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话百年(红色文物有话说)

红色文物话百年(红色文物有话说)(1)

红色文物话百年(红色文物有话说)(2)

这件深褐色皮质大衣是周恩来在延安时期一直携带、时常穿着的大衣,是国家一级文物,长115厘米,胸围142厘米,因长期使用,局部有褪色,里衬有破洞。这件制作精良的皮大衣,是周恩来1940年从苏联带回来的,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这件大衣伴随周恩来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件皮大衣远远超出了它的原有功能,被誉为“三用”大衣,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红色文物话百年(红色文物有话说)(3)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1946年,周恩来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

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和周恩来带领中央直属队撤离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征程。在转战陕北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战事紧张,工作繁重,风餐露宿,生活非常艰苦,周恩来夏天把大衣当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则将大衣当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抵御陕北的严寒。因此,这件大衣被称为“三用”大衣。

在转战陕北途中,一天,突遇滂沱大雨,周恩来连忙叫警卫员把大衣盖在文件箱上,保护党中央的重要文件,而他自己却冒着大雨,和大家一起艰难地跋涉了二三十里山路。当他们爬上山顶时,因为没穿雨衣,每个人都被雨淋透了,为防止暴露,又不能点火取暖,山上的寒风一吹,冷得人直打哆嗦。有一位女同志冷得受不了,干脆钻到骡子的肚子下,贴着骡子的肚皮取暖。即便这样,周恩来也没有把大衣从文件箱上拿下来穿在自己身上。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延安解放指日可待,周恩来告别了他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和毛主席一起东渡黄河,这件皮大衣也随他一起离开陕北,前往河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件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南征北战的任务,但是周恩来却舍不得扔掉,就把它送给邓颖超。邓颖超穿到1956年,把它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年8月5日,这件跟随周恩来二十多年的皮大衣被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