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

来源中国军网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

【2018新春走军营】

他们打通的路,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

■中国军网记者 武千妍

一路向南,从北京到湖南,从寒到暖。

大年初八,春节长假刚过,人们纷纷踏上了返程路。而高铁上的“年味”,似乎还很浓郁,乘客中,有的在兴奋地同小伙伴交谈着,大概是在讲假期这些天的趣事;有的靠在椅背上小憩,嘴角挂着舒心的笑意;还有的提着大包小包,行囊中,尽是家的味道。

此行我们的目的地是湖南郴州,那里驻扎着一支交通劲旅——武警某部交通一支队四大队。不知道,那里的兵春节过的怎么样?

走出车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霎时感到一股暖意。此次采访,我想也会是暖心的……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2)

救援演练中官兵集结赶赴救援现场。徐明

(一)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3)

吊车精准操作。桑喜生

你见过用几十吨的吊车操控一枚钢针吗?

24日清晨的训练场上,战士们正驾驶着各类专业化救援装备进行训练。“咦,那是什么?”不远处的景象一下把我吸引过去。一台吊车的勾子上挂着一枚细长的钢针,钢针正下方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了三个装着水的塑料瓶。“唰!唰!唰!”只见钢针依次穿入三个瓶口,瓶中的水立刻变黑了。原来每个瓶口处都挂着一个墨水袋,钢针将袋子刺破,墨水在水中迅速渲染开来。“这个科目叫‘穿针引线’,能够训练吊车操作手精准操作的技能。”一旁的排长梁健向我们介绍道。“这得练多久啊?”第一次看到这个科目的我觉得很新奇,向操作手刘鹏问道。“我当时大概练了一个月学会的。”刘鹏说,“目前大队中能够完成这项科目的人只有3个。”我还听说,除了这个科目,训练精准操作还有很多“好玩”的方式,比如,用挖掘机写毛笔字、开瓶盖……这些训练有个共同的目的:避免在救援中造成二次伤害。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4)

山地式挖掘机。桑喜生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5)

桥梁架设。桑喜生

再到别处看看。在一处“滑坡体”上,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仔细一看,驾驶室里没人!这是一台无人挖掘机。一扭头才发现,操作他的战士手持无线遥控装置就站在我身边呢。在抢险救援中,当工作环境比较危险的时候,这个装备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在操作手马国梁的指导下,我也体验了一番操作无人挖掘机的感觉,一个字:懵!遥控器上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种小按钮和操纵杆,有的动作可以靠一个按钮或操纵杆独立完成,有的动作则需要几个按钮或操纵杆组合完成。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6)

模拟机训练室。徐明

这还不算最让人发懵的!离开训练场,我们跟随指导员石卫星来到了模拟机训练室,这里放置着15台模拟机,分为7种机械装备,分别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吊车、平地机、自卸车、叉车。每台模拟机就好像一个开放式驾驶室,面前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作业区的情况,战士们可以选择不同模式、不同科目进行训练。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体验机会,可刚一上“车”,就发现真难呀!没学过开车的我,不用说操作机械完成作业,光是在行驶训练这一关就卡住了。“咣当!”“车”身晃动了几下,屏幕上出现“您的车已撞到物体”的提示。别说,这4D效果真不错,好像真的撞到东西了似的。排长隋圣超告诉我应该怎么倒车,可我一紧张,连左右都不分了。陪同的新闻干事打趣道:“真的是女司机!”我想,“马路杀手”说的也是我这样的吧。操作装载机进行作业时,大臂和小臂各由一个操纵杆控制,听起来不难,可刚一上手的我根本反应不过来该怎么操作,全凭乱试。两个操纵杆的装载机就把我难成这样,对于十个操纵杆的平地机,我只能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战士们在模拟机上熟悉了基本操作后,才能到真实的机械上进行训练。要想熟练操作这些“大家伙”,不简单。实际应用到抢险救援任务中,更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二)

抢险救援任务总是赶上极寒极炎的天气。而在深圳“12.20”特大滑坡救援中,战士们则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一年四季经历了个遍——50年不遇的寒潮袭击此地。很多战士说,这次救援任务是最难的一次,时间长,任务重,白天黑夜连轴转。装载机操作手尹杰对这次任务的印象尤为深刻,因为12月20日那天本该是他和妻子订婚的日子。临时接到任务,他满是歉意地给妻子和岳父岳母赔不是。“订婚就是个形式,执行任务要紧!”当过兵的岳父的一句话,令尹杰听了心里暖暖的。如今已然是“老司机”的挖掘机操作手沈鹏飞和装载机操作手曹宇当时都是第一次执行抢险救援任务,夜晚作业时,看到从废墟和淤泥中不时挖出的遇难者遗体,他们坦白,挺害怕的。

2015年,尼泊尔地震波及到西藏,战士们赶往灾区救援。在半山腰修路时,一名带队干部突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抬头一看,不好,几块双臂环抱大小的石头正在往下滚!修路的地段一边靠山另一边是悬崖,跑,来不及了,也无处可跑。他赶忙将身体紧贴在山壁上,石头落在了身前两三米的地方,好险!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7)

湖南华容抗洪抢险。桑喜生

在湖南华容抗洪抢险中,先遣组负责操控无人航拍器的毛子浪遇到了难题。当时灾区断网断电,可指挥部的领导正等着他回传现场拍摄的画面,好据此制定抢险作战方案,这可把他急坏了。他抓起手机,一口气跑到山上,到处找信号,总算是凭借着一点微弱的信号把视频和图片传了回去。从那以后,他有了经验,每次到了灾区现场,先要找山。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8)

长沙抗洪抢险,战士们睡在地上。桑喜生

无论是洪水、滑坡、泥石流,还是地震、火灾、冰冻灾害……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三)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9)

长沙抗洪抢险,战士们在休息时吃饭。桑喜生

看着这些小伙子们在现场没日没夜地忙活,甚至连吃饭和睡觉都顾不上,当地老百姓是真感动,也真心疼。

在湖南华容封堵决口那次,7名战士刚到灾区现场没有地方住,一位老乡热情地提出“到我家去!”部队按照每名战士一天22元的标准付给老乡伙食费,可老乡眼中没有这个标准,他生怕战士们营养跟不上,把家里的老母鸡全杀了。那会儿,道路中断,车不进来,老乡就每天骑着电动车到镇上给战士们买菜,遇到不好走的路段,还要下车推着走,来回一趟就是一个小时。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0)

长沙抗洪抢险中救助被困百姓。桑喜生

一天,装载机操作手曹宇中午累得睡着了,突然感到微风拂面,阵阵清凉,一睁眼,一位老大娘拿着一把大蒲扇在给他扇风。见他醒来,大娘笑呵呵地说:“小伙子,再休息一会儿!”那次任务期间,曹宇说数不清有多少个中午是这么醒过来的了。

一次,从堤坝带回住处开饭的途中,路过一片西瓜地,很多西瓜被洪水淹了,种西瓜的老农把幸存的西瓜摆在路边,每当看到载着战士们的车经过时,就捧起几个西瓜追在车后面往里扔,一边扔一边喊:“你们辛苦了!”“西瓜不会摔碎吗?”想象了一下当时的画面,我有点疑惑。“不会的,车里坐着很多人,扔上来的西瓜都被我们接住了。”除了扔西瓜的,还有塞矿泉水的。当地一名老中医怕战士们中暑,用秘方特制凉茶带到救援现场给战士们解暑。老百姓恨不得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拿给战士。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1)

长沙抗洪抢险中替百姓挑担子。桑喜生

这么多老百姓中,有一位表达感谢的方式很特别。一天夜晚,曹宇和几名战士正在执勤,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路过时停下来问他们抽不抽烟,他们说不抽,小伙子也不听,说“必须要”,说完就扔下两包烟、两盘蚊香潇洒离去,曹宇在后面追了半天愣是没追上。我问他们:“你们在执行任务期间可以抽烟吗?”他们的回答十分默契:“根本没有时间抽!”

战士们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动力来自哪里?他们说,看到老百姓渴望的眼神心里很难受,不想让他们失望。

(四)

春运车票,真是一票难求。从长沙转车到郴州的高铁票一直显示无票,无奈之下,只得买了站票。一同采访的记者也说还有车票没抢到。可这种“烦恼”,他们却体会不到。

吊车操作手汪鹏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回过家了,作为骨干,他实在是走不开,每年25%的休假名额,都让给了老班长。何止是过年,妻子流产、父亲重病……很多家人需要他的日子,他都缺席了。可对于他带的兵,他却放宽了要求。去年,接连有两名新战士的家人住院了,得知情况后,他主动找到领导,替战士请假回家。

春节回不去的绝不是少数。战士沈鹏飞、马国梁、徐洋……他们中最长的已经有5年没回家过年了。大年三十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哪能不想家。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2)

桑喜生和妻子曾雪文。

也有的是休假期间由于任务被召回了,报道员桑喜生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休假期间被召回对他来说不是新鲜事了,可和妻子曾雪文的结婚计划却因此而一波三折。去年7月,桑喜生和家人约定好了去妻子的老家东莞领结婚证,没想到证还没领,就被一个电话召回来执行长沙抗洪抢险任务,只得将计划推迟到9月。不凑巧,9月休假的第三天,他又接到备勤任务,结婚之事一拖再拖。和军人在一起真的好辛苦,曾雪文那会儿甚至想过,这是不是天意呢,老天不让我们在一起。可一想到他对自己的好,曾雪文还是舍不得。她只觉得,每次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过得好快,而还没来得及好好拥抱就要分别。好事多磨,10月10日,两人终于领上了结婚证。

相比而言,春节家属来队的战士们就比较幸福了。

装载机操作手尹杰的家属这几天就来了,还把十个月大的娃也抱来了。采访那晚,是他和妻儿一起度过的最后一晚,第二天,妻子就要回去了。想到这,我突然不忍占用他们这宝贵的团圆时间。

平地机操作手田站的家属计先维已经来队一个月了。在贵州老家一人带两个小孩的她这次也把孩子带来了,大的不满4岁,小的才7个月。别看孩子挺小,其实两人结婚已经十年了。说起他们从相识到结婚的经过,听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两人结婚之前,仅仅见过一面。他们是由田站的妹妹介绍认识的,第一年一直处于“网恋”状态,在网上聊了一年才见面,而再见的第二面就是婚礼。

2002年入伍以来,田站回家过春节的次数只有4次。结婚后,如果他春节不能回家,妻子就过来,每年倒也是在一起过的。今年妻子来队期间,正赶上他俩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问他们怎么过的,计先维笑笑说:“没有过,现在精力都放在小孩身上了,没时间搞那些。”

采访结束之时,我问他们要一张合照,田站在手机里翻来翻去,找到最近的一张都已是3年前的了。于是现场拍下这张照片,也算是给他们的锡婚留下纪念了。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3)

田站和计先维一家。

采访结束,回想起白天训练场上战士们紧张忙碌的身影,一阵感慨涌上心头。

抢通、抢通!救援、救援!

灾区的路,运进物资,运出伤员。

他们打通的路,承载灾民希望,更直抵百姓内心。

他们的眼泪可以感化更多的人(通往希望更通往人心)(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