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世界经典名著(人生必读三本书)

据说人的一生中,总会写过三书之一,即情书、家书、自白书,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必读世界经典名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必读世界经典名著(人生必读三本书)

必读世界经典名著

据说人的一生中,总会写过三书之一,即情书、家书、自白书。

正是豆蔻年华,初生情愫之时,爱恋来时没缘由可究, 只是心里丝丝缕缕地生出些牵绊,那是一种甜,间或杂苦, 可却在每个人的心里驻足最久,久到一生之中忆起都会在嘴角露出难掩的笑意。

情书开端应起于《诗经》,那些文字最是简单,却也最为直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情书最甚应是民国时期,有其历史原因,属于国家文化发展期,那时的才子才女们借着文字直接地表述着自己的心语,生逢乱世,多了些流离与凄惶之苦,儿女情长无处可诉,借纸笔来传递,来寄情,倒是显出英雄情长。想想长情的故事为何经典,也许是相思寸寸成灰的意境今人无法体会,因为估计情书以后就被各种微信等等代替了。想想当年收到情书时的惊慌失措,再看看现在直白的表达,人生难追的就是过去的时光。

人生终究是回不到过去的,我不知现在的儿女如何表达情意,是打电话还是直接表白。只记得我曾问别人为何弥勒经常有人在晚上放烟花,别人作答:“如果不是特别的节假日放烟花,那就是有人求婚了。”我突然咋舌,感到了自己的落伍与不识情趣,原来他日的烽火戏诸侯,今日已是平常事。告白都如此直接,不知日后回忆起来是人比烟花寂寞,还是灿烂一生?此为无头案,不可知,不想知,也不能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于家书的渴求,我想我们现在是体会不到的了。在交通、通讯很发达的今天, 偶有接到书信都是工作类的,细细回忆,我似乎收到的家书也不多,因为以前一直陪在父母身边,后来虽然离家稍远, 每周通几次电话告知一下彼此的情况,感觉家人都在身边似的。但当那日母亲来电说我都大半年没回家了时,我才觉得在外的日子长了,真的就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工作忙、小孩的学业重……诸多借口让自己忽略了家人千丝万缕的牵挂。现在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天南海北实时接收,方便得好像所有人都可觅其踪,但又仿佛遥远得如隔岸隔山,家书已是遥远记忆里被风吹落的一页纸了。

有时回头想想在这世上最牵挂自己的两老,一直无怨无悔地在身边关心着自己,生活的琐事、家务事两老都得操心,我们能回报的就是多陪陪他们,再陪陪他们。

自白书一词在现代的理解是认罪书,但今天我想退回去一点,我们说的是古义的“自白书”,是讲述自己当年往事 的书,这种书不用华丽的辞藻,也无需特别的编纂,就是对自己最诚实的自述体裁书籍,这样的书大多也不在书市上销售。

最懂自己的人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有人希望一生绚丽璀璨,有人希望一生幸福圆满……我们本是凡人,要自述当年的往事,无非是曾经顽劣,令父母头疼,随着年龄渐长,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新的感悟而已,其他也没有什么好记述的。我记得有位朋友曾说过,说感觉自己从童年就直接到了中年,因为青年时期只想着有份工作,有个家,等一回头,生活给了自己的或是理想碎了一地,或是把很多东西狠狠地掷在身后,一句话概括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谁的人生不是如此呢?我也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人生的, 有过年少轻狂、有过懵懂迷茫,曾经跌跌撞撞满身是伤,但是我相信,生活给予我的,会让我对人生更加感激。也相信只要自己一直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行走,不偏移,不动摇,那这一路上定会开满鲜花,充满芬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