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摔跤吧!爸爸》导演涅提·蒂瓦里新片《最初的梦想》,将于2022年1月7日上映。该片获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力荐,除了延续“摔爸”的励志内核,导演涅提·蒂瓦里继续深耕现实教育题材,这次讲的是“失败教育”。

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1)

《最初的梦想》讲述了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儿子高考失利,绝望之下选择自杀,抢救期间父亲反省以往的失败教育缺失,也向儿子讲述当年他和“废柴”同学们一起在冠军联赛上热血逆袭的故事。

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2)

影片反映了印度教育中的“唯成绩论”现状,家长和学校往往将好成绩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教给孩子如何接受失败的结果。

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3)

《最初的梦想》在印度上映当周IMDb开分8.8分,其票房表现更是不容小觑,以超过15亿卢比的票房夺得同档期的票房冠军。该片的制片人萨吉德·纳迪阿德瓦拉表示:“这是我职业生涯最棒的电影。”

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4)

12月22日,电影《最初的梦想》中国版海报曝光,“六傻”合体亮相,T恤上的字母组成引人注目的单词“LOSERS”(失败者),这同六人身后的“SUCCESS”(成功)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满脸笑容,并不在意“失败者”标签。

最近的印度电影关于教育(这部印度电影又是探讨教育问题的)(5)

虽然外界不断唱衰,但“废柴”们在努力逆袭的过程中找到了比联赛排名更重要的东西——面对失败的态度:“胜负不可知,但我输得起!”

这与“分数为先”、“紧抓排名”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失败教育”教给孩子:一次比赛、一场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如果尽力而为,失败并不可耻。

2009年,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了印度教育体制的高压和功利性。《摔跤吧!爸爸》反映了印度教育中的性别歧视。随后的《起跑线》暴露印度父母抢夺教育资源的普遍焦虑,揭露印度教育体系弊端。《嗝嗝老师》则直面印度校园中的歧视现象和等级观念,揭露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公平缺失。

此次,《最初的梦想》也延续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印度教育母题,将以“失败教育”的不同视角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报记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