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

爱情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多数人眼里爱情该是风花雪月的,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似乎名家大师的爱情永远是那么缠绵动人。那么在古代民间,爱情又是怎样一幅光景呢?

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1)

复古蝴蝶和樱桃树花在春天

在汉代无名氏的《迢迢牵牛星》中,爱情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想爱不能爱。在唐五代无名氏的爱情词《菩萨蛮》中,爱情是“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虽然誓言看上去有些夸张,却发自肺腑。在宋代无名氏的《眉峰碧》中,爱情是“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的相思入骨。这些来自民间无名氏的爱情诗词告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是不分朝代,甚至是也不分阶层的。

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2)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寡妇写给心爱男子的情诗,诗的名字叫《国风·卫风·有狐》。全诗以物喻人,短短几句还大量重复,无一爱字却句句含情脉脉,流传了2000多年。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国风·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3)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现在很少见的四言诗,在多年的流传里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是妻子写给丈夫的情诗,但现代更多学者认为这首诗是卫国的一位寡妇在路上遇到一位鳏夫,写下的情诗。

全诗分为三小节,每一节结构都是一样的,用的是先秦文学中最常见的重章叠句,一叹三咏的写作手法。第一节“有狐绥绥”以一只野狐比作心爱的男子,“绥绥”是形容慢慢行走的样子,“在彼淇梁”是指走在河上石桥上的。这位落魄的男子和自己一样失去了爱人,看到这一幕诗人心中泛起了种种担忧,她担心对方没有衣裳穿。

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4)

第二节稍变了几个句,“在彼淇厉”是指野狐走在浅滩上,她又开始担心对方没有腰带了。第三节“在彼淇侧”是指野狐走在河岸,她担心对方没有合适的服饰。这三节内容每一节野狐行走的位置都有变化,将它的茕茕独立和落魄反复咏叹。同时女子的担忧也写了三次,可见她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对方,一片痴情跃然纸上。

一位老人写给失去老伴的诗(一位寡妇给一位鳏夫的情诗)(5)

先秦文学中的爱情还没有唐诗宋词中的风花雪月,一般都是比较质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都是如此。而在这首诗中,或许是因为饱经风霜,这位寡妇的爱更加务实,她的爱情是源于心中那一丝不忍和怜惜,在对方孤独的身影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她的情诗没有风花雪月,从怦然心动直接就到了柴米油盐。但正是因为如此,这首诗才更加真挚感人。在很多时候,爱一个人不正是时时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吗?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