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

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六十三: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1)

“闻鸡起舞”指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2)

闻鸡起舞的故事发生在西晋的洛阳。闻鸡起舞的主人公一个叫祖逖,一个叫刘琨。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名将。西晋灭亡后,祖逖常怀恢复之志。313年,司马睿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流人队伍百余家,毅然渡江北上。船到中流,他眼望滚滚东去的大江,感慨万千,用力拍击船楫发誓说:“我祖逖立志北伐,如果不能扫清中原而凯旋归来,就让我如同这浩浩荡荡的江水一样,有去无回!”祖逖辞色壮烈,众人听了,心潮澎湃。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祖逖被进封为镇西将军,后因朝廷内乱,祖逖受到猜忌,忧愤去世,北伐失败。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就是指祖逖。

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3)

当祖逖在南方高举北伐大旗的时候,他的挚友刘琨正在北方的并州独撑危局,孤军奋战。

刘琨(270—318),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刘琨少有“俊朗”美誉,所谓“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庆孙是刘琨哥哥刘舆的字,越石是刘琨的字。刘琨工于赋诗,年轻时曾为文学政治集团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与左思齐名。

刘琨是祖逖好友,与祖逖一样爱国。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习武健身,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

西晋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那时候,刘琨南面有刘聪,北面有石勒,前后受敌,处境困难到了极点。可是刘琨没有害怕,没有退缩。他在给晋愍帝的一份奏章里说:“臣跟刘聪、石勒,势不两立。如果不讨平他们,臣决不回朝。”据说,有一次刘琨治下的晋阳被匈奴的骑兵层层包围,刘琨泰然自若。他登上城楼,在月光下放声长啸,声调悲壮。后来又叫人用胡笳吹起匈奴人的曲调,勾起了匈奴兵对家乡的怀念,匈奴人军心涣散,竟自动跑散了。尽管刘琨由于独木难支,最后未能保住并州,本人也因受人诬陷被杀,但他光复失地的愿望始终没有消除过。

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4)

祖逖和刘琨为什么能成为晋代著名的将领呢?这与两人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分不开。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他们“闻鸡起舞”的故事。

在西晋时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两人意气相投,晚上同睡一床,关系十分融洽。这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前夜。大族擅权,政治黑暗,豪强纵横,民不聊生,表面上的繁荣已经掩盖不住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了。祖逖和刘琨素怀大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充满了忧虑,他们经常讨论国家大事,有时直到深夜。两人相互勉励说:“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我俩要各自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但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催刘琨起床。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于是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墙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

有关郑州的成语故事大全(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六十三)(5)

闻鸡起舞的故事至今激励着人们。它告诫人们只要胸怀大志,勤奋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不经过努力的奋斗,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