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

2003年7月,由于连日降水,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在灾难面前,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我们的子弟兵,在参加抗洪的官兵中,有一人特别显眼,原因无他,一只袖管空荡荡,随风飘荡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1)

  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他扛沙袋的速度,是一点儿也不慢,只见他蹲下身子,左手抓住沙包口,背顶住沙袋中下部,左脚用力一蹬,借着惯性,沙包便背上肩,冲了出去

  7月17日,安徽淮安寿县瓦埠湖高西闸堤坝出现了管涌现象,涌出的水花,足有八仙桌那么大,若是不能在8小时内封堵,大坝就会决堤。

  眼见管涌处喷出的水花越来越大,情势越来越危急,这名独臂军人红了眼,他大喝一声:“不怕死的跟我来!”。

  说罢,便跳入能没过小腿的泥沙之中,抢运沙石袋,并且带头喊号子,唱军歌,鼓舞士气。

  这独臂军人的精神头,鼓舞了无数人,当地的一名老妇人见状,是心疼不已,她把自己的两只老母鸡双腿捆好,装进篮子送了过来,递给一名战士,留着泪说道:“你们拿去炖了,给那位一只胳膊的补补身子,你们不心痛,俺们看了还心痛呢……”。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2)

  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封堵管涌的围堰围了起来,众人长长松了口气,这位独臂军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悄悄走到无人处,卸下假臂,想要看看自己的胳膊为何会如此的疼。

  等假臂摘下,他才发现,因为长时间在水里浸泡,他的断臂已经开始局部溃烂,而且还露出了一小块乌黑色的弹片。

  不愿惊动战友,他悄悄找来镊子、棉球,咬牙将弹片从肉里拽了出来。

  这一幕,恰巧被连指导员看到,是吃惊不已,对这位独臂军人,更是给了极高的评价:“一个独臂英雄,带出了一群血性男儿!”。

  这位独臂军人的胳膊,是怎么丢的?为何伤残了还没有退役,还在军中任职?

  今天要讲的,便是现役军中唯一一位用左手敬礼的独臂英雄丁晓兵的故事。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3)

  丁晓兵,安徽合肥人,出身“军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特别向往军旅生活,为了打磨身体,他7岁习武,小小年纪便成为合肥武术学会会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广播、报纸上得知越南驱逐华侨,蚕食我国边境,甚至侵占我国南沙的丁晓兵,是义愤填膺,主动跑去武装部要求参军。

  可惜的是,当时的丁晓兵才14岁,而且武装部也没打算征兵,他只能悻悻离开,直到1983年,丁晓兵才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因为练过武,身手敏捷,丁晓兵成了侦察兵,1984年秋,他跟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

  然而,因为是“新兵蛋子”,好几次部队有行动,都不准许他们参加,这让丁晓兵很是遗憾。

  一次,侦查部队又有行动,请求参战的丁晓兵再次被拒绝,无法“忍受”的他,直接拿出了刀子,割破左手,用鲜血写下了自己的誓言:“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4)

  丁晓兵的举动,为他赢得了上前线的机会,他先后20多次参与侦查和作战任务,因为出色的表现,成为“第一捕俘手”。

  1984年10月,丁晓兵在班长的带领下,再一次去执行任务,并且成功生擒一名越军,可惜的是,在撤退途中,行踪暴露,密集的火力,向他们压来。

  危机时刻,丁晓兵并未慌乱,他立即将俘虏摁倒,躲在一个隐蔽处,结果这时,一枚手雷落在了他和俘虏跟前,还冒着白烟。

  丁晓兵想都不想,抓起手雷就要扔出去,这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手雷在脱手的那一刻突然爆炸,丁晓兵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看见俘虏正爬起来要逃跑,立刻便扑了过去,想要掐住俘虏的脖子,却感觉右手怎么也使不上劲儿,这时候,他才发现,右手肘关节都被炸没了,只剩下一点皮连着。

  为了不拖累战友,他掏出匕首,直接把自己的胳膊割了下来,然后别在腰间,与战友们押着俘虏继续前行,走一路,血撒一路。

  就这样,丁晓兵硬生生坚持了4个多小时,直到与接应的战友见面,这才昏了过去。

  见状,战友们赶紧将他送去医院,可惜,此时的丁晓兵,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无论是心脏起搏器还是强心针,都没有任何效果,甚至因为失血过多,血管儿已经瘪了,连血都输不进去。

  医生以为丁晓兵已经牺牲,就让人将其抬走,在整理遗容时,一名战友用棉花球擦拭丁晓兵鼻孔流出的血,这棉花球上的棉丝微微动了一下,被眼尖的战友发现,立刻喊道:“丁晓兵没死,他还有气!”。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5)

  很快,医生赶来,发现丁晓兵确实活着,可他的血管,已经瘪了,输不进去血怎么办?他们把丁晓兵小腿静脉割开,强行将血浆压进去,在输了2600CC的血液,又经过三天两夜的抢救后,丁晓兵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丁晓兵却永远地失去了右手,这对一位军人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虽然立了一等功,虽然入了党,虽然提了干,虽然国家还特意为他增加了一枚“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但同时,也宣告着丁晓兵的军旅生涯走向终结,因为,他所在的部队是战斗部队,一个不能拿枪的残疾军人,几乎没什么用。

  当然,作为战斗英雄,即便离开部队,他也会生活得很不错,国家有心让他回到老家,在安徽担任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民间也有许多公司、单位,愿意接纳丁晓兵,甚至许诺给他房子、车子。

  不得不说,对于一位残疾军人,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富,这个时候,也有人劝他:“你已经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牺牲,对得起国家,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机会难得呀!”。

  然而,在巨大的名利面前,丁晓兵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当兵,也清楚自己对部队有多热爱,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提出来自己的要求:“一要学习,二要工作,不离开部队!”。

  在丁晓兵的坚决态度下,组织同意了他的强求,送他进了南京政治学院深造。

  1988年初,丁晓兵从学院毕业,本来,学院是想让他留下来担任教员或者去机关工作,但丁晓兵再次拒绝了,他再次向组织提出了申请,要去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于是,丁晓兵到了太湖凤凰山,在这里的一个连队担任指导员,也是这一年,23岁的丁晓兵结婚了。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6)

  说起丁晓兵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丁晓兵在战场上被救下来不久,便被送到昆明空军总医院疗养,在这里,他认识了大自己2岁的护士陶婉珠。

  对于丁晓兵,性格温婉的陶婉珠很是照顾,丁晓兵能迅速从失去右臂的阴影中走出来,陶婉珠功不可没。

  虽然二人只相处了短短3个月,但丁晓兵却深深爱上了这位“姐姐”,为了能增加与陶婉珠接触的机会,丁晓兵总是找她帮他做这做那,渐渐地,二人熟识,丁晓兵也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但陶婉珠却拒绝了。

  原因有二,第一,丁晓兵只是个战士,又在战场上丢了一条胳膊,第二,陶婉珠虽然是护士,但却是副连职干部,大有前途,她也有更高的追求。

  虽然被拒,但丁晓兵并没有灰心,反而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看上了你,就不相信你能跑掉!”。

  1986年,在拿到学院录取通知书时,丁晓兵开心不已,连发6封加急电报,让陶婉珠来见他,还扬言若是陶婉珠不来,就放弃上学机会。

  拗不过丁晓兵,陶婉珠来了,可令陶婉珠羞恼的是,见面之后,丁晓兵竟然拉着她,到处跟人说是自己的未婚妻,还背着陶婉珠跟战友们炫耀:“咱一只手,照样抓个“俘虏”回来!”。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7)

  虽然丁晓兵表现得很热情,很积极,但陶婉珠还是一直拒绝着他,因为她知道,嫁给一个残疾人,自己以后的生活,会很辛苦,毕竟,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陶婉珠娇生惯养,从小连个鸡蛋都没打过。

  就在陶婉珠犹豫不决的时候,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不嫁给他,反正有人嫁给他,更何况,他的一条胳膊,还是为国家掉的!”。

  于是,在1988年2月,25岁的陶婉珠与23岁的丁晓兵喜结连理,跟着丁晓兵去合肥老家结婚时,她才知道丁晓兵在老家,有多大的名气。

  婚礼上,二人也遇到了一件尴尬事儿,正当亲戚朋友笑呵呵祝福二人的时候,现场一个小孩用稚嫩的声音说道:“新郎叔叔,你要抱抱阿姨啊!”。

  一瞬间,鸦雀无声,人们都看向了丁晓兵空荡荡的袖管,一个没了右臂的人,怎么能像正常人那样抱新娘子呢?

  小孩儿的话,也让丁晓兵一愣,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用左手向着众人行了一个军礼,大声道:“我的右手,永远留在了前线,今生今世,我无法完成所有新郎应该给与新娘的拥抱,但我可以向我的新娘,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8)

  这样的尴尬事儿,在丁晓兵与陶婉珠婚后并不少见,比如,陶婉珠分娩时,护士让丁晓兵把妻子抱上手术车,当时的丁晓兵穿得厚,没人发现他是残疾人。

  护士几次催促,见丁晓兵不动手,有些恼火:“你是男人吗?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还需要别人帮你抱吗?”。

  护士的话,让丁晓兵面红耳赤,青筋暴起,甚至躲在墙角默默流泪,这是妻子陶婉珠,为数不多的见到丈夫流泪的场面

  当然,失去右臂造成的不便,并不影响丁晓兵在妻儿眼中的英雄形象,因为他依旧有很多传奇事迹。

  比如,1995年,在从云南探亲返回部队时,丁晓兵一家遇到了4个劫匪。

  见到车上穿军装的丁晓兵,劫匪畏惧了,其中一个劫匪与他四目相对,盯了足足20多分钟,最终心虚,让司机停车,灰溜溜离开。

  当看到6岁的儿子竖起大拇指,说:“爸爸真棒!”的时候,丁晓兵有多开心,可想而知。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9)

  生活中,少了一条胳膊的丁晓兵有诸多不便,在队伍中更是如此,但凭借着超人的毅力和付出,丁晓兵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1988年,初下连队的第二天,他便遇到了令他羞愧的事情。

  当天,队伍紧急集合,全连都到齐了,他却迟迟未到,因为只有一条胳膊的他,很难将背包打好。

  等站在全体官兵面前,看到他们或怜惜或质疑的目光,丁晓兵下定决心,一定要创造一流业绩。

  为了打好背包,他把关在房间,手口并用,练得指头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包的速度全团没人能赶上,这才罢休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10)

  其他方面,丁晓兵也是遥遥领先,八大军事科目,7项优秀,1项良好,就连摩托这种需要右手加油的工具,丁晓兵都使用得游刃有余……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丁晓兵常常加班加点地练,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正是因为自身的努力,才让战士们对这位一条胳膊的残疾军人敬佩不已,也能够将人心凝聚到一起,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连队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立功受奖,在南京军区,成为与“硬骨头六连”齐名的标兵连队。

  在他的带领下,他个人和所在的单位累计获得284个奖牌、奖杯、证书,先后数十次参加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等急难险重任务

丁晓兵真实原型(侦察兵丁晓兵被炸伤后)(11)

  因为突出贡献,2005年,他当选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06年,又成为感动中国人物,2015年,50岁的丁晓兵,被授予少将军衔,此时,距他在战场上丢掉胳膊,已经过去31年

  对于多年的军旅生涯,丁晓兵有着深刻的感受,在他看来,名利、得失、荣辱金钱等等,比战场上的生死,更考验一个人,毕竟,战场上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从战场上的英雄,沦为人民的罪人的例子,并不是没有,多年来,丁晓兵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经常去烈士陵园走走看看,每当想起长眠地下的战友、先烈,他立即就明白,自己为谁掌权,该怎样做人

  如今的丁晓兵,已经年近60,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衷心希望这位钢铁战士,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