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

“丝翎檀雕”木雕技法由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邵湘文先生首先发现,并进行研究、命名、总结、提升和推广,自2009年推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一项备受市场热捧的木雕文化产业,以至于全国红木界大 有“非丝翎檀雕不木雕,无丝翎檀雕不红木家具”之势。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1)

丝翎檀雕结合了工笔国画与传统木雕艺术的神韵,通过木质载体立体的呈现,改变了国画二维空间单一展现的模式,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及触感。它不仅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木雕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2)

丝翎檀雕,结合了工笔国画与传统木雕艺术的神韵,通过木质载体立体的呈现,改变了国画二维空间单一展现的模式,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及触感。它不仅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木雕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3)

丝翎:源于翎毛,翎毛是工笔国画的一种技法,运用毛笔单线或多线,表现动物毛发的精细、飘逸、灵动,本着传承、借鉴与创新之原则。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4)

檀雕:因创作之载体以珍贵黄花梨、紫檀等檀木为主,故得名。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5)

丝翎檀雕刀法六大式

完成一件丝翎檀雕作品,需要用到不同种类型号的刀具工具来完成作业。使用刀具的技法有横刀、勒刀、剔刀、逐刀、奏刀,需灵活运用。丝翎檀雕的刀法在实际运用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式:平刀刀法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6)

平刀使用很广,大的平刀刻大的平面。平口凿用于雕刻同凿口相平的地方、凸隆的部位、大面修光和大面开料。用平口凿雕刻的面利落明快、棱角分明。

第二式:正圆刀刀法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7)

在雕刻中,衣纹花纹水纹极为重要、褶皱有疏密、粗细、长短、虚实、松紧的变化,要刻出丰富的纹理变化,不仅靠创作者的设计能力,也需要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凿子刀具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正圆刀能刻出凸隆的弧形,高低起伏的形状

第三式:反圆口刀刀法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8)

反圆口刀在开粗打坯时应用,力量容易撑控。对雕凹陷凸隆的纹理都能雕出,用反圆口刀刻画花纹脚节结构不易出毛病,棱角更分明醇厚。

第四式:玉婉刀斜刀刀法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9)

在对动物、花卉、鸟禽雕刻时,修光雕刻经常会碰到死角、转折、逆手的地方,或者无法处理的纹路,这种刀具在这方面能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第五式:三角刀用法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10)

三角刀外形呈“V”字形,用于刻出较长的边线、草褶、丝翎等。不同比例图幅对应的不同比例大小鸟禽羽毛应使用适手角度的刀具。在握持刀走丝过程中,手指要握紧刀柄,出刀一定要平稳不能打颤,一根毛发与下一根毛发间距需保持一致,在毛尾部需有一定弯曲收尾,粗细在根部要粗到尾部相应变细。

第六式:斜刀刀法

斜刀在花草交界夹角处,用其它刀很难有效清理干净死角,使用斜刀尖角加以腕部劲力,可有效剔除毛边。

丝翎檀雕结合了工笔国画与传统木雕艺术的神韵,通过木质载体立体的呈现,改变了国画二维空间单一展现的模式,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及触感。它不仅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木雕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代手工雕刻与现代雕刻对比(带你看看古人的3D雕刻技术)(11)

栩栩如生的雕刻,每个羽毛都可以看到。主料为大叶紫檀,辅料是大果紫檀。黑黄结合,修饰雕花,更显得复古韵雅。一 件有投资价值的红木家具家具,制作工艺非常重要, 大师出样时会要求工匠,根据木材的纹理、材料大小以及木材特性等多种因素,将木材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充分展现出大师的艺术理念和鲁班文化的传承,做工 风格纯正、造型优美、意境悠远,结构安排合理,所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