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一生创业经历(商业奇才乔布斯背后)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在2005年的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中说过的一段话。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就叫做《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曾经担任过《时代杂志》的主编,也曾写过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的传记,但唯独这本书在发行的第一周就售出了37.9万册,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最畅销的书之一。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乔布斯是如何让曾经陷入危机的苹果起死回生,而是在乔布斯耀眼光辉的成就下,那些鲜少被提及到的幕后人士,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影响了乔布斯以及改变了苹果的命运。

第一个人是保罗,一名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机械师,妻子名字叫克拉拉·哈戈皮安,由于妻子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他们决定领养孩子,终于在1955年,也就是他们结婚的第9年,领养了乔布斯。

那时候乔布斯的亲生父母,因为宗教分歧的原因而不能在一起,可是当时女方已经怀上乔布斯,并且决定把他生出来,让别人领养,她开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领养她孩子的人必须是要大学毕业的,原本第一个等候名单是一名律师和他的妻子,但他们想要的是女孩而不是男孩,于是退出了。

第二个等候名单就是保罗和克拉拉了,但他们都没有大学毕业,女方纵使有百般的不愿意,最终也只能妥协,并且要求他们签字保证以后一定会送乔布斯上大学。被亲生父母抛弃对乔布斯来说,是一条无法疗愈的伤疤。

有一次当他还是顽童年龄的时候,告诉了住在对面的女孩被领养的事情,那个女孩问了他:“这是不是说明你的亲生父母不要你了?”这句话严重打击了他的心灵,哭喊着跑回家,保罗和克拉拉带着严肃的表情,并且缓慢地对他说:“不是这样的,你要知道我们是专门挑选你的。”

“被遗弃,被选择,很特别”,这些概念成为了乔布斯的一部分,也影响了他对自己的看法,造就了他独立的性格,与他共事多年的约克姆也曾经提到,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会有很强烈的欲望,想要完全掌控自己制造的每一样东西,追求产品的完美。

而乔布斯也曾经在访谈中提到,父亲对手工技艺的要求苛刻,曾经这样教导过他:“如果你是个木匠,你要做一个漂亮的衣柜,你不会用胶合板做背板,虽然这一块是靠着墙的,没人会看见。你自己知道它就在那儿,所以你会用一块漂亮的木头去做背板。如果你想晚上睡得安稳的话,就要保证外观和质量都足够好。”

乔布斯把他父亲的话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并且把这种激情的工艺精神应用在苹果的产品上,比如,他会仔细地检查印刷电路板,尽管这是消费者无法看到的部分。电路板上有芯片和其他部件,深藏于Mac的内部,但乔布斯还是会从美学角度对它进行评判,并且曾经对一名新手工程师说:”看看这些存储芯片,真难看。这些线靠得太近了。”

虽然这个小细节是不会有什么人会留意到的,而且就算没有改进机器也能正常运转,但乔布斯还是坚持要那位工程师马上做出修改,像他这种连小细节都不肯放过的狂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尽管只是养父,保罗还是给了乔布斯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从小就与其他小孩不一样,不但非常聪明也非常任性,他们夫妻俩都有注意到这点,所以会尽量地去迁就他,尽管保罗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但他们还是会想尽办法让他学到更多东西,送他去好学校。

到了学校,乔布斯因为觉得课程太无聊,时常搞一些恶作剧,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的椅子下面点燃了炸药,吓得老师都抽搐了,果不其然乔布斯在读完三年级之前就被送了回家三次。

不过保罗从来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骂他打他,反而是对校方说:“听着,这不是他的错,如果你提不起他的兴趣,那是你们的错。”可见,虽然乔布斯不是亲生儿子,他们还是非常疼爱他,给他一个温暖、包容、以及鼓励他学习的长大环境。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不惜花光积蓄,只为了满足他想要在里德学院念书的愿望,实现了对乔布斯生母的承诺,尽管最后乔布斯很快就厌倦了大学的生活,也怀疑念书帮不到他寻找到人生的目标,最终选择了退学。

第二个人是苹果最大的幕后功臣斯蒂芬·沃兹尼亚克。乔布斯在高中时期认识了一位叫沃兹的好友,沃兹比他大5岁,对于电子科学的了解远超乔布斯,但至于社交方面就不如他了,是个非常羞涩的人。

他们曾经回忆起初次见面时候的印象,沃兹说道:“我们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一般来说我很难向别人解释清楚我做的设计,但史蒂夫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我喜欢他。他瘦巴巴的,但是充满了活力。 ”而乔布斯也回忆说:沃兹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比我还懂电子学的人,我立刻就喜欢上他了。我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显得更成熟,而沃兹正相反,我们拉平了。沃兹非常聪明,但情商方面却像是我这个年纪的人。 ”

同样都是喜欢恶作剧和电子学的两个人,认识了彼此,当然也在学校掀起了不少风风雨雨,比如说在高中毕业典礼的时候,与另一位好友联合设计了一个由绳子和滑轮组成的装置,这样一来,在毕业生们行进到阳台下方时,床单就会缓缓落下,他们还在上面写上了巨大的字母“SWAB JOB”,均是取自三个人名字中的字母,意思是“沃兹尼亚克–鲍姆–乔布斯联合出品”。

这场恶作剧成了学校的传奇,也让乔布斯再一次被停学处分。他们曾经还发明过一个叫“蓝盒子”的小道具,不过绝大部分都是沃兹完成的,这个蓝盒子是用来破解电话系统的工具,模仿电信营运商的通话控制信号,用来免费拨打长途电话。他们就靠著这个蓝盒子不断来恶作剧,甚至最过火的一次,打给了远在梵蒂冈的教皇。也就是那时候,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乔布斯认为蓝盒子不该只停留在业馀爱好阶段,他们可以制作然后销售。成本只需40美元,然后以150美元的价格出售,就这样,他们就好像上门销售员一样,一个一个敲响各个宿舍的门,寻找有兴趣的买家,然后现场演示给他们看,那时候他们大概做了100个蓝盒子,几乎全都卖出去了。

蓝盒子的成功,给他们两人带来了非常大的信心,乔布斯甚至説过如果没有蓝盒子的话,就没有今天的苹果公司了,他们学会了如何合作,一个搞技术,另一个负责包装和销售。终于在1976年的4月1日,两人一起在乔布斯的车库创办了苹果公司,分别推出了Apple I 以及Apple II 这两部电脑产品。

如果说苹果代表著果实,那么沃兹就是果树的树根,至于乔布斯就扮演著树叶的角色,作为苹果的最早元老之一,沃兹的功劳不可忽视。

第三位苹果的第一位大股东:迈克·马库拉。

在Apple II还没推出之前,苹果公司就遇到了资金上的问题,在见了几位不同的潜在投资者之后,最终与一名叫马库拉的人一拍即合,虽然当时的他只有33岁,但凭著英特尔的股票期权赚了几百万,已经处于退休的状态,是个谨慎而又精明的人,同时他还精于定价策略、销售网络、市场营销以及财务,在苹果公司最初的20年发展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他们的初次见面是在乔布斯的车库里,沃兹当时向他展示了Apple II,马库拉一眼就爱上了这个产品,于是主动提出为公司提供高达25万美元的信用贷款。苹果成了股份有限公司,马库拉、乔布斯和沃兹三人各持26%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将被保留下来,作为吸引未来投资者的筹码。

马库拉对于乔布斯来说,不仅是一名天使投资者,也是一个父亲般的人物。他像乔布斯的养父一样,迁就他的强烈意愿,也传授了他不少市场和销售方面的经验。马库拉把自己的原则写在了一张纸上,标题为“苹果营销哲学”,其中强调了三点,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营销。第一点是共鸣(empathy),意思就是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第二点是专注(focus),专心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其他次要的通通拒绝掉。第三点是灌输(impute),这涉及到人们是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

马库拉就説过,“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等,但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反之如果我们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来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像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了。 ”此外,他对产品包装的细节也有要求,所以每当苹果用户打开精致包装盒的时候,一看到里面的产品,就能够马上体验到满满的诚意以及用心,这种仪式感也让产品变得特殊了起来。

在后期,乔布斯和马库拉之间在管理层上发生了几次冲突,也间接导致了乔布斯离开了自己一手建立的苹果,让他深感遭到背叛,打击不小。乔布斯重新回归苹果之后,他要求对方从董事会离职,马库拉照做了,不过事后乔布斯还是一个人开车到马库拉的豪宅,向他解释需要一个全新的董事会来从头开始,并且还向他探讨苹果未来的发展重点。由此可见,乔布斯非常在乎这位宛如父亲的马库拉。

第四位苹果的公关奇才:里吉斯·麦肯纳。

大家来看看最初的苹果商标是长这样的,后来乔布斯找来了硅谷杰出的公关人员麦肯纳,经过了麦肯纳团队设计之后,才有了今天一系列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商标。

iPhone 4 是苹果

乔布斯一生创业经历(商业奇才乔布斯背后)(1)

的得意之作,然而这款手机并不完美,它的设计有一个小缺陷,那就是当手盖住钢圈上的小缝隙,就会产生信号丢失的问题。原本只是个小问题,但却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于是就有了“天线门”这起事件。《消费者报告》甚至说“不推荐消费者购买iPhone 4”。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所有人都在劝告乔布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要放低姿态,表现得更有歉意。

然而公关大师麦肯纳却不认为表现得谦卑就能解决问题,他要求乔布斯只要在新闻发佈会上,拿出事实和数据,并且直接告诉他们“手机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我们是凡人”的这番话就行了。

乔布斯采纳了他的建议,也提供了用户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退货

第二,就是免费获得苹果的胶套。

最后,这场危机变成了转机,iPhone 4的退货率只有仅仅1.7%而已,销售量不减反增,顺利成为了苹果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产品。聪明的乔布斯在发布会上,也表明其他智能手机也有类似的问题,成功转移媒体的注意力,这招就好像是”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一样。

麦肯纳的营销手法和公关能力,让他成为了乔布斯一直以来都深信不疑的顾问。

第五位是把乔布斯给炒掉的CEO约翰·斯卡利。

马库拉是苹果的第二任CEO,但他对这个位置并没有什么兴趣,不喜欢裁决纠纷,更抗拒领导一群难以伺候的自我主义者,由于之前被迫赶走了第一任CEO迈克.斯科特,然后很不情愿的接棒,但他答应过妻子,这份差事只是暂时的,在干了差不多两年之后,就要求乔布斯马上寻找接班人。虽然乔布斯跃跃欲试,但他心知肚明自己还没有能力管理公司,就连马库拉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

后来,乔布斯通过猎头,留意到了百事可乐的高管斯卡利,是一名富有创新力的营销和广告专家,两人惺惺相惜,斯卡利被乔布斯给深深吸引了,觉得他身上散发著明星一般的气质,也认为他是认识的所有人当中最聪明的之一。

而乔布斯也是非常欣赏他,很想要把他挖角过来当苹果的CEO,还对他説了这句话:“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呢?还是想抓住机会来改变世界?”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斯卡利的内心,于是在1983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苹果的第三任CEO。

可是好景不长,才一起共事了两年,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斯卡利意图维持Mac的高价来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乔布斯则想要让它的价格更实惠。对乔布斯来说,问题在于斯卡利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懂产品的人。他没有努力,也没有显示出自己有能力理解苹果产品的精妙之处,对产品也没有天生的热情。而斯卡利则认为,乔布斯太过沉迷于细微的技术调整和设计细节,这只会适得其反。

在待人处事上,斯卡利想让别人高兴,懂得顾及人际关系。史蒂夫对此则不屑一顾,他会羞辱任何一个算不上一流队员的人,以避免苹果出现太多的笨蛋。董事会对于两人关系的动荡越发警觉。对他们俩进行了严厉的训诫。

尽管如此,情况并没有改善,乔布斯甚至打算要趁斯卡利前往中国的期间,趁机向董事会推翻他,然而斯卡利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就取消了行程,准备在高级职员大会上与他当面对质,乔布斯万万没想到这个转变,但他依然冷静地在所有人面前说,斯卡利并不适合管理苹果,应该要马上离开,并且还说了一句自我为中心的话:

“我要你来是为了助我一臂之力,可是你从来没有帮到过我。”这句话惹怒了斯卡利,于是他决定放手一搏,让房间里的所有人是选择留下他还是乔布斯,最后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站在斯卡利这一边,乔布斯见大势已去,只能崩溃地冲出了房间。

令乔布斯真正感到痛苦的是,除了觉得被斯卡利背叛以外,连像父亲一般的马库拉都不支持他了,这就好像又再给人抛弃的感觉一样,更糟的是,他心爱的公司现在正掌握在一个他认为是笨蛋的人手上。

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在斯卡利的带领之下,由于缺乏创新,苹果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破产的危机,最后他在1993年卸下CEO的重任,结束了在苹果长达10年的任期。在1997年,财务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赤字,苹果董事会不得不再重新找回了乔布斯,历史也证明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了。

虽然斯卡利没有符合乔布斯的预期,甚至还不得不把他赶出苹果,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苹果后的他,在12年期间里并没有闲著,不仅自立门户创立了另一间公司NeXT,也收购了皮克斯,开启了3D动画电影时代,让我们的童年有了《玩具总动员》这部优质电影,此时的乔布斯已经磨练过了,蜕变成了一个更为成熟的企业家,最后推出了曾经轰动一时的iPod以及iPhone成功让苹果起死回生。

从这5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英雄之旅往往不是孤单的,其实身边的人对于造就一个人的发展也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我们要留意的是,身边又有什么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深交的呢?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水平是取决于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最后来回顾一下,成就苹果教父乔布斯的五大推手!

第一位是有养育之恩,并且教会乔布斯极致工匠精神的保罗。

第二位是苹果的最早元老,沃兹,没有他对电子学的着迷,就不可能设计出Apple I 以及Apple II。

第三位是苹果公司最早的投资者,马库拉,对乔布斯宛如慈父一般,迁就他也教导了许多营销学的知识和经验。

第四位是麦肯纳,虽然他只是苹果的外部顾问,但他的团队所设计的苹果商标,至今还在沿用著。

第五位是斯卡利,虽然是乔布斯亲自挖角过来的,但讽刺的是却被他赶出了苹果公司,不过也让乔布斯有机会在外面闯荡,锻炼自己的心智,成为一位更合格的领导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