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

莫叹前人无圣贤,世间已有马未都。提起马未都,他可以说是文玩、收藏界的一哥,也被喜欢他的广大粉丝尊称为“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的美誉。他主持并参与的《百家讲坛》《观复嘟嘟》《圆桌派》《客从何处来》《博物馆奇妙夜》等节目,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现在是观复博物馆的馆长和创办人。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

马未都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1955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马丹林是建国后第一批授衔的空军少将。马未都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用当年的话来说是“根红苗正”,让他自带一股豪爽、傲骨之气。看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朋友都知道,当时受时代影响,他经历了动荡的年代,小学只读到了四年级后就辍学在家。马未都小时候非常叛逆和顽劣,父亲经常对他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从小什么都不服输,在当年是出了名的“顽主”,年轻时打群架,胡说海吹,抽烟喝酒,上街拍婆子,这些事儿他一样没少干。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2)

马未都的父母

马未都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坊间传言马未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收藏成就,得益于他的家庭背景多么显赫,认为马未都虽不算“富二代”,但怎么也是“官二代”。可马未都却说:“我爹那不叫“官”,顶多就是一军人,为建设空军奉命进京。”其实他的童年还是比较清贫的,他说有一次过年,他和兄妹就吃了点黄豆。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3)

年轻时的马未都(二排左一 )

小编觉得,如果非要说马未都的家庭背景,大院子弟的身份,给他创造了一个平台,能让他在人生道路上结识了王朔、海岩、叶京、冯小刚、姜文等等众多好友,这也对他人生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4)

马未都和王朔

谈到马未都的收藏和发家史,从他创立的私人博物馆正式向外界开放后,广大群众才知道这位收藏家有多少宝藏。马未都曾说过:“我能成为一个古玩收藏家,完全是捡了时代的红利。”有位女记者采访时问他:“您收藏多年,到底有多少财富啊?”马未都回答:“起码一百亿吧,大多数都在博物馆。如果不是当年开歌厅亏了几十万,我拿这个钱在北京买几个四合院,现在起码也是京城首富了。”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5)

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的第一桶金,外界对他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傍富婆,也有人说他靠倒卖文物起家。其实王朔曾对外说过:“他就是个捡破烂的,倒腾古董的,自己心里还能没点数吗?”事实上据小编所了解,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从小就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还真不是靠倒腾文物发的家。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6)

下乡插队的马未都

生于北京部队大院的他,本可以淡定从容的去学习读书,可由于当年时代政治原因,全家被下放到农村,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毅然决然的抓住每次读书的机会,让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他后来总是经常会说:“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永远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岁月积累和沉淀,1975年,让20岁的马未都从农村插队回到城市后,成为了航天工业的一名车床铣工,但他却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抓紧读书去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7)

当编辑的马未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凭借着自己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学作品,破例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青年文学》编辑部的一个体制内的编辑,当时虽然他学历较低,但也认识了莫言、苏童、海岩、刘震云、余华,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这也成为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8)

年轻时的马未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诱惑、机会和财富的年代。“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很多嗅觉灵敏的人,都早早的成为了第一波敢吃螃蟹的人,基本都富了起来。当时身为编辑的马未都也不例外,成为编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大量的空闲时间,他可以研究自己的写作和收藏爱好。马未都写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在当时收获了巨额稿费65元。可他很快发现,收藏购买的文玩也越来越贵,他从地摊上淘回来的物品,都从开始的几块钱变得越来越贵。为了满足自己收藏的爱好,他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机缘巧合他接触到了中药材生意。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9)

马未都和好友合照

马未都在当年靠倒腾中药材,每个月就能赚八万多块钱,这也算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毕竟在当年一个普通人的工资也才几十块钱,能拿到上百块的也很少。这样的月收入,在当年可以说是土豪级别的人物。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0)

年轻时的马未都

老话说:“兜里有钱,腰杆就硬。”多年的辛苦耕耘,让他积累了丰厚的财富。马未都性子耿直,眼里不揉沙子,同事说他当着编辑,私下里还做生意,好多人都说他不务正业。他看不惯文学界的虚情假意,索性选择了辞职,正式选择下海经商。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1)

海马歌舞厅剧照

1991年,辞职后的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好友踏足影视行业,共同创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马未都担任秘书长。同年又编辑策划了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优秀作品,其中很多故事都是由他编写的,名气也随之得到了提升,更让他赚到了钱。大家也都知道,从来就混乱的影视圈,根本不适合马未都这样尊重本心的人,他再次厌恶了这种生活,很快就选择了离开。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2)

海马歌舞厅

马未都在当时靠倒腾药材和文玩也赚了点钱,不过觉得自己是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当时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随着西方思想涌入国内,也改变了传统中国年轻人的观念,于是他听取朋友的建议,经过一番调研之后,在北京开了一家歌舞厅,取名“海马歌舞厅”。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3)

马未都讲述个人经历

“义气,大气”的马未都,坐等收钱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歌舞厅非但没有让他挣钱,反倒贴进去40多万。马未都喜欢交朋友,90年代北京年轻人以朋友间不给钱为荣。当时他的歌舞厅全都是这样的人,来到舞厅,给他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就去消费,最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了。甚至有人临走,还要顺点东西,再搬上几箱酒水饮料。马未都碍于面子,只好听之任之。没过多久,不堪重负的他,只好选择关门大吉。后来马未都还在节目上说:“我花43万开歌厅全赔了,我当年如果将这43万全部用来买四合院,我现在就是北京首富了。”小编也资料考证过,确实在90年代,在北京2万元就可以买个大院子,马未都赔掉的钱可以买数十套四合院,如今也是几十亿的价值,成为北京首富确实当之无愧。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4)

马未都鉴赏古董

经历过这次失败之后,马未都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董收藏界,其实在这之前,他都没有停止过对文玩的爱好和收藏。当工人的时候,他没事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古玩交易市场,全国各地古玩地摊,和各种古董贩子打交道,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5)

马未都讲述瓷器收藏

如今我们都知道,古董市场的水很深,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赝品、假货居多。比淘金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古玩行有“打眼”一说,有人花几千万,结果买个假货带回家。也有人“捡漏”花几十上百元就能把一件宝贝带回家。马未都在文物收藏上的成就,得益于他的恩师,人称“民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曾有人问马未都:“马老师,您这辈子最敬佩的人是谁?”马未都开口道:“我师傅王世襄。”1988年,30岁的马未都认识了74岁的大收藏家王世襄。没事就往人家里跑,跟王老学习古董知识。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6)

马未都和王世襄

马未都的古董收藏“三分靠运气,七分靠眼力”。他吃过的苦、遭过的罪、受过的委屈、跑江湖的经验,一旦用在古董收藏上,可谓如虎添翼。他擅长通过结实人脉,博取信任,获取信息,扩大自己的收藏。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7)

马未都鉴赏瓷器

当年他得知在一户人家有个古董瓷瓶,主人家是个孤寡的倔老头,平时就过去和老人聊天增进感情,等到冬天储存大白菜和煤球的时候,就跑到老人家里,不声不响的帮老人把家里的物资储备齐全。等把活儿干完,他抱着瓶子仔细的瞧着,老人家看他挺老实,就把瓶子送给了他。还有一次他在地摊上花6块钱,淘到了一个青花瓷器,他带着到文物部门鉴定后确认为清朝乾隆年制官窑,如今价值2000万,后来摊主知道了,气的蹲在路边骂街。所以他在收藏界,有一个外号,叫“捡漏王”,就是这么来的。不过在小编看来,这并不算是诋毁。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8)

幽默的“捡漏王”马未都

古董,也是有人情味的,马未都“捡漏”的小便宜,是占了不少,可遇到好东西,也愿意“出血”。小编查过资料,前几年,他跑到国外,一下掏出几亿买下几十万册藏书票,几乎将欧洲数百年积藏一网打尽,不说财力如何了,这份魄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19)

马未都近照

马未都时至今日,发现了不少的传世珍宝,还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他通过“捡漏”积累了财富。但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面对金钱,面对诱惑却丝毫没有动摇,虽然爱“捡漏”,但是这种靠说谎来“捡漏”实现暴富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马未都说:“收藏是对美的发掘,而不是对物的掳掠。在这行混,名声更重要,有悖于我做人原则的‘漏’,价值再高我也不捡!”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20)

马未都在博物馆

在小编看来,文物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认知的一个器物。每一件文物的诞生必定是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通过了解文物就是自己对知识的不断积累。马未都也想通过收藏告诉我们大家,了解文物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根源,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当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厚的时候,人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整个人的思想都会是不一样的。

马未都开国元勋完整版(百亿收藏马未都)(21)

马未都和成龙

小编最后用马未都和成龙在一档节目中的话来结尾:“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我们都是在错误中前行,因为有错误才能找到正确,你不可能在正确中前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这个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