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打造社区综合体(禹州市夏都街道广场社区)

对黉学文庙广场实施完成全新多功能打造升级,突出传统儒学文化和历史文化传承,并兼备地下停车和地面游乐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多元活化利用场所;老体育场融地下停车及大型商超、地上健身娱乐等现代化多功能场所于一体重点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完成;社区“一有七中心”规范化建设,在筑牢基层党建坚固根基上实现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效运作……夏都街道广场社区近年来的变化可谓是深刻而广泛全面高质量的提质提档,让社区具备了更多宜居、宜业的空间品质,居民们对“我家在广场,社区是我家”的幸福感、自豪感随着社区变化而逐年递增、升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街道打造社区综合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街道打造社区综合体(禹州市夏都街道广场社区)

街道打造社区综合体

对黉学文庙广场实施完成全新多功能打造升级,突出传统儒学文化和历史文化传承,并兼备地下停车和地面游乐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多元活化利用场所;老体育场融地下停车及大型商超、地上健身娱乐等现代化多功能场所于一体重点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完成;社区“一有七中心”规范化建设,在筑牢基层党建坚固根基上实现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效运作……夏都街道广场社区近年来的变化可谓是深刻而广泛。全面高质量的提质提档,让社区具备了更多宜居、宜业的空间品质,居民们对“我家在广场,社区是我家”的幸福感、自豪感随着社区变化而逐年递增、升级。

历史悠久 理念恒新

提起广场,老禹州人都知道,那可是我市东移北扩前响当当的城市中心地带,其周边及辐射附近各商业街区各种行业经营活动构成老禹州最为繁华的商业经济圈。一年三次旧称为古刹会,后特意更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就是以广场为中心举办的,另外市里各类重大政治集会活动也常常在这里或其北侧的人民影剧院举办。“不到广场,不算进城”,这是那时禹州百姓亲身感受下,口口相传的旧时俗语。

广场周边聚居的本市最早一批市民、定销户组成本市最早的城市社区—广场办事处,即现在的广场社区。历年常盛的人群熙来攘往、商品聚散交流、信息便捷通达,造就了这里的人们豁达通透、求新争先、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社区对于市委市政府实施进行的老城区规划改造历次行动,无一不是全心支持、鼎力相助。勇立时代潮头,拥抱变革创新。从原来把广场全域打造成人们休闲娱乐的游园,到现在完美体现黉学文庙整体风貌和保留历史文化记忆的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开拓扩展广场和老体育场地下空间,用于市民停车便利和综合商业服务,广场社区都是密切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和夏都街道先期做好应拆居民的说服工作,并按时顺利完成拆迁任务,保障如期开工。从施工单位设围档入驻到工程圆满完成整个时期,广场社区始终以变革求新、发展向前的务实理念,干净利落的处理好围档之外的所有事情。

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契机求变求新,紧跟时代发展做好传承与创新的有机融合。如今,古建筑文化地标整饬一新、活化利用,“旧容貌”与“新时尚”充分融合的广场社区和旧时繁华光景一样,继续吸引、汇聚着各年龄段的人们欣赏、赞叹、体味这里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现代气息的相互交织和完美呈现……

级别不高 服务周全

面朝滨河大道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敞亮通透,办事窗口一字排开;一楼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崭新的床铺、电动按摩椅、碗筷消毒柜等等一应设施齐全完备;乘坐新加装的电梯可直上四楼社区办公区域和五楼的文体活动中心、儿童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和图书阅览兼书画切磋中心等……

原来的广场社区只有临街楼房4层一个办公区域,八、九个房间根本实施不了“一有七中心”(“一有”即社区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七中心”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的城市社区规范化打造建设。经街道和市规划部门审批同意,广场社区通过资金自筹、街道支持等加建了一层楼房,并在楼房后面的集体空院内加装一部电梯和扩建100平米左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各中心配足应备设施。改造升级、装修一新、硬件完善的广场社区,极大方便了老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的社区党员、群众来这里开会议政议事、参加“三会一课”及社区各项活动等。让白天在外忙碌、老人孤独守家的社区居民从顾虑担心之中解脱出来,放心送老人来社区安享志愿者的服务照顾。

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四楼,与社区办公区域混搭在一起,居民来办事要走步梯上四楼,很不方便。社区“两委”决定在社区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收回临大街两间门店的出租经营权,分前后隔离改建为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和治安监控室。每每与人谈及改变铺面用途、每年减少8万余元的出租经营收入,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法金辉总是说:“为方便社区群众办事,宁可少些收入,也要让经营为服务‘让路’。”

社区“级别”最低,服务群众的距离却最近。服务阵地究竟应该如何建?广场社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最好诠释和最佳回答:因地制宜,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内容、方式和载体。亮出新颜值,美出新气质,努力实现服务全方位和服务精细化的融合共进、持续发展。

凝心聚力 活力十足

广场社区共有5个居民组,总人口为2200多。人口虽不算太多,但相较之总共才5个成员的社区“两委”,社区的工作任务并不轻松。除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法金辉主持“两委”全面工作外,另4位成员兼职分担的工作职责也都不少,但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他(她)们总能把每一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每项任务完成得圆圆满满,先后斩获省、许昌、禹州多个先进奖项、荣膺多项荣誉称号。这主要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社区“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五指攥一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带着责任干,带着感情干,依法依规干,提升能力干”,这是社区“两委”全体成员多年来共同涵养出来的工作性格特质。除在社区接待居民群众来访办事、议事商讨,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探看外,无论是工作日上下班路途中,还是节假日在街巷中,遇到社区居民停下打招呼、拉家常,用心倾听他(她)们反映问题、诉讲情况,已然成为全体社区干部的常态化表现。小事情马上办理、限时办结;大事情商讨处理、协调解决,不断优化的工作作风让办事服务向顺畅、高效方向实现。同时,广场社区党总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到下属各党支部和各党小组,81名社区党员分属在下设的3个党支部,3个党支部对应着社区划分的3个网格,支部负责人就是网格长,年青党员为网格管理员。在常态化巡查、轨迹化管理中及时把巡查收集的民意需求、管理隐患等信息上传至社区、街道信息平台,以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努力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精细化。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的不断增强,让“有困难找支部,有需要找社区”成为深植群众心中的第一反应和普遍共识。

在这里,除与包社区的街道卫计服务中心党支部经常开展面对面的各项工作部署交流、协同完成外,社区党组织与市审计局、服务发展局等单位的共驻共建党组织也保持着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在以组织联动、阵地联建、队伍联抓、作风联促、活动联开、工作联推为主要内容的同创共建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帮共赢、共同发展工作机制的顺利形成,获取“1 1>2”的共建实效。

以政治功能带领、增强服务功能强化,依托党的建设引领社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使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攀升。历史底蕴深厚、全面创新发展的广场社区正铿锵行进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不失旧时古朴而厚重,却又正当青春而勃发……

(编辑:白松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