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

投标串标现象在招投标行业中的泛滥使得整个产业畸形,失去了原有的招投标意义。

为了避免或者预防串标等违规行为,现在各地招投标也慢慢开始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那么资格后审是什么?要做到这个又应该怎么做呢?赶紧和51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1)

我们知道资格审查的一般程序:

1.投标人合法性审查,包括投标人是否是正式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具有独立签约能力;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2.对投标人能力的审查,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以往承担类似项目的业绩情况等。

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2)

什么是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的审查主体是评标委员会资格后审是相对于资格预审而言的。未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需要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资格审查。

简而言之,就是将原先在开标前招标方对于投标人的投标资格审核的步骤后移至开标后进行。所以要实行这一操作的必然做法就是在招标流程中隐去投标人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串标、围标等行为。

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3)

资格后审的优势:

1.简化招标流程,缩短招标周期

在资格后审方式下,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环节后移,不再单独设置开标前的资格评审。投标人无需提前编订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也避免“一标两招”,直接节省下一个完整的开评标及结果公示周期。

2.避免信息泄露,遏制围串标

“资格后审”去除了此前“资格预审”方式下的复杂环节内容,减少了开标前的人员信息接触,有效避免招标信息泄露。同时,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全过程数据留痕、信息可追溯查询,也进一步避免了信息泄露、围标、串标、人为操纵等风险问题,有利于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4)

如何实现资格后审(资格后审的配套措施):

一、取消投标报名制度。采用无记名方式购买招标文件,使潜在投标人的数量和身份不确定;同时不限制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数量,以保证潜在投标人具有不确定性;

二、采用不集中潜在投标人踏勘现场、答疑等方式,在开标前避免潜在投标人有聚集的条件,以有效割断串通投标的信息传递链;

三、招标文件的答疑改在网上进行。所有疑问均通过互联网无记名提出。招标人对所有疑问解答后,网上向所有投标人回复;

四、保证投标人的信息只有在开标时才公开。投标人投标时将自己的投标书、投标保函、投标资质证明等文件全部装入投标袋,投标袋外不留任何印迹;

五、建立健全网上评标制度。专家网上抽取、电话语音通知,评标室采用电磁屏蔽等硬件设施,有效切断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沟通环节。

“51中标了”小程序上线啦!海量免费招投标资讯一键获取!

有哪些省份实行资格后审(什么是资格后审)(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