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

不知何时起,一项名为“脑机接口”的技术开始频繁游走于科幻与现实的交界之间。

让截瘫患者通过意念与他人交流、让人类通过意念写字、让猴子通过意念来打游戏,甚至在今年7月19日时,马斯克还公开宣布“已将我的大脑上传推特”......人类思维与数字机械之间的距离,似乎每时每刻都在肉眼可见地缩短。

而脑机接口,这一在人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一条用于信息交换的连接通路,能通过电子植入物收集从大脑发出的信号,并将它们转换为驱动外部设备的命令的技术,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前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

那么,脑机接口技术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这项连接人脑与外部机械设备的技术又是否能打通人类终极幻想中的数字世界——元宇宙的大门?中国现在的脑机接口发展如何?马斯克所谓的“上传记忆”是否真的能完整保留意识,甚至实现永生?

就在9月1日在上海开幕的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群神经科学、脑科学、脑机接口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论坛”,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会上,有专家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重点辐射到临床治疗领域,也有专家表示脑机接口可以将元宇宙带到更高的层面,甚至达到元宇宙的“终极形态”。

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1)

···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其中的“元”代表的就是元宇宙。因此,在元宇宙这个似乎已经人尽皆知的火热赛道中,脑机接口将起到什么作用,便成了这场论坛的第一个议题。

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看来,脑机接口就是未来元宇宙与人类之间的一个通道。

他解释道,元宇宙其实本质上是一种数字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发邮件不再需要电子设备,一个随手的举动就可以瞬间发送并接受收,也就是说信息可以达到随时随地无缝交流的程度;除此之外,元宇宙既然是“宇宙”,那么肯定不是空的,就需要将人“填进去”,因此,要解决建模、信息和数字化这些核心问题,就需要一个桥梁或通道将人与元宇宙连接起来。

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2)

那么这个通道具体要如何连接人类与元宇宙呢?

燧人医疗CEO蔡江认为,不止从信息层次,脑机接口更多会与元宇宙在物理层次进行结合,比如通过目前脑机接口领域中的一些虚拟设备。而通过物理设备不光能影响人类的感官信息,还能将物理信息直接传达给大脑,改变人类的交流方式。

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3)

“而这也意味着脑机接口可以将元宇宙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骁健表示。在他看来,现在的元宇宙更多的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让用户在保留自己的五官、手脚和声音的前提下去跟计算机对话。然而,在加入脑机接口之后,人类就可以不需要听嗅触味这些感官,也不需要肢体动作,更不需要说话——只要在脑中一想就能传递并接收信息,而大脑也可以直接与外界连在一起。李骁健认为,这才是元宇宙的“终极形态”。

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4)

···

那么,除了在热门赛道中可能扮演的未来角色,脑机接口在肉眼可见的三到五年之内,又将会重点影响哪些领域呢?

王守岩认为有三个赛道:

  1. “读脑”;解码人类大脑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解读人内在的意识和情感,让一个孤立的人重新与世界建立联系,具体可能应用在意识障碍、自闭症、渐冻症等疾病上。

  2. 脑机交互;也就是“读脑”之后的下一步——调控大脑。这种在神经调控上的突破能够进行深入的脑刺激,或许能对抑郁症、疼痛、癫痫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有所帮助。

  3. 软硬结合的无创脑机接口;软硬结合中“软”指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这也会推动数字药物领域的进步,再结合无创(指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的神经调控,抑郁症或老年痴呆两项疾病就有可能落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蔡江则分别从“专业市场”和“大众市场”两个领域给出了他的判断:

在专业市场,像是读大脑信息、写大脑信息,以及神经调控等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应用主要集中在治疗上,尤其是神经调控技术。蔡江认为这一技术的需求虽然狭窄,但很旺盛,所以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大众市场,蔡江则认为相关应用会主要围绕脑机交互。他举了一个例子:从以前的鼠标控制电脑,到触控手机平板,计算设备交互形式的每一次更迭都代表了一个新设备的崛起,而脑机交互就有可能能做到将现实中的“拿笔1000次”一类的重复工作,变为“想了1000次”,这就大大降低了人类大脑的“功耗”,进行了一次体验的升级。

···

论坛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也谈到了脑机接口,其中提到了科技界“第一顶流”马斯克前段时间的“上传大脑”宣告。

在今年7月19日,马斯克发推宣称自己“已将大脑上传云端”,此举引起了不少热议,有人认为马斯克是想通过这一手段实现类似缸中之脑的精神永生,也就是将意识情感记忆在数字空间里创造一个“孪生体”。

但陶虎表示马斯克的“记忆上传下载”与他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从另外一角度谈起了自己对于“永生”的理解:

“人为什么会死?原因之一是人体每天会花费大量的能量在基础新陈代谢以及各种运动上,而根据我们的计算,大脑在其中的所占功耗比只有个位数。那么,如果把人体的五官四肢都冬眠或冷冻起来,只保留大脑的活动,就可以在减少其他疾病的伤害和影响,同时也能用有限的能量和资源延伸大脑的生命。而对于这种实现所谓‘永生’的方式,脑机接口就是一个必然的途径。”陶虎说。

脑机接口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家热议脑机接口)(5)

最后,李骁健还表示在中国做脑机接口的一点独特优势就是“临床资源”.他谈到自己在美国医学院时曾发现过有志愿者歧视的情况,而且相关病症的病人也是比较少。而在中国就能够从临床住院服务病人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脑信息数据,一方面能够理解大脑疾病的具体发生过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另一方面这些数据也对像是类脑智能这样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有很大的数据支撑作用。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杨博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