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携号有什么建议(不要深夜凌晨放号)

您有没有过熬着夜,紧盯着手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对于携号有什么建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对于携号有什么建议(不要深夜凌晨放号)

对于携号有什么建议

您有没有过

熬着夜,紧盯着手机

抢医院专家号的经历?

今后,这种情况有望改善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方案》给出了包括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避免门诊二次预约导致重复排队等10项具体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这个针对所有医疗机构的年度任务清单,关系着我们每个人!

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

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

《方案》要求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缩短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

优化预约诊疗流程,避免门诊二次预约导致重复排队的情况。

科学合理安排预约放号时间,避免深夜放号、凌晨放号等情况。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

在做好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集中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调配,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

*连您停车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贴心吧,总之一句话:想方设法提高就诊便利性!

检验结果“一单通”

缓解“不同医院、重复检查”问题

对群众感受强烈的“不同医院、重复检查”的问题,此次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要求,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入第三方保险,建立起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要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增加互认的项目和医疗机构数量。

制订完善检查检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广泛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操作和诊断水平。

发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

*实施检验结果“一单通”,换医院不用重复检查,还能为您节约时间节省就诊费用,一举多得啊!

资料图

看病就诊“一卡通”

力争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共享

还在使用一大堆就诊卡?告诉你,已经out了。

《方案》要求整合各类就诊卡,积极推进地级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有条件的省级行政区域实现患者就诊“一卡通”。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挂号手机软件、网站,建立统一平台,方便患者就诊。城市医疗集团应当搭建信息平台,在集团内部率先实现“一卡通”,力争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连续医疗服务。

以后看病啊,不光不用带一大堆这卡那卡了,连电子病历都能共享,想想就很高级!

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今后护理人员要吃香了

《方案》提出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制定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指南规范,加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护理院(站)、护理中心数量,开展“互联网 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积极开设家庭病床,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群健康服务需求。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 看看,要开设家庭病床,还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老年护理服务市场的大门被打开,专业的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前景看好!

确定分娩镇痛试点医院

开启儿童检查镇静模式

近日,全国有900多家医院通过遴选成为第一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

在《方案》中,要求深入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鼓励医院开设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加强儿童、老年人、肿瘤患者的镇痛服务。有条件的医院探索建立门诊无痛诊疗中心、儿童镇静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舒适化的新需要。

* 可以预见,围绕麻醉医疗服务展开的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麻醉医学将成为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专业!

药师加入家庭医生签约队伍

开展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

《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药师配备力度,持续开展药学服务培训,重点提高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能力。

鼓励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用药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开展个性化的合理用药宣教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探索开展用药随访、病情监测、药物重整等工作,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 从近几年国家发布的文件来看,药师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

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

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三级医院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要积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疾病诊断能力。

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今后可以在家里接受远程医疗指导了!

一些“久久为功”的医疗服务

也有了新的目标

☟ ☟ ☟

▪ 继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资源,探索开展有医疗服务需求的非院前医疗急救患者的转运服务,加强相关工作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挂号手机软件、网站,建立统一平台,方便患者就诊。

▪ 积极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手术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缩短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

▪ 在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方案》要求,不断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以及就餐、安保等后勤保障条件,完善值班室、淋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提升医院员工满意度。

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将深入推进

《方案》提出,推进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和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探索建立疑难复杂专病临床诊疗中心。推进中医多专业联合诊疗和中医综合治疗,开展经典病房试点。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第二批日间手术病种将确定

《方案》提出,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研究确定第二批日间手术病种,制定日间手术病种诊疗规范和日间手术中心管理规范,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探索建立医护联合门诊、医院社区一体化术后伤口管理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