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象征着美好事物(颜色的故事紫是何时开始象征高贵的)

中国古代,对名门望族,多用簪缨世家、朱紫盈门来形容。簪缨,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簪是文官用,缨是武官用。而朱紫,则是高级官员的服色,有一个成语叫朱衣紫绶,就讲高官们都穿着红色官服,佩戴紫色绶带。

紫象征着美好事物(颜色的故事紫是何时开始象征高贵的)(1)

然而紫色一开始并不是以高贵的颜色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它一度还是卑贱的代名词。《礼记.玉藻》中有句“衣正色,裳闲色”,孔颖达疏注:“赤黄之杂,故为闲色。皇氏云‘……不正,谓五方闲色,绿、红、碧、紫、駵黄是也。’”闲色又名间色,太平御览引《环济要略》说:“间色有五,谓绀、红、缥、紫、流黄也。”虽然闲色的具体所指各有不同,但总而言之,是说的杂色,由“五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在崇礼的周朝,正色和间色是标识贵贱的工具,正色为贵,间色为贱。孔子说“(君子)红紫不以为亵服”(此处的红,为浅红,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大红),朱熹解释,红紫闲色不正,因此孔子不建议君子使用。孔子还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直接把紫色定义为有乱纲常的颜色。《释名·释采帛》更直接,说:“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简直是恶名不断。

不过文人学士们从道德角度出发对颜色作出的评价,在人们追求显贵与时尚的愿望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春秋霸主齐桓公特别喜欢紫色,上行下效,整个齐国都风靡紫服,紫色的布匹随行就市,竟然价值五匹生绢。齐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后,颇有自省的意思,管仲趁机劝他不要再穿紫衣,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也”。但以紫为贵的传统,从此有了基础。唐代的官服制度,就规定三品以上大员穿紫色官服,紫色越来越显贵,到了后来,甚至成为代表圣人和帝王的颜色,天上帝星叫紫微星,人间的故宫叫紫禁城,还有成语叫“紫气东来”。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