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父母老去感慨(过了中年才知道)

01

俗话说:“年少不懂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

作为70后的我,对于这句话深有体会。

小时候,家住大山沟,恨不得立马飞出去,越早越好。在山里的日子,太难受了。种菜、挖土、喂猪、放牛、砍柴......没有一样农活,是自己喜欢的,只是为了生存下去,才不得不这样做。

我常常抱怨父母,为什么要住在山里,而不是城里?要不然,一家人也不会那么受苦了。

长大了,离开山沟,去外面打工,在城里买房子。一步一步走向富有。

忽而回头,发现这一生亏欠最多的人,就是父母。但是我们却无以为报。

30岁父母老去感慨(过了中年才知道)(1)

02

父母在的地方,叫做“家”。

什么是家?一开始,是很模糊的。我们以为,每天外出读书,嬉戏,累了就能够有地方吃饭,能够被父母责骂几句,就是家。

第一次认识“家”,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下着雪,同学们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学校回家。

家和学校之间,有好几里山路。有人摔倒了,浑身是雪和泥,但是只能爬起来,继续走。

忽然,有同学的父母,急急忙忙赶过来,拉着大家的手,继续走。

远远地,我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声音在大山里回荡。

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就放心了。我到底不是一个没有人管的孩子。

第二次认识家,是初中毕业那会。因为家里穷,我面临着辍学的问题。

父亲端起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然后说:“我去石灰窑做事。”

村里的石灰窑,一年到头,都是火辣辣的。里面的灰尘很大。据说,很多人会因为承受不住,晕倒在地。

父亲从石灰窑里,支取了两个月的工钱,让我继续上学。那段时间,父亲回来得很晚,有时候还要上夜班。每次,父亲都戴着口罩,眉毛上都是灰尘。

冰心说过:“父亲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

当我们可以感悟到父母的爱的时候,就会发现,爱是无言的一声呐喊,而耳边回荡,在心里流淌。

也就是父母的爱,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出穷山沟,走进了城市。

30岁父母老去感慨(过了中年才知道)(2)

03

父母过世了,故乡也回不去了。

只要父母健在,我们总是要回老家去看看的。

你还在老远,就看到了老屋,还有村口两个矮小的人——父亲母亲。

寒风中,父母徘徊着,担心儿女们不能及时赶回来。还有无数的夜晚,父母在牵挂和担忧。

父母说:“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就回来。没事的,家里能吃饱饭。”

当你再一次出远门的时候,父母在门口送你。他们的步伐很蹒跚。真的担心,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那么久。

很多70后的人,都五十岁了。总有一些人,父母不在了。能够和父母团聚,是清明节的时候,去父母的坟头,烧一把纸钱。

山还是那座山,溪流也还在,只是老屋很老了,或者坍塌了。有人在村里建起了洋楼,但是门上挂着锁,锁都有锈迹了。

老屋里,没有了父母,你就是客人了。即便你以主人自居,也不能在老屋里住几天。

是父母,让你留住了乡愁,让灵魂有地方安放。

父母不在了,忽然发现,心里很空落。不管多大年纪,都变成了孤儿。

30岁父母老去感慨(过了中年才知道)(3)

04

养儿方知父母恩,但是我们常常“无能为力”。

《别老母》里写道:“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要去远方谋生了,和父母告别。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忽然眼睛里有泪。这风雪天,我们却不能孝顺父母。

忽然想,养儿养女一辈子,有什么用啊?

都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但是我们却从父母身上得到太多,回报的东西,却少得可怜。

父母的恩:你在城里买房子,父母毫不犹豫把毕生的积蓄拿出来给你,也许是一把零钱,也许是一张存折。

几万块钱,不多,但是父母靠养猪、种地,然后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老父亲说,帮不上别的忙,但是有力量,能够做一做装修。

你工作很忙,父母帮你带孩子。看着母亲拉着孙子的手,一起去学校,忽然鼻子酸酸的,背影里,分明是一份爱。

有时候,父母去老家,摘几棵白菜,坐了很远的车,送到你手里。白菜不值钱,但是这份心意,值钱。

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家里挤一挤,就能放下父母的床铺,可以在饭桌上加两双筷子。

父母不愿意麻烦你,坚持在老家住着。

当你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也许只有一句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你还在为钱发愁。有什么办法呢?

儿女是来向父母要债的,我们活成了这句话。

30岁父母老去感慨(过了中年才知道)(4)

05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中这样描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戚建议他去学手艺,减轻家庭负担。他想去上学,因此考了师范。

当时,去师范要交十元钱保证金。母亲花了半个月,借到了这笔钱,然后哭着把他送出去。

老舍回家过年,返回学校时,母亲抓了一把花生,说:“去吧,小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古以来,父母都是想尽办法,让儿女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该怎么活。

70后的我们,多半是从农村出生,在城里安家,或者在异地谋生。殊不知,在我们的背后,还有父母在撑着。虽然父母的力量不够大,但是他们真的竭尽全力了。

父母永远是一条超载的轮船,把儿女渡到彼岸,自己却在慢慢沉没......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