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

作为文化访谈类节目,《圆桌派》长期低调。

开播到第四季,口碑高挂,但热度不足。

但最近,却意外上了热搜。

原因是王晶放了不少狠料——

贾樟柯技法不行,不如王家卫。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

周星驰拍电影,为钱而已。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

豆瓣 13 万人的童年回忆《整蛊专家》,是「圣诞节立项,春节上映」的粗糙赶工之作。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

全程花费不到 1 个月的时间。

连剧本都没有,王晶每天临时写台词,根本不知道第二天要拍什么。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4)

另外,他爆了一个大料:

《英雄本色》里周润发的小马哥角色,是临时加戏得来的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5)

这一年,周润发同时在拍四部戏,来这边本来只是帮忙客串。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6)

拍了两场之后,吴宇森说,诶这个角色很好,要加戏。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7)

于是,一边拍一边临时写剧本。

因为连轴转,飞鹅山那场戏周润发迟到了。

狄龙就说「发仔你不能这样,这样戏拍不好的」。

发仔回「龙哥,我们捞嘛~~」。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8)

就是这样一部捞钱之作,让周润发拿到了 1986 年的香港金像奖影帝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9)

王晶总结,很多经典电影都是「挤出来」的。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0)

以上层层递进的爆料,把笼罩在香港电影的传奇色彩抖落地一干二净:

经典,也不过是疯狂捞钱的附带产物。

一切,都是生意。

王晶以一种极其精明世故的角度看待电影,琢磨人性底层的欲望,所以节操往往贴地飞行。

他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能「捞」的电影人,导演、编剧、监制、演员四位一体。

古惑仔、赌片、三级片、喜剧片...

凡是能赚钱的,他都来者不拒。

他太会做生意,尽量笼络最大范围的观众群。

王晶以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参与的三级片,包括《玉蒲团》系列、《香港奇案》系列和《赤裸羔羊》系列等等。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1)

这一领域,他几乎称王。

恣意地「在道德的边缘兴风作浪」。

他曾不无自豪地自问自答——

「那么多人都拍三级片,为什么大家只记得我?

因为我当时教给所有导演一个原则:让女性观众不脸红。」

这样,连女观众的钱也能赚到。

他的电影里,有最性感的邱淑贞、舒淇和林熙蕾;

也有最暴戾的郑伊健和陈小春,最气派的发哥和刘德华。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2)

很多 80、90 后少年时期被电影触发的性启蒙、热血、叛逆、焦躁,或许都来自于这个胖子

他也是出了名的「飞纸仔」(现场临时写剧本)。

靠着快节奏的剪辑把很多猎奇的桥段剪贴在一起,拼凑出娱乐性极强的电影。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3)

最忙的一年,他导演 7 部,监制 3 部。

不可避免地。

以这种速度,他产出了很多烂片。

李诞曾当面吐槽他无底线炒冷饭,把经典 IP 来来回回折腾。

「400 部电影,就是 4 部电影和它们的翻拍」

(王晶自己在公开场合表示,导演作品 100 多部,监制作品 100 多部)。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4)

好不容易花三年时间拍完《追龙》,涨回了良好的口碑之后。

马上又用一样的布景和类似的剧本,架构拍摄了一部名叫《大嫂》的烂片。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5)

这是王晶一贯的手法,甚至是他的拍片哲学:

一个故事,不同叙事角度讲两遍三遍,赚好几拨钱,何乐不为?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6)

被骂烂片之王?

他云淡风轻,甚至有点得意——

嫉妒而已了」。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7)

他反问:

既然烂,为什么我能拍那么多部?

所以,当然不烂咯。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8)

在王晶的看来,凡是能赚钱的,基本就是好电影

他把「好电影」的定义推到如此之广,把它当做一个即时的消费品:

只要观众买账,那么就是好的。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19)

在这一点上,他甚至是带着一点怒气的。

「好的定义是什么?是最多人喜欢,还是某一些最高档的人认为好?」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0)

这么喜欢钱,早年一定是个穷疯了的人吧?

才不是。

王晶出生电影世家。

杜月笙的上海滩时代,他的叔公王鹏翼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当「片蛇」

即,在电影圈混饭吃的人。

专业没有,胜在脑子灵活。

上海抗战时期,影院没有片子了,这位叔公就拿着一些飞机的片和轰炸的片,拼凑出了一部 35 分钟的《轰炸东京》

结果大满座。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1)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2)

对大众情绪的敏锐捕捉能力,令人叫绝。

虽然吐槽他「根本就是骗钱」,但这种随机应变、仓促完工还能赚大钱的本事,王晶算是得到了真传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3)

王晶的父亲是王天林

初一都没念完,就跑到香港投奔叔叔王鹏翼。

从片场小弟一路勤勤恳恳,做上名导演。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4)

他在 TVB 监制了一系列经典电视剧:

郑少秋版的《书剑恩仇录》、83 版《射雕英雄传》、刘德华版《神雕侠女》、《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

作品拉不完。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5)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6)

他是第一个将「威亚」引入电视剧拍摄的人,把武侠剧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也很愿意提携后辈,捧红了很多导演和演员。

比如杜琪峰、林岭东和林德禄都是他的嫡传弟子。

真·德高望重。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7)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王晶,很早就表现出创作才华。

11 岁时就看完了四大名著和金庸小说,满脑子创意,灵感说来就来。

100 多部导演作品的剧本,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他自己是商业片导演,却也对香港艺术电影做了很多贡献

投资了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8)

但两部艺术片都没赚到钱,后一部甚至还亏了。

对此他说「文艺片的存在对电影行业的根基很重要,为这个冒一些风险值得,拍商业片赚钱补回来就是」。

生意是生意,艺术是艺术,他分的太清了。

他对自己的定义是「及格以上的导演,非常成功的商人」。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29)

他俨然像是一个产品经理,脑子里装着精准的用户画像:

一二线城市根本不看华语片了,市场在三四五线城市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0)

而他的看法是,中国目前的观影主力,类似于 90 年代台湾南部城市人群。

所以你就不必疑惑,为什么以他如今的江湖地位,还去写《大嫂》那种「奸我者,不得好死」的剧本。

因为90 年代台湾片商要的,不就是《香港奇案》《赤裸羔羊》这样刺激感官的类型么?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1)

他从来都是一个适应力极强的实用主义者

香港电影崩溃,他头也不回,迅速北上。

起初做电视剧,比如《天下第一》《小鱼儿与花无缺》等。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2)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3)

然后就做电影,如今得空了也搞搞网大

目光永远向前,不留一丝空隙去怀念逝去的旧年华。

他的微博 ID 叫「小弟王晶」。

与其说是谦虚,不如说他故意把姿态放低,便于随时跟人撕破脸掐架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4)

他曾放言「最憎恨伪君子」,于是主动选择了做真小人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5)

姜文曾说「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对于王晶而言,站着,跪着,趴着都没什么区别。

都是捞嘛~~

他绝对是享乐主义的,追着大流往前滚动。

底线之上1厘米,愈堕落愈快乐。

他的电影在东亚地区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又恰好佐证了他对人性洞悉之精准。

或许,你不愿承认他是对的。

但就像一二线城市人群无法想象「拼夕夕」能有那么庞大的用户,真的有人会开开心心疯狂团购山寨品。

他不是不思进取,只是看到了不一样的真相。

落魄烂片王(第一烂片批发户)(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