以轻六、重六为母体,其余曲调是由它们派生而来。轻六调也称轻三六调,以“5、6、1、2、3”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7、4”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曲调情绪开阔、明朗、奔放、轻快。如潮州弦诗乐《平沙落雁》、《游西湖》、《一点金》、《穿山龙》等和潮州笛套《南正宫》、《迎仙客》、《开扇窗》、《万年欢》等乐曲。重六调也称重三六调,以“5、7、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6、3”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情绪较为端庄严肃,有时也略带悲怨。如潮州弦诗乐《昭君怨》、《寒鸦戏水》、《崖山哀》、《纺织词》等乐曲。活五调也称秋五调,是潮州音乐独有的曲调。“五”是指二四谱中的“五”(即简谱的2音),“活”是指弹奏上的活指或揉音的意思。活五调特殊音阶“7、2”二音与西洋十二平均律音高颇有差异,“2”音比西洋“2”高1/4至2/4音上下,“7”音比西洋“7”音稍低,而且“4”音则比普通潮乐用的“4”音略高。由于活五调是由六声音阶组成,没有工尺谱的“工”音(即简谱的3音),故也称绝工调。曲调多用于凄清、悲怨和哀愁,如潮州弦诗乐《柳青娘》、《深闺怨》、《福德词》等乐曲,但也有极少数是表现轻松、活泼的乐曲,如潮州弦诗乐《负米》三板。活五调的乐曲也有少数是由重六调乐曲往下移五度而成,如潮州弦诗乐《柳青娘》二板等。反线调顾名思义,它原以弦索乐器二线的定弦反子为母而得名(如“5、2”定弦反线成为“2、6”定弦),以“5、6、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反线调实际上是轻六调乐曲的下属调转换,由轻六调的乐曲往下移五度而成,乐曲情绪欢跃、轻快、富于幽默感,如潮州弦诗乐《夜明珠》、《金毛狮》、《剪剪花》、《双飞燕》和潮州唢呐曲《卖杂货》、《骑驴歌》等乐曲。轻三重六调简称轻三重,它是近代一些潮州民间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比较具有地方音乐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曲调,它大大丰富了潮州音乐的表现力。轻三重六调是轻六调与重六调的混合,它把轻六调的“六”改为重六(即将简谱的3改为4),使它既有轻六调“轻三”的特点,又有重六调“重六”的味道,其效果介乎轻六调与重六调之间,成为独具一格的曲调。演变较为成功的有潮州弦诗乐《柳青娘》、《出水莲》等乐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