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凉席排名(益阳水竹凉席)

长沙烈士公园出土的春秋晚期(公元前476年前后)楚墓中内棺外廓均铺有篾席。篾宽0.2厘米,表面经过刮削,编织成斜人字纹,可见工艺已非初创①。  益阳水竹凉席始于清康熙年间,最初是由湖北迁入的沈、肖二家在益阳县茅竹湖种竹织席,从此流传下来,成为当地重要农家副业。清末民初最盛时,在益阳县茅竹湖有织席户50余家,110余人,年产席1万余平方市尺②。产品做工精细,精品有“薄如纸,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的盛誉。清代除地方官每年都要特制一些奉献皇室外,主要是供达官贵人享用。1915年益阳水竹凉席参加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得奖励,因此驰名国外。但旧时因官吏豪绅的垄断把持,敲诈剥削,织席者穷困不堪,加以对竹材无计划砍伐,原料逐年减少,以致生产日益萎缩。1949年,从业人员仅剩30余人,年产席几千平方市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水竹凉席生产得到恢复发展。50年代初,益阳县茅竹湖有织席互助组。1955~1956年,益阳县、益阳市先后成立了凉席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凉席厂。合作化初期共有159人,1965年增至940人,年产量近50万平方市尺。60年代初,攸县和浏阳也建立了凉席厂。以后根据竹材资源情况,进行调整,保留益阳县、益阳市各一个专业凉席厂,年生产能力30万平方市尺左右。1985年,两厂共有154人,产席14.83万平方市尺,产值18.38万元。此外,益阳县茅竹湖一带还有不少乡镇企业和大批农户从事凉席生产,年生产能力也有50~60万平方市尺。从50年代初起,水竹凉席每年有一定数量销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80年代以来因专业产量减少,副业质量较差,外销很少。  水竹凉席以水竹为原料,经过开竹、破篾、刮篾、煮、漂、编织等工序制成。凉席产品分日用品和欣赏品两类。日用品每市寸编织竹篾14~16皮③,多织成“人”字花纹,也有的织成“卍”字格、凤尾图、梅花图、连环锁等图案;高档的欣赏品每市寸20~32皮,织成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各式图案。1955年,著名艺人谌少冬同肖雨梅合作,以每寸20皮的细篾织成和平花席,中有“和平万岁”四字,四角各有一和平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1979年,益阳凉席厂的水竹凉席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1年全国同行业产品评比,益阳市、益阳县和浏阳县凉席厂的凉席分别获一、二、三名。同年,益阳市凉席厂的“熊猫牌”水竹凉席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的银杯奖。  由于水竹凉席所用野生水竹资源不断减少,故从1957年起,陆续在益阳县、益阳市和浏阳县共建人工水竹基地3000余亩。  ①高至喜:《长沙烈士公园3号木槨墓清理简报》,刊于《文物》1959年10月号59页。  ②水竹凉席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每9平方市尺等于1平方米。  ③一种计算宽度的传统指标,即一市寸(等于三又三分之一厘米)宽有14~16支篾片,每片宽度约0.2厘米。

湖南益阳凉席排名(益阳水竹凉席)(1)

湖南益阳凉席排名(益阳水竹凉席)(2)

湖南益阳凉席排名(益阳水竹凉席)(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