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

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下游部分行业景气度较高导致,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3)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4)

作者 | 塔山

编辑 | 小白

上世纪80年代,冷战,美苏对峙。

当时苏联有着非常强大的潜艇,但由于机床技术的缺陷,导致潜艇总是会发出较大的噪音,美国的声呐可以在上百公里之外探测到苏联潜艇的动向,为此苏联军方就想从西方世界进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这种机床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产品,可用于加工军用舰艇的螺旋桨,大大减少舰艇的噪音,属于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禁止向苏联出口的机械设备,而苏联根本无法自行设计制造。

1983年早春的一个深夜,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了东芝公司生产的数十箱“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部件。

这就是历史上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5)

(来源:网络)

这次事件直接让美国海军丧失了对苏联海军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当然该事件可能存在夸大成分甚至有多种解读,但高端数控机床的影响力仍可见一斑。

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加速高端化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关键支撑则是能够实现高品质零件规模化生产的精密制造体系。

在该体系中,最核心的主体,就是被誉为工业母机的“高端数控机床”。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6)

一、进口高端出口中低端,国产机床大而不强

国际方面,以2019年数据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生产国,整体产销规模较大。

德国、日本机床净出口规模较大,中国、美国为机床净进口国家。

国产数控机床性能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差距,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主要以性价比较高的中档数控机床、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主。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出口数控机床销售均价约为60.49万元/台,显著低于进口数控机床195.89万元/台的价格。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7)

(来源:VDW,已按2019 年末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

目前全球技术领先的机床厂商主要为日本、欧美企业。2019年,全球机床行业前十名机床厂商均为日本、德国以及美国企业,其主要生产数控机床产品。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8)

(来源:赛迪顾问,已按 2019 年末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

国内方面,目前低端机床市场需求量降低,中高档数控机床面临日本、欧美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主要国有机床企业在转型中陷入了经营困境,部分主营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我国机床行业的骨干力量。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9)

(来源:中国机床网、Wind)

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市场仍主要被日本、欧美进口品牌占据,2019年我国进口数控机床1.03万台,其中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主,折合人民币约202.03亿元,占我国当年机床消费额的12.99%。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进行布局,其中科德数控等主营高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海天精工主攻高档大型龙门加工中心,纽威数控等公司的高档数控机床销量及收入占比也在持续提升。

本文重点分析纽威数控(下称公司),此前风云君曾分析过它的关联企业纽威股份,详情可下载市值风云APP查看。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0)

(来源:市值风云APP)

二、下游现结构性增长,盈利能力未能实质性改善

公司前身纽威机械成立于1997年4月。

2006年,实控人筹划进入数控机床领域并成立纽威研究院,2007年纽威机械转为数控机床业务的经营主体,此后一直从事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王保庆、程章文、陆斌和席超。四人于2020年11月18日签署了《一致行动确认书》,一致行动的期限直至上市后36个月,期限届满后,四方可协商一致延长行动期限。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1)

(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等,其中,规格及行程较大产品为大型加工中心,规格及行程相对较小产品为立式、卧式数控机床。

目前大型加工中心营收占比较高,2021年营收占比为45.7%,主要是由于大型加工中心单价较高,其主要价格区间在100万元以上。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2)

(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总体上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021年经销收入占比为74.84%,营收主要以境内为主,2021年境外营收占比为12.34%,境外主要销往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2018年及近两年营收提升明显,整体业绩表现相对平稳。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3)

近两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高于营收增速,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9.3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41%,主要受去年产品提价影响。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4)

2021年,大型加工中心同比增长73.54%,主要原因包括:

(1)2021年机床消费市场有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客户订购的大型机床的规格变大,相应单价也有所提高;

(2)下游工程机械、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增长明显。

新能源产业方面,布局如下:

(1)立式加工中心加工新能源汽车的电驱控制器壳体、散热片组等零件,已研发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电机壳类零件、新能源汽车箱体及电池壳体、电机盖等零件的新机型;

(2)已研发生产了多款数控立式定梁风电行业专用车床、大型龙门加工中心、铣镗床。

近几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此外还有一定的合同负债,2021年有息负债已降至较低水平。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5)

毛利率近两年有所下滑,净利率近几年保持稳步提升。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6)

净利率提升明显的原因主要在于运营效率的改善,2017年以来期间费用率下滑明显,不过2021年销售费用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开拓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及海外数控机床市场导致。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7)

近几年现金循环周期天数总体上不断缩短,其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明显,侧面表明公司对下游存在一定的议价能力,但毛利率未出现提升,推测可能主要是由于成本端的压力。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8)

2018年至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营收占比不断提升,中档数控机床营收占比不断下降,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产品结构改善并没有带来整体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由于:

(1)高档机床单价虽有提升,但成本上涨较快,导致毛利率未能实现提升;

(2)中低档机床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19)

(来源:招股说明书)

另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属于高档数控机床当中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较高的产品,近几年营收占比较低。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0)

(来源:招股说明书)

近几年研发费用总体保持增长,但研发费用率不高。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1)

下游方面,2021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19.82%,客户集中度不高,主要分布在通用设备、汽车、阀门、工程机械、模具、自动化装备、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行业,其中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占比较高。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2)

(不同行业营收占比,来源:招股说明书)

通用设备行业,主要受整体制造业景气程度影响。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如下所示: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3)

(来源:同花顺iFinD)

汽车行业,数控机床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设备,占据着汽车厂商固定资产总投资的重要比例,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的总成本,另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环节,其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已经超过整车制造商的机床需求。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增长也部分受益于该细分行业。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4)

(来源:同花顺iFinD)

三、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国产替代道阻且长

上游方面,2021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为82.83%,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26.41%,2020年第一大供应商为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下称发那科),占比14.12%。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5)

(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数控系统、核心功能部件和传动部件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以进口或境外品牌为主。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6)

(来源:招股说明书)

其中,数控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为发那科,占数控系统采购总金额的比重大概在80%左右,其次为西门子,进口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7)

(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自2010年起逐步自主开发核心功能部件,并推出了部分成熟产品,但公司核心功能部件中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8)

(来源: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机床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这种情况并非公司独有。以数控系统为例,国内80%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都使用进口产品,其中日本发那科的数控系统占50%以上。

而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机床产品的性能。比如丝杠和伺服电机主要决定机床的运动精度,数控系统和传感器等决定了制造装备的精度、效率、可靠度及维护成本,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数控系统及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机床关键部件国产化提出了明确的国产化目标:

(1)数控系统标准型、智能型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30%;

(2)主轴、丝杠、导轨等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3)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总体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四、产品战略存争议,核心技术是前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全系列发展的产品战略,追求各品类均衡发展,给出的理由大致如下:

(1)只有各品类均衡发展,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订购服务;

(2)各品类均衡发展可以抵御潜在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3)多种产品线有助于技术沉淀,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越多,技术积累就越多,有利于机床迭代升级,从而加速向高端化发展。

以2020年数据为例,对比同行公司机型数量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工业母机制造(巡礼之纽威数控)(29)

(来源:招股说明书)

以行业龙头企业日本山崎马扎克为例,其在机床行业的诸多细分领域,基本上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目前旗下有300多种机型,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如此看上去大而全与高端化似乎并不矛盾。

德国机床享誉世界,主要体现在机床的稳定性和设计细节,背后是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德国数控机床行业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特点,雇员低于250人的中小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机床企业普遍小而美。

无论日系机床还是德系机床,背后要么是已经实现了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要么是具备完善的配套体系。

而在高端机床领域做出成绩的企业,普遍都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然后再扩张到其他领域。

按照公司的产品战略,多种产品型号有助于提高市场份额,但这也就意味着很难在某一种型号上精益求精,更何况当前核心零部件都没能实现自主可控。

总之,要想在世界高端机床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大而全的产品战略值得商榷。

毕竟,想要突围,总得先找个突破口,什么都想抓,大概率就会什么都抓不住。

结语

公司于2021年9月17日上市,累计募资6.16亿元,已分红1次,累计分红0.81亿元,上市时间较短,上市以来未出现过违规行为。

总体上看,纽威数控基本上是国内部分中高端机床发展现状的缩影:一些所谓高端机床厂的本质,更像是一个高端零部件组装厂。当然这里并非否定整机厂的价值,只是核心零部件不能自主可控,高端也不过徒有虚名。

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下游部分行业景气度较高导致,而盈利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净利率提升主要靠的是运营效率的提升,毛利率受成本端的影响较大,而成本端取决于零部件海外大厂,特别是发那科等具备定价权的上游企业。

另外就产品战略而言,不论是大而全还是专而精,核心是关键技术或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特别是在高端机床领域,对于核心技术的追赶,没有捷径可言,也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必须硬刚,才有未来。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