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二级结论(2):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概念、规律和课本上的知识是“一级物理知识”,此外,有一些在做题时常常用到的物理关系或者做题的经验,叫做“二级结论”。这是在一些常见的物理情景中,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或者解决某类习题的经验,这些知识在做题时出现率非常高,如果能记住这些二级结论,那么在做填空题或者选择题时就可以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然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但是记得二级结论能预知结果,可以简化计算和提高思维起点,因此也是有用的。

一般地讲,做的题多了,细心的同学自然会熟悉并记住某些二级结论。如果刻意加以整理、理解和记忆,那么二级结论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常说内行人“心中有数”,二级结论就是物理内行心中的“数”。运用“二级结论”的风险是出现张冠李戴,提出两点建议:

1.每个“二级结论”都要熟悉它的推导过程,一则可以在做计算题时顺利列出有关方程,二则可以在记不清楚时进行推导。

2.记忆“二级结论”,要同时记清它的适用条件,避免错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二级结论”

1.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1)

独立性原则

2.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 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
  • 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
  • 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μcosα)

3.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2)

4种模型

  • 1、2图中:小球下滑时间相同;
  • 3图中: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
  • 4图中:当α=45°时所用时间最短

4.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统:

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m1和m2的相互作用力为Fn=(m2*F)/(m1 m2);有无摩擦都一样,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3)

4种模型

5.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anα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4)

4:种模型

  • 模型1:光滑,相对静止;
  • 模型2:弹力为零
  • 模型3:相对静止
  • 模型4:光滑,弹力为零

6.如图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5)

3种模型

  • 模型1:最高点分离
  • 模型2:在力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
  • 模型3:在力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

7.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项突破1(高考物理核心--牛顿运动定律)(6)

4种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模型

8.超重失重的判断:“上超下失”:

  • 超重:ay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竖直平面圆周运动最低点)
  • 失重:ay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竖直平面圆周运动最高点)

满满的干货,喜欢请点赞、收藏、关注。明日继续更新高考物理二级结论(3):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的“二级结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