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

明朝时期有“天子守国门”的美誉

在当世人看来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只是在明朝时期这种决定似乎是错误的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

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来说太差了

可以说是四面受敌也不为过

那为什么当时明成祖朱棣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2)

还是要迁都到北京去呢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3)

其实最初朱元璋黄袍加身定都应天后

觉得南京不是一国的中心

地理位置偏于东南

而北方还有蒙古人不断地骚扰

于是他就想到了“两京制” 打算另迁新都

这样一来有助于更好地对抗蒙古

当时朱元璋与群臣讨论的迁都地点

有四个 凤阳 关中 洛阳 开封

并没有考虑到北京

因为北京的位置实在太差了

从地理上来说

北京距离蒙古的位置太近 不安全

所以朱元璋根本不去想北京的事

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朱元璋一次都没有去过北京

大概是觉得元朝灭于北京不祥

于是将南京定为了京师

同时把三个儿子定为藩王 镇守北方

然而南京皇宫是填湖所建

建成之后 由于地表下沉

逐渐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

这从风水角度上来看非常不好

于是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地区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4)

关中地区农业发达 人口众多

是富庶之地 史称“八百里秦川”

在这里定都 好像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时 项羽称王关中

刘邦为此怀恨在心

所以视刘邦为革命偶像的朱元璋

最看好这片风水宝地

他打算等朱标考察完之后

就为迁都关中作准备

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5)

中年丧子的悲痛沉重打击了朱元璋

迁都的事情就此搁置了下来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叔叔造侄子的反 夺得了皇位

朱棣打下南京城后

对建文帝一朝的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6)

不光其本人亲族被屠戮

就连其朋友门生甚至是同乡之人都难逃一死

这样狠辣的做法

自然是让朱棣失去了南方所有的民心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7)

毕竟朱棣靠造反上位 不是合法的继承人

加上建文帝又消失了

朱棣也深感周围时刻充斥着危险的氛围

而他在当上藩王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北京

对于南京的生活也并不适应

加上在南方朱棣根本没有人气

如果在南京定都 很可能还会被人造反

北方那边又时刻有蒙古骚扰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8)

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朱棣尽早决定迁都

回到熟悉的北方

而在当时朱棣回到北京首都

并不是没有好处的

有记载朱棣尚武 那朱棣到底有多尚武呢

朱棣在位时期一共有好几次特别大的胜仗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9)

其中朱棣派大将朱能出征安南 灭胡氏

改安南为安南布政司

后来主动放弃朱元璋的战略防守策略

变守为攻 主动攻击蒙古

五次出征 打得蒙古人不敢进犯

因此朱棣定都北京还是考虑到了

方便打蒙古人和进行威慑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0)

并且北京战略意义实际上是很大

其实朱棣也有三个战略地点可以选

这三个地点分别是之前

朱元璋所设立的北方三藩晋 陕 京

山西和陕西两地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山西自古就是重要的战略地点

陕西更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秦始皇帝都就在陕西

那为何朱棣还要选择北京呢

主要还是因为北京安全

北京在当时辽东一带还没有敌人

女真部落还是游牧民族

还在黑龙江打鱼呢 根本没有威胁

加上北平其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 三面环山

又填了景山作为屏障

朱棣在做藩王的时候

把北京周边的蒙古部落收拾了一遍

所以北京比其他地方更安全

并且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提出了纵深防御战略

可以依靠开平和大宁两个边关基地防御蒙古

可以把蒙古军队阻击在塞外

这样一来北京就是很安全的

后来北京在朱棣的构建之下

的确是比南京好了很多

北京又靠近山海关

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

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只是后来这个“国门”慢慢地守不住了

那为什么说天子守国门是个错误

朱棣回到老巢北京之后

做了什么导致北京的位置变得十分危险呢

明朝建国之初

朱元璋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

构建了完善的北边防御体系

在北方边境地区的最东端

辽东广宁一带 设置了大宁卫

但是后来朱棣主动放弃了这些防御

都燕京而弃大宁 弃开平

这是后世给他的评价

说朱棣丢失了这两个战略点

要实行朱元璋的防御计划

必须同时保有这两个地方

但是朱棣时期实际上大宁处于一个真空状态

明朝时期实行卫所制度

主要在北方防御蒙古

还安置了很多塞王 比如辽王 宁王等等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1)

也包括燕王朱棣

他们节制大将 在北方边疆手握重兵

对付蒙古等北方敌人

成为国家的屏障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些塞王和他们塞外控制的卫所

才是明朝的第一道防线 即外边

而后来明朝的长城

实际原本是作为第二道防线 即内边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2)

只是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

大致从建文朝开始到正统年间

因靖难之役 削藩 边地环境恶劣

难以从事移民和开发等原因

这些塞王和他们塞外控制的卫所

陆续被裁撤 塞王的藩国也改为安置到内地省份

明朝放弃了这些外边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3)

原本防御退缩到了山海关和明长城一带

这样一来就很被动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古人不断来骚扰

自明朝建国以来

蒙古这个邻居就始终让大明头疼不已

打仗无数次 谈判无数次 打完再谈 谈完再打

原来的元朝被打成了北元 再从北元被打成鞑靼

可是不管怎么打 就是没消停过

几十年打下来

蒙古军队从政府军 正规军

被打成了杂牌军游击队

但该抢的地方还是抢 该来的时候还是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蒙古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

穷得很 光靠养羊怎么能养活蒙古铁骑

人到底还是要吃饭的啊

本来蒙古统治中原 建立元朝

占据了中原地区

可惜他们的统治残暴无道

老百姓过得是苦不堪言

于是出现了乞丐皇帝朱元璋

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去了

这蒙古人肯定不服气 但是打又打不过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4)

只能干流氓事 打不过就抢

就这样仇恨不断加深 两国交战不断

这是明朝最大的威胁

这都城迁到了北京后

离蒙古可太近了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5)

依靠长城的天险 还有山海关在外堵截

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

打得过还好

打不过直接进入关内一马平川

一下就能打到北京城了

到了英宗朱祁镇的时候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6)

还被人家打到了北京城下

动不动就要上演守卫北京城的戏码

永乐初年 明朝第一次缩边

原本来河套东北面的东胜卫内移到河北

原本在朝鲜东北面的铁岭卫内迁到辽东

虽然这些要地的放弃有很多政治原因

但这些边境以外的要地放弃

极大地削弱了明边疆防御体系的立体性

为后来明朝辽东和北部的边患埋下了伏笔

并且明朝是完全实施海禁的

这样原本离海不远的北京一大优势就荡然无存

只能依靠国家内部的道路运输和京杭大运河的运输

这样看来北京是十分依赖南方的物资

这在交通和物流方面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并且在当时一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

北京地处国家的东北边

面对浩大的国土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7)

实在是有点难以管辖

正是因为北京太远

想管 但是管的难度太大 成本太高

导致了明朝严重的内部问题

内耗极其严重 地方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很大

并且地主豪绅的势力越来越大

国家逐渐走向衰弱

在这时候朱棣没有想到的是

女真部落在今后的日子里

会给明朝带来多大的危害

尤其是在明末时期

女真的崛起

加上明朝内部的腐朽

导致北京这个首都的地理位置变得极为不好

可以说生死存亡只在一瞬间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朱棣的北迁核心目的是想希望借助首都的便利

效法汉唐经营北部边疆

控制辽东压制草原

但是很不幸的是

由于明朝朝堂很快被儒家官僚士大夫垄断

剧烈的内耗国家根本拖不动

直到将近二百年后

朱棣的设想才得以在万历朝差不多实现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只是大明王朝的回光返照罢了

所以可以说明朝的天子守国门

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一个荣耀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8)

相反的是一种贬低

并且朱棣的决策失误很大

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

这才是错误的源头

明朝的皇帝就被迫变成了

整个国家的守门人

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

成了明朝皇帝们要面对的家常便饭

处于战争威胁下疲于奔命的皇帝们

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去处理其他的国事

自然也就落个“君王死社稷”的下场

明朝迁都用了多少时间(永乐迁都北京是否合理)(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