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系氐羌语,“成”为蜀人自称,意为高原人;“都”意为地区,地方。即“成”人的地方之意。成都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成都就为蜀国的都城,秦置成都县。1930年设“成都市”。成都,简称“蓉”,因五代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1)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2)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3)

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成都别名蓉城。源于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4)

成都还有一个别名“龟城”,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公元前311年,张仪对成都按秦都咸阳建制进行大规模修建,筑城墙,即筑即塌,反复折腾,后有仙人给负责筑城将官托梦,次日有龟出现,让他命人沿乌龟爬行的路线筑城墙即可,果然成功应验,城墙方建成。所以成都的城市布局完全不是中规中矩、坐南朝北、横平竖直的,成都从秦代、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至民国的城市地图,尤其是秦代地图,这座城市外形就像一只硕大的乌龟。然而如今大部分的成都人是不愿意提及这个名字的,一是确实不知,二是因为在乌龟指引下,方得以建立的城市,委实不太庄重。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5)

成都历史发展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

  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

  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

  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更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更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6)

关于成都名字的由来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1. “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du”。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2. 古代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蚕丛这支部落又被称做“崇墉”。随着朝代的更迭,到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其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为“成”;而“都”的意思无外乎“人之所聚亦曰都”,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成都历史别称(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