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

我的长江诗

▓ 冯亦同

第二辑

同饮一江水· 28首

孩子与霓虹灯

我的孩子,不识这人间的虹霓

她出生的时候,大街上是漆黑的:

熄灭了灯光,也熄灭了星光

连幼儿园都砸碎了彩色的窗玻璃……

今夜,城市打开了璀璨的百宝箱

高楼蓝天间,变幻着瑰丽与神奇——

好像阿里巴巴刚念过“芝麻开门”

好像艾丽丝又走进了童话中的镜子

——再也不用担心黑暗的袭击了

所有的橱窗都懂得了将光明珍惜

飞吧!我遨游在灯海里的小星星啊

去给祖国的明天镶嵌珠串和宝石!

(1978年作)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

南湖,有一座雕塑

从春风里走出

从多彩的楼群中走出

一个年轻母亲的笑

拥着孩子的笑

坐在街心花园的草坪上

依偎着蓝天

摇响了铃鼓……

不知为什么

那活泼泼的小手

伸向了路边的花丛

(想拽下春姑娘的花辫结吧吗?)

满园的欢笑声

和飞扬的铃鼓声

骤然间消失

凝进了这座惊讶的雕塑?

不不,你看那母亲

阳光下舒展的柔波

还在微微地颤动

是她以汉白玉的晶莹

以大理石的坚定

牵住了女儿掐花的小手

牵住了嫣红

牵住了翠绿

牵动了所有芬芳的记忆

牵来四面八方的羡慕和赞许

街心公园笑了

十字路口笑了

南湖,我看见晴空中的太阳

也为你鳞次栉比的今天

同荒芜和颓圯告别

摇响了金灿灿的铃鼓!

(1986.3)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2)

领奖归来

车站外的广场上

一个精神矍烁的老人

向我问路

(他风尘仆仆的怀中

有一只目光炯炯的鸽子

也在咕咕咕咕地

询问着什么)

老人告诉我

他是信鸽协会的

刚同他的“雨点”获奖归来

想不到竟在崛起的

立交桥和高层建筑之间

迷失了归途

望着老人和他的旅伴

(穿云破雾的骄矜

还在那银色脚环上闪烁)

我,忍不住笑了

我分明感受到了城市的律动

一条新的、更加强大的磁力线

正从我举起的手臂上通过

(1984.2)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3)

长街短诗(六首)

魔方

如果生活中

真有神奇的魔力

就该是这样——

高楼的伟岸、大厦的宽广

它以五彩缤纷

组合迷人的世界

在八十年代的风景线上

奏出繁荣与欢乐的交响

是的,魔方

当你从旋转的星座上

领略视野的开阔

当你在希望的阳台上

呼吸心灵的芬芳

你会感到你置身的每度空间

都充满了创造的诗意

因为虚妄的岁月已被夯入地下

坚实又美好的未来

正在眼前不断地生长

构思

题建筑设计院大楼

不远处

就是人行天桥

喧嚣的市声里

人人都把希望打捞

你,才向晴空展示雄心

将未来岁月的轮廓

和千家万户的翘盼

揽进一座城市的腹稿

当阳光接替灯光

刷新历史的版面

无数扇明亮的楼窗

会在立交桥与林荫道之间

投映你的笑影与思考——

人生,应该有

更高层次的追求

世界,才不再

拥挤和狹小……

(1986.10)

红松

流水线上

一段巨大的圆木

在缓缓的移动

人们告诉我

这是长白山红松

(——它来干什么?)

它落日般的辉煌

被时光之刃切削——

盘绕在密林深处的小路

纷纷散作光明的支点

为照亮后来人的脚步

擎起了无数粒火种

我想起了大树的一生

(从萌芽破土到参天入云)

要吮吸多少阳光的乳汁

抵御多少刺骨的寒风

难怪它有如此的赤忱

即便轰然倒下

化作了碎片的灵魂

也要燃烧成——

一枝枝美丽的红松!

鞋之誉

镌刻所有的道路

镶嵌所有的日子

如果人生是一首带标点的长诗

你以单纯和执著

丰富它的每一行文字

大地上才有了一种信赖

风雨中才有了一种默契

古老的汉语才有了“足下”的尊称

难怪我们每一次登程之前

总要弯下身去

那是是高贵的头颅

——在向你敬礼!

(写在万里皮鞋厂,1988年作)

堵车中的感觉

仿佛,城市的放映机出了毛病

所有奔驰的画面都定格在街心

摇头、叹气,无可奈何的跺脚

张望之中迭印多少失望的表情

太阳空转,时间的胶卷撒落一地

刚上路的计划全都被暴光得脱了形

唯有钟点的马蹄比平常嘀嗒得更快

好像要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

红白相间的隔离墩

没有岗亭的显赫、交通灯的威严

你在车与人的洪流中默默地伸延

熙来攘往,几乎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有如文章中的花边、乐曲里的符点

但你钢铁的意志却丝毫也没有懈怠

生活在前进中认识了你的质朴与平凡

道路才朝朝暮暮记下这样的诗行:

红色的,是忠诚;白色的,是警惕!

(1990年)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4)

紫金山夜歌(两首)

天线随想曲

写在通讯卫星地面接收站

巨大的抛物面,将沉沉夜海掀动

像只银白色的水母撑起生命之伞

缓缓地,旋开了一片璀璨的星空

希望的花雨,自光明的隙缝飞来

接收台上出发的信号如同神仙鱼

纷纷衔走了无数绚烂多姿的梦……

何等迅捷的传递、精确的捕捉

当整个世界在荧光屏前缩短了距离

谁会想到寂静山林里有座不眠的水晶宫

青铜之恋

题天文台上的古代观象仪

尽管铜面上锈蚀过太多的时间

我依然看到:一个梦想飞天的民族

在这精美的镌刻前将大宇宙顾盼——

鼓舞过丝路的驼铃、航海的帆叶

当巍巍钟山在风雨过后扬鬃、奋蹄

你,不就是它千秋未解的征鞍?

头戴银盔的新世纪早已跃上葱茏

飞驰吧!一路星光将为你送行——

理想的金箭定能叩响月宫的门环

(1983.4)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5)

绿海诗会两题

致水杉

雨后的青山,数你最葱笼

早晨的林海,数你最清新

仿佛每分钟都有一个鲜嫩的生命

在你翡翠般的树叶间降临——

谁能想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家族

经历过白垩纪的磨难、冰川纪的沉沦……

当温暖的植被和恐龙一起消失

当巨大的乔木和始祖鸟一起退隐……

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你的存在?

将你不歇的年轮一直轻旋转至今……

告诉我,告诉我,东方的神木

你参天的浓绿,升腾着怎样的基因?

竹鞭吟

迎春的花炮是从哪里点燃?

春雨的弹词是从哪里开篇?

不用问,当你走进三月的竹海

答案会钻出湿漉漉的地面……

一个芽苞,一柄翘起的音符

一支荀尖,一片啄开的空间

严冬挡不住,黑暗锁不住,岩石压不住

转眼间葱绿了山头,喧哗了流水

白驹过处,旋转的大地也甩响了长鞭!

(1990.5,东善桥林场)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6)

夜游琅琊(二首)

酿泉边的流萤

夜的酿泉,匆匆流过醉翁亭

是它踉跄的脚步震落了满天繁星?

友人笑道:更像醉眼中迸出的金花

在忘归的中途飞舞个不停……

我却深爱这幽谷里的萤火

是它们,接替了太阳神圣的使命

用整个身心焚烧着阴森与昏瞶

给峰回路转的山林增添多少诗情……

“南天门”外所见

天边的峰峦裹进了大江的银练

琅琊山月,轻攀上电视塔的顶尖

她来探望转播台忙碌的年轻人吗?

他们,可是住在天上的活神仙……

夜夜把瑶池清辉分送千家万户

在扇扇荧光屏上映出个花好月圆

若是当年滁州太守识得这神州奇景

一定会重游故地,再撰新篇!

(1982年)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7)

我们的名字叫晓桥

1991年夏,江浦抗洪第一线上,一座铁路桥的名字激动着南京人民的心……

把暴涨的滁河夯下河堤

把滂沱的大雨碾碎在铁道

我们,搬石块、埋木桩、压沙包

三千子弟兵、五万民工,在津浦线上

围歼百年未遇的洪涝!

看,县委书记和我们一起挥舞铁锹

市委书记的雨衣象面旗帜在飘

省长、交通部长走进了抗洪的行列……

四十多个争分夺秒的日日夜夜

无数动人的故事写进了七月的时刻表

老天!雨还在下,但英雄们的壮志决不会塌方

放心吧,祖国!千里长鸣的汽笛在报告:

我们挺立在风雨中的名字,叫晓桥!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8)

担架上的队礼

阴霾,依然密布

余震,仍在继续

受伤的孩子在摇晃的担架上

艰难地,举起了右手……

为废墟下救出的朝阳

重新照耀五月的课本

为死神怀中夺回的鲜花

又绽放在教室的窗口

为悲恸的母亲不再哭泣

失散的炊烟找到回家的路……

正是每天升旗的时刻呵

你向迷彩服护卫的苍穹

献上了最崇高的队礼……

通宵未眠的勇士们

眼圈湿润了

驰援千里的指战员

忘记了疲惫

一个个负重的肩头

却深知这手势的含义

一枚枚沉默的军徽

也感受到它的灼热——

你伸出的小小五指呀

举起的是群山的嘱托

传递一炬生命的圣火

亮晶晶的前额映满了晨曦……

天晴了。大地泪光闪闪

在满目疮痍的北川老县城

穿越死亡的白色担架上

一个左臂缠着绷带的小小少年

以红领巾的名义

向共和国的擎天柱致敬

骄傲地宣布泱泱华夏

不可征服的意志!

(2008/5/19,全国哀悼日中)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9)

从江南到川西(三首)

映秀传奇

一块长10米、高8米、宽3米的梯形巨石,从震裂的山体滚落,倒插在映秀镇口的公路旁,正对1公里外的震源牛眠沟。石上刻有“5·12震中映秀”,人称“天崩石”。

不是神秘的“天外来客”

也不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岩

你是映秀,天崩地裂的记忆

你是汶川,穿越灾难的见证

仍在警惕那闯了横祸的牛眠沟?

还在怀念同百花大桥一起倒下的亲人?

死神掐断的上课铃声已重新响起

弯弯山道上走来汗流浃背的晨昏……

我在漩口中学的废墟上回望你

我在板房夹道的花坛旁祝福你

身后的打桩机,叩问明天的宏图

眼前的君子兰,飘溢四海的芳馨……

还是叫你“映秀”吧,石头弟兄!

你是都江堰的后裔、岷江的骄子——

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挺立在这里

站成时代的前哨、迎宾的画屏!

绵竹年画

历史文化名城绵竹,是我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大震后的“绵竹年画”在新城乡建设中,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见过杨柳青,也到过桃花坞

此刻,我在春天的九鼎山下读你

读你,绵延千载的质朴与刚强

读你,饱经沧桑的清新和美丽

我看见,你手握瓦刀和画笔

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创造奇迹——

给劫后的清平,送去心灵的抚慰

为新生的汉旺,张开希望的彩翼

让每爿洁白粉墙都拥有爱的肖像

让每个金色黎明都吟诵美的经典

震不垮的年画,筑一道永远的廊桥

沟通山外天地,呵护风雨中的孩子

早安!绵水长长、翠竹青青的土地

我知道,是谁缤纷了你生命的花季:

因为你有谭千秋那样不凋的绿叶

因为你有瞿万容那样飒爽的英姿……

江海情深

走访灾后重建的绵竹城乡,处处能见到来自援建对口省份——江苏各地的忙碌身影和熟悉口音……

这里也有“苏州工业园区”

这里还有名叫南京、无锡、常州的新村

当八万间板房托起一方平安的蓝天

川西人说,那是来自江海平原的深情……

三百六十五天,日夜思念不见君

三百六十五天,铭镌友谊与艰辛

共同的目标凝聚起神州的大爱——

相隔千山,更懂得什么是“心连心”!

在剑南镇,你邂逅晓庄的学子

在九龙乡,我重逢扬州的乡亲

难忘的聚会,互赠最难忘的寄语——

最多的关键词:珍惜、敬畏、感恩!

请允许我以“志愿者”的名义写这首诗

向哺育和牵挂着我们的母亲河致敬——

“同饮一江水”呵,有谁比她给予得更多?

大地才以“奉献”诠释最美丽的人生!

(2009年“5·12”一周年前夕,江苏诗人采风团赴汶川参访慰问,初稿于成都;6月3号定稿于布法罗)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0)

雨中,谒张謇墓①

漫空撒落的银线

仿佛不是织自云天

家家门里传出的机抒声

一路送我到郊原

无须问,径直走向

那片绿海的最深处

我相信他魂归的羁所

也该有十万支纱锭在飞旋

那是来自世纪初年的雨脚

曾在泥泞里徜徉

曾在黑暗中颠连

终将一曲高山流水

谱进神州绵延的青史

长江三角洲的草木

才结识了一位状元的名号

一部多彩的诗篇 ……

难怪覆盖墓园的修篁

生长得如此繁茂

难怪淅淅沥沥的回忆

还在青石碑上

弹唱执著和缠绵

莫说重新镌刻的铭文

只系着一门望族的盛衰

那是朝阳鲜红的钤记

在不该遗忘的旅程上

将似锦的春光题签

(1986年,南通)

①张謇,清末状元,民初实业家,一代俊杰,对我国民族工业、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均多有贡献。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1)

江畔,致建桥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脚下的江面,仿佛在远去

化成一行献给红五月的诗句

扑面的江风中似有雨点飞洒

苇丛在江滩为谁的青春拨节

纷扬的早已不再是汉唐的思绪……

只因为此刻,你引着我们

径直登上矗立江心的巨塔之巅

触摸一道真实、并非虚构的彩虹

让钻出云层的太阳也睁大了眼睛

看江北牵手江南、大地抖开锦绣……

我想像:李白和苏东坡头戴塑盔

漫步在这21世纪的高空平台上——

亲手将飞越天堑的万丈琴弦弹拨

东去的大江,将会怎样的放歌……

无须问黄鹤楼前的孤帆远影

更无须向夕阳西下的赤壁打探

你自豪地举起七千三百多个汗湿的日子

告诉我们:江苏儿女建大桥的岁月

就是一部献给扬子江母亲的诗集!①

①近二十年来,江苏先后在长江上建成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润扬大桥、南京三桥、苏通大桥等多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大型桥梁,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华丽转身”。2007年,又开工建设了世界上首座千米级三塔两跨悬索桥——泰州大桥……

(2011年5月28日应诗友陆新民之约,参观泰州大桥建设工地归来后作。)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2)

城市名片(三首)

江阴大桥

江阴人自豪地称江阴长江大桥是自己城市的名片

飞云在蓝天上签名

落霞在波涛上签名

一个城市在一座长桥上签名

呵,她将自己的名字

连同那琴柱似的桥塔

佩戴在扬子江母亲的胸襟

因为她编织过六百年前

踏向万里山河的那双芒鞋

因为她放飞出《光明行》

和《空山鸟语》的那串乐音……

就连汉语中的“她”字

也出自她孩子的手笔呵

“让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出发”

——伴随这铿锵预言的

是一位伟大先行者的身影①……

没有比跨越天堑的彩虹

更绚丽的证明了,江阴!

当你的名字以全新的律动

告别延捱的昨天

辉耀晨曦中的大江——

我分明看到:你递给世界的

岂只是一张刷新了日月的名片?

①《光明行》和《空山鸟语》均系江阴籍音乐家刘天华的名曲,现代白话文中的“她”字系其兄,著名诗人、学者刘半农所创造。“让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出发”引自孙中山当年视察江阴时的著名演说。

森林公园

昆山市区内有座占地面积达一千亩的森林公园

昆山长高了,昆山变美了

顾亭林的家乡,昆曲的摇篮

如画的周庄、如诗的千灯……

现代版的开发区……

高科技的展览馆……

万花筒般旋转日新与月异

旋转四海的惊讶

旋转五洲的赞叹——

而我,却想把一首赞美诗

献给你都市圈中的一千亩新绿

一千亩翠竹和青松的挺拔

一千亩洋槐和桃花的艳丽

一千亩香樟和玉兰的芬芳……

为你的三月储备早春的明媚

为你的十月投资金秋的斑斓——

哦,神奇的昆山之路也化进了年轮

要托起你更加葱郁的明天!

致蹬滑板者

题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一座雕像

在碧波荡漾的金鸡湖畔

在繁花似锦的新加坡工业园

我差点儿跟他撞了个满怀——

一位穿运动衫的年轻人

脚下的滑板如颠簸的小船

飘动的衣角就像那鼓风的帆……

你好,快乐的小伙子

你脚步匆匆是赶去上班?

还是被风中的彩蝶迷晃了双眼?

看阳光将你裸露的肌肤镀成了古铜

哦,你昂起头,伫立着——

一刻也不曾离开过这美丽之岸……

只把长长的视线抛向前方——

绿丛中矗起了多少迷人的风景!

像变幻的魔方,像海市蜃楼

像江南雨后生长的一片春笋……

“是的,飞跃的年代就是位雕塑家

我不过是它带来的一个小品!”

(2002年深秋,参加“江苏作家看江苏”采风团归来后作)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3)

凯旋与出发

——致“郑和舰”

作为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我国第一艘教练舰“郑和号”于2004年初夏首访南京,南京市在龙潭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此诗应邀而作,并在欢迎仪式上朗诵。

是梦想的凯旋

还是光荣的出发?

我们走进“郑和舰”

登上它钢铁的甲板——

好一片镶满浪花的国土

好一面万里归来的征帆

唱一首十七岁的青春之歌①

讲一个六百年不老的神话……

拥抱你,龙江口飞出彩云

呼唤你,静海寺响起钟声——

郑和,南京人的骄傲,我们的乡亲

郑和号,共和国的骄子,古都金陵的嘉宾!

你昂起的船头映照长城的伟岸

你宽阔的胸前佩戴五洲的花环

华夏古老的文明因你而芬芳远播

江南塞北的春风也为你摇弋缤纷……

你好,海上的CHINA,和平的使者

你好,我忠诚的弟兄,年轻的水兵!

是光荣的凯旋

也是梦想的出发!

我们走进“郑和舰”

走进它蔚蓝色的传奇——

触摸来自好望角的好奇的目光

聆听来自三宝垅的思念与问候②

将宝船厂的故事告诉每一只海鸟③

让新生的龙潭港斟满友谊与欢欣……

郑和号,远航者之家,无畏的神舟!

郑和故里的四季鲜花都在祝福你呵

愿给你每一天的航海日志

捎去南京人一片火热的心……

①“十七岁”指郑和舰舰龄。

②三宝垅,印尼城市,因纪念郑和而得名。

③南京有明代造船厂遗址。

(2004.6)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4)

长江路放歌

当岁月编钟把所有的记忆敲响

当金色季节又迎来火红的朝阳

我从长江路走过,心潮似江水澎湃

我从长江路走过,思绪像白云飞扬

一片梧桐树叶化作一个叩问的音符:

是谁,让金陵古都重新焕发青春?

是谁,为千秋青史谱写时代华章?

看,梅园花树簇拥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是黎明的使者,肩负民族的希望

浓眉下的目光,冲破黑暗的封锁

双排扣的西服,落满不眠的灯光……

为了共和国的今天,他鞠躬尽瘁

长江路上回荡他亲切的江淮口音

他留给石头城的何止一尊青铜雕像!

看,今日总统府门前,游人如织

一出出精彩大戏上演在历史的迴廊——

明代的王侯、清朝的重臣、民国的伟人……

神州“桅声”一次又一次在这里拉响: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1842到1949——

“南京”在民族史册上诠释苦难和荣耀

呼唤中华的崛起,迎接东方的曙光……

煦园的花窗,才定格那些难忘时辰

太平湖的石舫,见证多少人间沧桑:

浩浩荡荡的江海潮,冲垮一个旧世界

意气风发的年代,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长江路”打开长江路小学的新课本——

六十三个春秋,龙腾虎跃的新南京

跨越新的天堑,喜看一代新人成长……

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哪里飘来一千五百年前的《入朝曲》?

新建的南图大厦,保护地下文化层

出土的“六朝”,重现被湮没的辉煌……

大文豪曹雪芹也来长江路“寻根”——

文化艺术中心,正上演他不朽的名著

红楼纪念馆将举世无双的江宁织造珍藏……

毗卢寺的钟声,才送来千秋的祝福

1912的霓虹,又约会2014的春光……

穿越时光的,何止山、水、城、林

一条通衢大道,将金陵文脉弘扬——

早晨从长江路走过,多一份清醒与自信

黄昏从长江路走过,多一份宁静与安详

哦长江路,南京新名片,我心中璀璨的诗行!

当岁月的编钟把所有的记忆敲响

当金色的季节又迎来火红的朝阳

我从长江路走过,心潮似江水澎湃

我从长江路走过,思绪像白云飞扬

满街梧桐树叶为我唱响一曲新歌——

是你,让金陵古都重新焕发青春

是你!为千秋青史谱写时代华章……

(2012年7月)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5)

永远的闻捷

被誉为“人民诗人”、新中国边塞诗开拓者的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镇江丹徒人,其故里高资有条“闻捷路”,路旁的诗人母校内建有“闻捷纪念馆”,生动展示了诗人的生平与创作道路,汇集了当代文坛与社会各界对诗人的缅怀与追思。

大江边,有座美丽的古城

古城边,有座温暖的小镇

从天山飘来的云彩,向她凝望

从东海升起的朝霞,向她致敬

因为这里有条街道以“闻捷”命名

每块新门牌上都填写这份思念:

十五岁离家出走的失学少年

十七岁投奔延安的演剧队员

同新中国一起归来的新闻战士

为吐鲁番唱情歌的边塞诗人

行吟在新丝路上的友谊使者……

他是长江骄子、时代歌手、东方之星

光阴列车终于送回他真善美的心跳——

啊,被那场浩劫窒息了的爱之声!

盛产水稻的故乡,珍藏每一滴甘霖

南来北往的大雁,带走了多少喜讯

这里的每块绿洲都是他未竟的手稿

这里的每座桥墩都将他的梦想高擎——

跋山涉水的游子,心中最爱是家乡:

“我脱帽,深深地鞠躬,我将借用长江

那磅礴的气势为她的胜利而放声歌唱”①

看,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人世沧桑

哪片神州山河不牵挂他澎湃的诗情……

扬子江,流过美丽的润州古城

沪宁线,穿过温暖的高资小镇

天山飘来的云彩为她的歌手驻足

东海升起的朝霞为她的诗人留影——

条条大路叫“闻捷”:新闻的闻,捷报的捷!

①摘自闻捷1963年在家乡参加中共丹徒第三次大会上朗诵的诗作《我的发言》

(2018年6月23日镇江采风归来作)

选自冯亦同新诗选编97首《扬帆》三部曲之第二部,原载微信公众号《天授元年》,未完待续。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6)

冯亦同近影

【作者简介】冯亦同 当代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紫金花》、《牵手树》,诗评论集《红叶诗话》、散文诗剧《朱自清之歌》,诗人传记《郭沫若》《徐志摩》等,曾获紫金山文学奖、南京文学艺术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现为南京市作协顾问、南京诗词学会顾问、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

有名诗句签名 飞云在蓝天签名(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