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品质并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意义)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

(2)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异刺激不仅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装。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4)刺激物的对比性。刺激物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情况。

2. 人本身的状态

当电视机里面播的球赛特别精彩的时候,喜欢的人会不自觉地被吸引,不喜欢的人则会充耳不闻。主观条件主要包括兴趣、需要、态度、情绪等。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即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特有的注意形式 例如,同学们在听课,忽然从窗外传来动听的歌声,我们可能不由自主地倾听歌声,这是无意注意。但由于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而迫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这就是有意注意。再如,学前儿童想用积木搭一个动物园,他就要集中注意,不受其他事物干扰,坚持把它完成,这就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有意注意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深对目的与任务的理解

一个人面对的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2.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易集中注意。

3.用坚强的意志抗干扰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

4.合理地组织活动

精心组织的活动有助于人保持有意注意。教师应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从而防止幼儿因单调而产生的疲劳、分心。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达到的

自意后注意同时具备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二者的部分特征。它有自觉的目的,通常与特定的目标、任务相关联(这与有意注意的目的性特征相符);它无需意志的努力(这与无意注意的无需意志努力的特征相符)。有意后注意既遵循当前活动的目的,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例如,初学文言文,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时候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你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品质并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意义)(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