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虽短桑榆非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滕王阁序》是高中语文必背。当年我在学习并背诵的时候,觉得这篇骈文不愧为千古佳作,实在是美得很,美得让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自己文采有限,任何辞藻都没办法准确表达我对这篇骈文的赞赏和热爱。无论是人尽皆知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气势开篇,再到“达人知命”,“不坠青云之志”的陈情,足见王勃的才华横溢。初唐四杰之一果然名不虚传。

年少时,我偏爱“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这样气势磅礴的句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偏爱“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一句,因其道出了我的人生态度。

黄昏虽短桑榆非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

东隅,指东方,日出处,比喻早晨,早年;桑榆,指日落的余光照在桑玉树上,借指落日余光,比喻晚景,晚年。《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东隅已逝”,其实是件很伤感的事情。青春岁月,转瞬即逝,转眼就已经步入了中年。即便自己再不服老,也不得不承认,体力精力真的是有所下降了,而为了保持身材与健康,也不得不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规律,生活方式更加养生,不敢再像年轻时那样通宵看小说,不敢再无节制地无辣无甜无冰不欢。当突然发现岁月的年轮在眼角添上一些细纹,内心更是极度抗拒的。

不仅如此,当回顾自己三十年来的人生,也会发现诸多的不满意。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再努力一些,后悔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也常常想,如果当初怎样,现在何止是这样,等等。这种想法,有时候会像恶魔一样侵蚀自己的灵魂,让自己掉入一个自我怀疑的怪圈,难过,悲观。

黄昏虽短桑榆非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

幸好,我是可以自救的,让自己迅速抽离这种弥漫的伤感情绪。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一句,以《后汉书·冯异传》中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典故,比喻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仍为时不晚,未来可期。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亦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一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与你的人生态度无关。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步调,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早年也许顺风顺水,一路平坦,但是人生却高开低走;有的人年轻时受了很多磨难,但是凭着不服输不认命的意志,最终在晚年走向人生巅峰。古今中外,这样的名人不胜枚举,我就不拿来举例子了。

所以,就算你先前的人生不尽如意,但是只要你珍惜余下的时光,努力奋斗,那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大器晚成罢了。

年轻时的不顺意,是考验,是磨砺,也许或是人生给自己的礼物,让自己沉淀,让自己褪去浮躁,让自己更加懂得珍惜,也让自己按照自己人生特定的轨迹,等待厚积薄发的那天。

黄昏虽短桑榆非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的青春,还来不及悼念,就在须臾间消逝了。

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经过岁月的洗礼,都变成了云淡风轻的往昔。

纵然你浪费了几度春夏秋冬,虚度了青春年华,可是再后悔又能怎样呢?虽然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还有明天呀!我们值得更好的明天,我们一切都还来得及呀!

承认自己体力上的衰老,承认自己过去的不足,但是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要相信,岁月不会亏待一个发奋图强的人。

不沉溺于过去,不畏惧将来。珍惜剩下的时光,往后余生,披荆斩棘,努力前行,所有温暖与美好定能够如期而至。

纵然东隅已逝,然桑榆非晚。

愿流年不负,时光不悔,未来可期!

#还有诗和远方#

黄昏虽短桑榆非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