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阅读的小故事(做一块背负梦想的)

晚饭过后,一家人都在逗小宝开心,唯独大妮拿着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红楼梦》细细品读。

在老师的印象中,大妮是个懂事、爱学习的好学生,又因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前段时间刚刚被评为校里的“书香家庭”,并且奖励了新华书店500元的读书卡,这本《红楼梦》,正是她用卡里的钱买来的。

我接过大妮手里的书翻看了一下问道,你能看得懂吗?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带过,经典文学作品一次吃透有点难,总之,看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特别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那些从前读过的经典文学作品,再读时,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而不像那些肤浅的东西,看过一遍之后再无可读的价值。

“红楼梦我上学时也看过,可惜也只是看懂了个粗枝大叶……”翻看着这部厚重的《红楼梦》,我无意间对开篇的“石头记”萌生了兴致。

首先,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由来已久,虽不具有真实性和可考性,但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本身去猜想远古时期人的思想和生活,以及那时人对天体物理的朴素认知层面。所以,上古时期的好多神话传说,自古就是从事文学创作者汲取养料的沃土。

在红楼梦第一章中,作者更是巧妙地借用一块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一块石头,作为故事的缘起:“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

由此可见,那块“无才不堪入选”无缘补天的石头,其命运与作者曹雪芹何其相似?我们都知道曹雪芹的曾祖母曾做过康熙的奶妈,后曹家又因此攀上了皇亲,家境盛极一时,后在他十四岁时被雍正抄家,这前前后后大起大落的家境变故,正是促成曹雪芹将自己命运比拟为一块备受冷落的无缘补天的石头。

这块石头“可大可小”,被空空道人拿在手里变成了一块玉佩,于是,这块玉佩最终的主人,也就成了小说的主人翁,而跟这块玉有关的故事则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再经过曹雪芹将自己的身世背景及浓郁的家族文化氛围融会贯通其中,这使得小说在结构和情节构思等诸多方面在当时社会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

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这里的十二,实则是代表十二天干地支或十二个月份,二十四代表二十四节气,三万六千五百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零一块代表年份中的偏差,这个偏差很重要,代表着变数或替补因素。

这些数组合起来就是全周天的变化之数,这个全周天之数也代表着从九五之尊的帝王到最底层最普通的平民老百姓,这个数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做是女娲补天选材的原石,只不过,有的石头成了补天的栋梁之才,有的成了查漏补缺的边角材料,有的作用微乎其微,有的自始至终默默无闻。

毕竟,在浩渺无垠的天际间,这些补天石实际上是多到难以计数的,作者仅以全周天之数囊括罢了。

纵观红楼梦里的繁华往事,那无比繁华的大观园,那美若天仙的十二金钗,一件件一桩桩,从兴盛到式微,揭示的其实是一种自然运化的规律,从祖父时堪比补天栋梁之才的重臣,到曹雪芹少年时家道衰败,这是一个循环,这补天的石头也是一样,它也是在不断地孕育自我革新。

天道循环如此,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意思就是说,人生处在低谷时,不妨做一块背负梦想的“补天石”,不妨多读书多学习,为未来积聚能量,在读书的过程中储备知识,在默默无闻中等待替补上场的机会。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意思就是说,人生得意时,也不要肆无忌惮,要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好位置总是有无数人为之羡慕,稍有不留意,下一个下场的也许就轮到自己了,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道理你晓得。

有关语文阅读的小故事(做一块背负梦想的)(1)

有关语文阅读的小故事(做一块背负梦想的)(2)

壹点号涩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