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u23最佳阵容(上港U23联赛夺冠的背后)

随着俞豪、郑浩乾、李浩文相继叩开申花队的大门,首届中国足球协会U23联赛的冠军归属已经没有悬念,上港队在先丢1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成功夺魁。这是整个2018年度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收获的第三个冠军头衔,令俱乐部和球迷感到欣慰的是,其中有两项属于青训层面。

储备雄厚,知己知彼

夺冠当晚,成耀东和球员们一起连夜返回上海,在此之前,将帅们在决赛胜出的消息,已经被告知到俱乐部和集团高层,尽管比赛级别并不算高,然而在上港方面眼中,任何一项青训层面的收获,都值得鼓励。

事实上,对于这次比赛,俱乐部并未下达过什么成绩指标,这一点从阵容配置和教练组在人员选择上就能看出。据主帅成耀东透露,球队直到开赛前一周左右,才全部组建完毕,而留给大家磨合与备战的时间并不算长。

另一方面,球员基本上由97-98届年龄段组成,加上个别几名93-94届的球员,这其中包括了李浩文、杨世元、贾天子等,这批球员并未在一起搭档过,前往江宁参加小组赛期间,成耀东就坦言,球队借助U23联赛的这个平台,尽可能多的去展示自己,同时也给予更多球员机会来提升状态。

上港u23最佳阵容(上港U23联赛夺冠的背后)(1)

原本是“展销会”性质,打着打着就成了“庆功会”,这与球员们对比赛的欲望分不开:“从赛程上来说,确实非常紧密,小组赛阶段等于是两星期内踢7场比赛,第二阶段排位赛也是5天3赛的强度,密度不小。球员们最终能够完成好,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也和他们本身的基础打得比较好有关系,这批球员应该说在这个年龄段一直是属于不错的,我也带过他们,互相之间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包括对方(绿地申花)阵中的许多球员,其实以前也带过,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都很熟悉。”成耀东说。

成耀东口中的“熟悉”,从最后三场比赛的用人效果中就能看出。面对苏宁、鲁能和绿地申花,上港都是在先落后情况下实现逆转,而成耀东在三场比赛中换上场的球员中,都曾获得进球。

一方面是教练运筹帷幄,另一方便也离不开球员储备的厚度,众所周知,上港这批97-98届球员曾获得了天津全运会男足甲组冠军,这其中诸如陈彬彬(此次未参赛)、雷文杰、俞豪等已经打上了中超,后两人在最后三场比赛中相继破门,剩下的球员更是足以组成一套18人比赛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像决赛中梅开二度的小将郑浩乾此前甚至都还没进入本赛季上港一线队名单……知己知彼的同时,自身储备又丰厚,上港的这个冠军,并不算意外。

体能优势一脉相承

小组赛阶段13天7场、排位赛5天3场,整个U23联赛各支球队等于要在18天时间里踢10场球,不少球队不可避免表现出了相应疲态,反观最后这场决赛,算上对阵绿地申花在内,上港这群小伙子们已经连续踢了3场120分钟比赛,却仍旧能够在最后阶段不断发起反击,这当中有实力与信心的助力,自然也和球员们本身的体能储备分不开。

“如果说要有什么‘诀窍’的话,可能还是基于整体安排方面吧。”赛后被问及训练期间有什么秘密,球队体能教练曹晓东说,“队员经过这两年,他本身也更会‘踢球’了,由此他也会更加懂得如何去分配体能。整体安排来说主要是在比赛的每个阶段分别做什么,去细化分配,当然这其中除了训练还包括调整,什么时候上量、什么时候减量等,其实更多时候还是会考虑恢复和调整,从这个层面去考虑身体机能方面以及如何去让队员们把身体状态发挥出来的问题,而不是说像以往那样考虑如何去提高。”

上港u23最佳阵容(上港U23联赛夺冠的背后)(2)

去年的天津全运会上,上港队的这群小伙子们就展现出了高人一筹的体能状态,而在五年前的沈阳全运会上,实力在同龄段当中曾不被看好的上海93-94届全运队,同样在决赛面对东道主辽宁的比赛中,展现出过人的体能素质,其中杨世元、张卫在加时赛中的冲刺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随着对体能、尤其是身体训练方面的研究加深,曹晓东考虑更多的,是通过对队员个体的生理特征,安排合适的周期训练,使训练对象提升技战术水平和体能,同时避免受伤风险,在他口中,这是“运动表现管理”的一个方面,也是周期训练专家所需要为球员们制定的计划。

“要把比赛当做一个整体的事情去考虑,而不是说预赛和决赛分别该怎么办,赛前的准备、比赛的安排,还有预赛和排位赛之间的那几天休息时间,如何去处理运动量,包括一些长期没有一起踢球的队员要给多少训练负荷等等,把这些层面统筹起来,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说到最后,曹晓东笑着表示,最主要的,还是这群小子自己的主动投入,造就了最后的成果:“他们最后的这些表现,还真有点出乎我意料,这也证明他们自己底子打得不错。”

成耀东:上港自始至终重视青训

作为此次上港U23联赛的主帅,成耀东投身青少年足球多年,从2010年底组建上一届全运男足,到率队夺得天津全运男足冠军,光是执教过的队员,就从93-94一直到99-00段的各年龄段优秀苗子,对于上港青训梯队乃至中国足球的青训现状,他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此前带队备战全运期间,成耀东就在海外拉练时,专门了解和走访了日本、德国、英格兰等多个国家中的足球特色俱乐部青训基地,在进一步加深“业务”阅历同时,也让他对国内青训的现状有了更深认识:“国外的球员在5到10岁这个年龄段就开始接受世界一流的足球理念,这个阶段的小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高的,这让他们能够更快地理解足球这项运动。而国内的孩子,普遍在14岁才接受这些知识,差距从这里就拉开了。”

上港u23最佳阵容(上港U23联赛夺冠的背后)(3)

在成耀东看来,虽然目前国内的青训氛围相比以前有了极大改观,但要想实现预期中的整体进步,距离还很遥远:“这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在摸索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搞足球的目的不仅是眼前利益,中国足球的未来需要依靠青训。”

如今的成耀东,是上港俱乐部的青训总教练,除了这次的U23联赛冠军,上港U19队还在陈旭峰的带领下,夺得了首届青超联赛(A组)冠军,2018年度三个冠军头衔中,有两个来自青训层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收获。

成耀东说:“上港高层领导对于青训一直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其实上港俱乐部成立的时候,梯队以及包括青训的一揽子计划都在组建当中,应该说我们属于起步比较早的,俱乐部很重视青训,只有把梯队架构搭建好,人才才能快速吸引,目前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完成得比较快。当然,接下去也面临很多挑战,因为现在大家都很重视,都意识到青训的重要性,人才储备和竞争特别厉害。”

过去几年间,上港队中的97-98届球员在全运备战周期获得了大量国外出访机会,不断累积比赛经验的同时,也增加了足球阅历;无独有偶,U19梯队在巴西留学一年也得到了俱乐部大力支持,前不久他们又前往西班牙,期间还和皇马同龄段队伍“切磋”,而更早时候,年轻教练蔡惠强执教的U17梯队也前往葡萄牙进行拉练……

对上港而言,一线队夺冠固然可喜,但对青训体系的打造,显然会是未来多年不变的主旋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