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

猝死的人本不该这么多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1)

前一段时间,我们省的一位46岁的ICU主任,也是我的好朋友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按理说他是ICU的主任,在工作岗位出现心跳骤停,抢救回来的几率应该很大啊!

原来从监控录像看,他晕倒到被发现时间在15分种左右,这个时间太长了。

我国现在每年猝死发生数量,已经由10余年前的54.5万增加到100万人左右。

如果猝死事件发生在前10分钟左右就立即实施抢救,那么抢救回来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每个在猝死发生现场的人,将成为挽救他人生命的第一责任人。

所以急救的复苏的知识越多人学会,就能越多人获益。


黄金救治时间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2)

发生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在黄金时间4分钟内急救的非常关键。

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脏骤停大于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脑死亡。


这样来急救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3)

1、用力叩击胸部位置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状态,要将患者放置在柔软的地面上,颈部上抬,头轻轻后仰,促进气道的流畅,帮助患者的呼吸。然后用力握紧拳头,对准患者胸部位置,进行短暂而有力的叩击。如果没有效果,可反复进行,避免出现室速、室颤等现象,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2、做全心外按压

将左手放置在患者胸骨下1/3处,也就是人两乳头中间,然后右手按压在左手的上方,每分钟100-120次左右的速度,按压心脏,深度在5CM,使胸廓能进行上下活动,将心脏里的含氧量输送到动脉血管中,让心脏和大脑得到血液的供应。

3、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孔捏住,然后推开下颌,让患者的口始终处于张开的状态。

急救者用力吸气,将气吹入患者的口中,反复进行,避免患者出现缺氧而死的现象。

30次按压,吹2口气。

4、使用救命盒子AED除颤

心脏骤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室颤导致的,而AED就是通过电击除颤,使心脏恢复跳动的智能机器。AED除颤是院前急救的关键,大幅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活率。


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4)

AED的使用很简单,即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来操作:

1、 打开盒子

AED放患者左侧,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盖子,仪器会发出语音指导后面的操作。

2、 贴电极片

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上胸壁(锁骨下方),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

注意: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毛巾擦干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

3、 插上插头

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开始分析心律,需5-15秒。

注意: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

4、 实施电复律

如果建议除颤,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电极键。一次除颤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5)

公众心肺复苏的时效要求:立即胸外按压,在7分钟内有AED或专业人员到达,成功率可达到95%以上。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左右,10分钟之后再抢救,成功的希望很小,抢救可以说是分秒必争。


健康平时预防是关键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6)

我国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目前来说并不高,还不足1%,美国成功率远远高于我国,但也只是达到10%左右。

再好的急救措施也比不上预防措施重要,对于这种猝死的患者,70%以上原因是心源性的,而心源性的心脏猝死往往都会有先兆表现,会在心电上有异常。

而心电图就是目前最方便、最可行的监测手段。

到医院查心电图很费事,同时又很难每时每刻监测,但家庭使用方便准确的单导联心电图,当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随时测试,就有可能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信息,可以作为心脏类疾病的早期预警,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从而挽救生命。

同心管家Checkme Lite掌上心脏 智能管家 AI分析心电图机 多参数便携式家用心电监测监护仪【图片 价格 品牌 评论】-京东同心管家Checkme Lite 掌上心脏智能管家,它搭载人工智能心电图自动分析诊断系统,可自动分析45种心电异常事件,准确率高达95%以上,它就是您的心脏管家。

平时多注重健康,当身体发出不适的信号时不要忽略,那是身体提醒你该休息了,如果还不环缓解,请及时就医,对身体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不要让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打击我们的身体和亲人。

#健康真探社##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