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2)

因为公务员(参公事业编)的工资收入是全国统一标准,而其中区别在于各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经济发展好,财政收入高的地区,工资收入自然高于标准;经济发展差,财政收入低的地区,工资收入自然“保底”。所以,对于公务员(参公事业编)的工资收入,本人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有疑问的朋友,可自行百度查看本文底部所附文件。

而事业单位其中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又因为其性质导致工资收入各不相同,没有参考依据,同时,今年来社会公开招考的事业单位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主,所以本文只介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文以事业单位代称)。

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大致可分为3类,分别为工资、福利、其他。、工

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工勤岗因不在进行社会招考,故不做重点介绍),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津补贴这4类构成。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3)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4)

3、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补贴有哪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5)

4、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限于乡镇(不含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上级政府长期(6个月以上)派驻乡镇机构的工作人员。

特殊岗位津补贴:在事业单位中一般指医护、中小学教师、特教3类,医护、教师执行标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的10%,特教为15%。当然,还有一些例如海事航运、地质、环卫、农业等行业的补贴,具体标准一般由国家制定,各地自行参照调整执行,本人也不太了解,就不做介绍了。

二、福利

事业单位的福利大致可分为3类,分别为五险两金、工会福利、13个月工资。

1、五险两金: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

五险:就不多说了,按照个人应发工资(岗位 薪级 绩效,下同)的8%进行扣缴。

住房公积金:按照个人应发工资的12%扣缴,单位同额缴纳。但是有些单位在申报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的时候,会适当调高,所以就导致了不同单位、相同职务/等级/工龄、不同公积金的情况出现。

职业年金:作为国家前几年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由20%下调至12%)的补充,按照个人应发工资的4%进行扣缴,单位同额缴纳。

2、工会福利:这玩意不好说,有的单位给,有的单位不给,有的单位给的多,有的单位给的少,基本都是“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一般来说,可以分为过节费(现金或物品)、生日蛋糕(卷卡)、劳保用品(工装、特殊工作用具等)、生活用品(餐巾纸、洗衣液等)。

3、13个月工资:这玩意不用说了,看名称就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年底(或春节后)发放,一般只扣除公积金应缴纳部分,五险和职业年金不扣。(虽然人社部已发文取消该名目,但还是有地方在发)

4、14个月工资:其实这个也可以放在“其他收入”里面,因为是非固定的,例如说有些地方的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评上了市级文明单位,那么就有可能全系统发放1个月的全额工资,2年周期(扣除公积金个人部分)。

三、其他收入

此类收入大致可分为9类,分别为考核奖、评比奖、值班加班费、公休假补贴、话补、餐补、车补、房补、差旅费。

1、考核奖。即为年终单位考核奖励,每个地方的单位都会在年终进行效能考核,而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参与其中,发不发看主管单位领导。如果发,一般为扣除公积金应缴部分后的X个月工资(由主管单位在全地区评比中的等次决定,不同职务等级发的月数也不同);还有一种就是固定的数额了,这个差异性太大,没法说。

2、评比奖。这个也是看主管单位领导。一般为某地文明单位称号评比、某地创建活动评比等等。如果发,也是按照“考核奖”的标准执行。

3、值班加班费。每个单位都会有值班任务,但是发值班费,还是给假,看单位领导。至于加班也一样,没有统一标准。

4、公休假补贴。人社部已发文明令取消。

5、话补。即为电话通讯费补贴。部分事业单位会有,但也不是绝对,标准基本在100-200元左右。

6、餐补。即为早中晚餐补贴。此项根据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好的单位三餐全免,差的单位啥都没有,一般来说,会给个午餐补贴或者有食堂的单位会让职工每餐交一部分,单位贴一部分。

7、车补。这玩意事业单位的人盼了好久,可一点动静都木有。公务员已经执行了,正科及以下每月550元。事业单位如果执行,应该是参照。

8、差旅费。有出差任务的单位,会按照当地政府发文的标准执行。同时,如果出现前往某地开会、培训、学习等情况,产生的车费、住宿费、伙食费,也有相应的文件标准。各地不同,这里就不多做介绍。(此项作为收入列出是因为一般来说,各地执行的标准都会高于实际支出。同时,也有部分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就是出差)

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情况基本就是前文所述的这些,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

假设,一名本科毕业生,无工作经历,正科级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一年后通过试用期转正,他的工资收入最低大约为:

1、月均工资

应发工资: 1490元(岗位工资) 369元(薪级工资) 1000元(基础性绩效工资)=2859元;

实发工资(拿到手):2859-350元(五险、职业年金)- 400元(公积金)=2109元。

2、年均工资

实发工资:2109元*12月=25308元

奖励性绩效:600元*12月=7200元

13个月工资:2859元 600元-(2859元 600元)*12%=3044元

上述25308 7200 3044=35552元,可视为固定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因为由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会导致绩效工资总量不同,所以可视情况增加,但只多不少。还有津补贴、福利、其他收入,可根据拟报考(入职)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