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

金代词人元好问有名作传世,其中《摸鱼儿·雁丘词》有云: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词有小序,题云:“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乙丑岁,是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即宋宁宗开禧元年,此言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遇上捕捉雁鸟的猎人,其人当时捕得二雁,杀其一,而另一只雁脱网后竟不离去,反而投地自杀而死。元好问因其悲壮,故买之而葬在汾水之上,并在所埋之处置石以为标识,号曰“雁丘”。当时赴考而得见此事者众,各人皆为之赋诗,而元好问因有《雁丘词》之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2)

宋人 《秋塘双雁》

上阕词人问人世间爱情究竟是什么,何以二雁会以生死相待?南飞北归之路,比翼双飞,多少寒暑,依旧相爱。比翼双飞乃是快乐,而离别便是痛苦难受。此时此刻,词人以为双雁竟比人间更为痴情!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伴侣骤逝,雁儿应知,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路漫漫,每年飞越万山,晨风暮雪,现在形单影只,茍且而没有意义。

下阕词指出汾水乃汉武帝巡幸游乐之处,昔日巡狩,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无用。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来!双雁生死相许,上天嫉妒,殉情的大雁并不等同一般的莺儿燕子,死后化为尘土,大雁将会与世长存。后世的人,将会寻访雁儿之丘坟故地,在此狂歌纵酒,以祭奠这对爱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3)

宋人《雪芦双雁图》

这对雁儿的凄美爱情故事,后来更得到了金庸《神雕侠侣》的加持,在第三十二回《情是何物》杨过与小龙女的对话中,杨过说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之语。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神雕侠侣》最少九次拍成电视剧,还有电影、动画、漫画、粤剧、舞台剧、广播剧、计算机游戏等,雁的情深早已深入人心。

让我们来看看字书里关于“雁”的记载。《尔雅·释鸟》:“舒雁,鹅。”“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这里指出“舒雁”乃鹅的别名,又以为凫雁一类的鸟,足上有蹼,飞行时脚跟伸直。原来情深款款的雁,不过是我们常见的鹅。再看《说文解字》怎么说。《说文解字·隹部》:“雁,鸟也。从隹从人,厂声。读若鴈。”又《鸟部》云:“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4)

也。从鸟、人,厂声。”据此知“雁”可读若“

”,而“鴈”即“鹅”也。我们经常会吃烧鹅,想起如果把情深的鹅吃了的话,实在是诚惶诚恐,罪该万死。

《庄子·山木》有一段文字更引人入胜,其曰: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庄子与学生游山,遥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却看见一群伐木工人在大树下夜宿而不伐木。庄子问伐木工人何以不伐此大树,伐木工人以为大树没用处,故不砍伐。庄子以为此树因为没有用处,反不遭砍伐,可以享有天年。庄子下山,在友人家中投宿。友人非常高兴,因而吩咐童仆杀雁待客。童仆问友人,指出二雁其一爱叫,另一不爱叫,不知当杀哪一只。友人以为爱叫的有用处,夜晚可以防贼,杀那只不爱叫的。这个故事旨在说明无用之用的道理,此不赘述。其中提及“雁”,本无足奇,王先谦《庄子集解》直接注明:“雁即鹅。”此可见竖子所杀者,与元好问深情题咏的并无二致。

上引《尔雅·释鸟》之文,邢昺疏:“鹅,一名舒雁。今江东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5)

。某氏云:‘在野,舒翼飞远者为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据邢疏所引,可知所谓“舒雁”者,乃是“舒翼飞远”之意。此外,“雁”与“鹅”本无分别,只是野生的称为“雁”,豢养的则是“鹅”。李巡所言尤其值得细看。郝懿行《尔雅义疏》因曰:“盖雁即鹅矣。鹅有苍、白二色,苍者全与雁同。”指出“雁”与“鹅”本同;且“鹅”有苍色与白色两种,其中苍色的与雁完全相同。苍色原指草色,即青色、绿色之意;后来引申为青黑色、灰白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6)

“舒雁,鹅”(《尔雅图》)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解释也很清楚,可以参考。《说文解字注·鸟部》“鴈”字条下注云:“‘鴈’与‘雁’各字,‘’与‘’‘’各物。许意隹部‘雁’为鸿雁,鸟部‘鴈’为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7)

’‘鹅’为野鹅,单呼鹅、为人家所畜之鹅。今字‘雁’‘

’不分久矣。《礼经》单言者皆鸿雁也,言舒者则鹅也。《尔雅》‘舒鴈,鹅’是也。李巡云:‘野曰鴈,家曰鹅。’鹅谓之舒者,家养驯不畏人,飞行舒迟也。是则当作‘舒雁’,谓雁之舒者也。雁在野,鹅为家雁也。”这段材料颇为丰富。段氏指出“鴈”与“雁”本为二字,意义不同,《说文·隹部》的“雁”是野生的鸿雁,而《鸟部》的“鴈”是人所畜养的鹅;如今二字不分,音义相同。又,段氏解释“舒鴈”(鹅)的“舒”字,以为“舒鴈”因已被驯养,并不怕人,且“飞行舒迟”,并不急速,故有此名。据此而“雁”和“鹅”可以区分,段说是也。

雁与鹅的密切关系,可以在今天的生物分类法里得到印证。在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以下有11种,其中灰雁、鸿雁最为重要。我们所说的欧洲鹅乃由灰雁驯化而来,而中国鹅则由鸿雁驯化而来。雁属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属的鸟被人类驯化的较多,在中国人的世界里,被驯化的雁则称之为“鹅”。在野外展翅翱翔的则称之为“雁”,文人赋诗,更爱自由自在的雁。

由雁而至鹅,仿佛许多诗情画意都荡然无存,只余下对吃的追求。其实不然。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鹅亦有其重要的一页,不让雁儿专美。在唐诗里,大家必然读过骆宾王在七岁时候所作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描绘在水里畅泳的鹅儿,纯朴自然,全去雕饰,充满童趣。这里说的是大白鹅,从其“白毛”已可知。这未必是前文所说源出鸿雁的鹅,而是属于雁形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的天鹅。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有七、八种。其中5种生活于北半球,均为白色,脚黑色。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因此,天鹅是一种鸭,而鹅则是鹅,二者有所不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8)

还有一个跟鹅有关的故事,见于《晋书·王羲之传》。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这里提及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老妇养了一只鹅,鸣叫之声甚美,王羲之欲购之而未得,只能引领亲友动身往观之。老妇得知王羲之将临,遂杀掉该鹅并烹调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而叹息了一天。有一次,山阴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往观之,非常高兴,欲购之。道士以为只要王羲之能替其抄写《道德经》,即可将鹅群馈赠。王羲之听了很高兴,便按道士要求抄写了《道德经》,并以此换得一笼子的鹅回来,洋洋自得。王羲之的任性率真如此。史书多记大人物的小事情,藉此以预示其人日后的行为。王羲之的“任率”,可以透过爱鹅之事得知一二。

雁是否有情,无人得知。人间自是有情,物在我的眼中,是雁是鹅,一切皆出我情!

(本文摘自《汉字里的动物世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0)

《汉字里的动物世界》

潘铭基 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978-7-101-15191-6

3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乃作者为儿子开启童蒙,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从《说文解字》《尔雅》切入,旁征博引《山海经》《史记》《汉书》及先秦诸子书,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分二十五个类别,汇诸书相关记载,仔细发掘,精当解读,与虫鱼鸟兽对话,天然趣味。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之大观园、亲子之良读物也。

作者简介

潘铭基,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名誉副研究员、伍宜孙书院副辅导长。研究领域:儒家文献、汉唐经学、历代避讳、域外汉籍、博物学等。先后在《九州学林》《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台湾书目季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著有《贾谊新书论稿》《孔子的生活智慧》《颜师古经史注释论丛》《孟子的人生智慧》《贾谊及其新书研究》等。

名家推荐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万年前也曾是广袤的动物乐园,上古先民对此有丰富的记录,保存在古老的文献中,人为造成与当代读者的障隔。饱读汉前古书的潘铭基教授,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仔细发掘,精当解读,深入浅出,天趣盎然,学童须叟读此皆可有所收获也。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潘教授的学术著作非我所能置喙,这书却是我读来充满乐趣,而乐于推荐的。一来,他的写法既保持学者追源深究的精神,可又深入浅出,附以画图,尽多趣味的笔触。二来,我喜欢动物,这书助我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动物。

——何福仁(香港作家)

潘教授,博物君子也,亦暖心慈父。为启童蒙,乃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与虫鱼鸟兽对话。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的大观园、亲子的良读物。

——张高评(成功大学名誉教授)

目 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一次走进古代字书的旅程

互助的邛邛岠虚与蟨

仁义两全的驺虞

因误会而结合的狮子与大雀

能知人心的大犬

五福临门

兕与犀

能舐食铜铁及竹骨的稀有动物

是猫还是狗

问世间情是何物

不是鱼也不是猪的海豚

横江湖之鳣鲸

无前足的貀

三脚鳖与龟

胜义纷呈的古代马世界

穴居之兽

雌雄动物不同论

动物小时候

从贾谊到哈利·波特——中西文化里的猫头鹰

豺狼当路衢与土地之神──漫谈中西豺文化

绝笔于获麟

后记

名家推荐

内页欣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目好在哪里(雁丘词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15)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本书,赠作者潘铭基先生签名笺纸一枚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