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

文:周于江

图:来自网络

在我老家农村,人情往来是这样的:亲朋好友及其子女生下孩子,有满月酒,也曰添丁宴。

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1)

孩子生下百日后有百岁宴。孩子考上大学有升学宴。还有定亲宴,婚礼宴。当然还有老人的庆生宴,直至人故去的丧葬宴等等,也许还有我不知晓的。

就这样周而复始,你来我往生生不息。

参加这样的场面,无论什么宴,现在的礼仪一般不会低于400块,这还是一般亲朋好友的数目,特别近的亲戚和密友数目要大得多,参加升学宴或婚礼宴,甚至上万的都有。

这样,对村里相对贫困的人家来说就不堪重负。好在礼尚往来,花出去的钱,到时还能回来,心里也就释然了。

可近几年在农村攀比风盛行,本身嫉妒心就重的农民不得不参加的这些场合中,出现了极不和谐的现象,在酒酣耳热中,有些人兴奋张狂。有些人窝火,堵心,闷闷不乐,忧心忡忡。

比如:参加升学宴,自己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或考的学校不好,家长就会感到很没面子很自卑。

考上985或211的学生家长,就会显得骄傲自豪,高人一等似的高谈阔论纵横酒场。前者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无话可说。只能心里埋怨自己没生下好儿女,儿女们不争气。有的实在受不了这熬煎,便中途退场了事。

婚礼宴也是如此,一些家里儿女岁数大了没有结婚的父母,在这种场合比喻为无地自容,如坐针毡也不为过。

今年五一节,村里原来的人尖周宏发参加了一场婚宴,遇到了一件更为尴尬的事情。

与他同年龄的喜主今天娶得是孙媳妇,而他三十九岁的女儿,三十六岁的儿子居然都还是孑然一身。

这自然引起了他的极大的不适。

更为不适的是,一个过去与他有些过节的村邻,竟不怀好意地讥讽道:宏发,什么时候喝你儿子的喜酒,难道要等到他五十岁?那样,你孙子的喜酒我们就喝不上了。宏发无言以对,唯一的动作是,连着往自己的嘴里灌了几杯酒。

这几年,每当村里响起婚礼的鞭炮声,就好似重锤敲击着他的心房。

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2)

现在与他同龄的孙辈都已成婚,而自己的儿女却还是这样孤男寡女,实在让这个已六十五岁的村中强人无法忍受。

他每次参加这样的场合回来,就像大病一场,心里难受的好几天几乎茶饭难进。可不参加又不行,事主都是自己的亲朋故交,和有来往的村邻。

这次因受那人那话的刺激,多喝了几杯,急火攻心,回到家中的周宏发心里憋得实在难受,觉得已经再无法承受这种煎熬,便找来一瓶农药尽其倒入口中以求解脱,待外出的老伴回来,已口吐白沫气绝身亡。

周宏发原来可是村里顶呱呱的人物,他精明勤劳又懂得经营,日子过得殷实又富足。

分田单干伊始,农户的粮食是多的无处放无处存,可后来宏发一算账,小山一样的一堆粮食,还换不回一只拖拉机的轮胎(他早就梦想自己拥有一辆拖拉机),他悲催了纠结了。

可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他重燃了发家梦。

其时,他的姑家表妹嫁到了富足的蔬菜之乡寿光,有一年他省亲去了她家,看到了遍地的大棚,看到了当地菜农的富足程度,令他惊讶不已。

于是他顿生回家建大棚的想法。后来,在他表妹夫的支持帮助下,他建起了一个三亩地的西红柿大棚,并且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在采摘旺季,十天的进项就抵原来一年的收入。

祖辈种地的他深谙,一亩园顶十亩田的道理,现在看,一亩反季节的大棚蔬菜的收入差不多已顶十亩露天菜园。

于是,他又建了一个大棚。两个大棚,一年的收入当然是可观的。

几年下来他就彻底翻了身,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富户。

其实,当地政府曾多次号召农户种植大棚,农民大都置若罔闻。可当亲身看到宏发种棚确实发了财后,务实的农人们再也坐不住了,本村的邻村的纷纷行动了起来。

这时,精明的宏发又看到了商机,经营起建棚的材料(竹杆,薄膜,苫子等),和棚用化肥农药等,因此他还传授着种棚的技术,因而生意自然是格外火爆。

其实,真正让宏发大发其财的是,他做西红柿的代理。

就是替远道而来的客户,收来西红柿,雇人分级精装于纸箱内,挣客户的代理费。这个东西看起来,一斤也就挣客户几分钱,似乎微不足道,可一天一二十万斤的吞吐量,那经济效益可就了不得了。

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3)

人鸿运当头的时候,往往是一顺百顺,宏发的一对儿女也跟着他的财富一同成长起来。与宏发一样头脑聪明的他们,没费多少周折轻松的先后考上了大学。

比儿子大三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供职于省城的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做了白领。

儿子毕业后,就业于本市一家全国闻名的柴油机厂。

几年后,财大气粗的宏发在市里给儿子全款购置了豪宅,又资助姐弟二人买了轿车。

每当过春节时,一双儿女回到家中,在宏发占地十几亩的庄园里,一溜停放着三辆崭新的轿车,一辆小货,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强悍的经济实力。这无疑是周宏发的高光时刻。

人的一生是很难一帆风顺到底的,高光时刻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日月黯淡的开始。

又过去了几年,厄运如期而至,首先是周宏发的生意一落千丈。

原来,他做的西红柿代理都是东北的客户,货物是经绥芬河口岸销往俄罗斯的,由于路途遥远,客户所要的西红柿都是青涩的,运至目的地后,正好显出成熟的红色。

菜农觉得收获,这样还不十分成熟的青柿子,肯定产量高收益也高。

可多年下来,菜农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成熟的柿子与西瓜一样,糖分水分上的不足,产量反而差很多。由此,菜农感觉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不再将西红市卖给宏发,也就等于断了宏发的财路。(这种情况起先,宏发也不明白)

当地所建大棚也趋于饱和,宏发的大棚建材市场自然也就不景气。

唯剩下农资经营这块,也竞争激烈,好歹惨淡经营着。

即便是这样,周宏发夫妇也没感觉到怎样,他们乐观地认为,两个孩子都有很好的工作。

儿子也有了房、车,等他们马上结了婚成了家,他们老两口只含饴弄孙,以享天年就好了。

可令他们没料的是,条件如此优越的一对儿女,竟在婚姻问题上屡遇滑铁卢,最后把一代强人周宏发逼上了绝路。

宏发的大女儿周惠身材高挑又婀娜,肤白貌美。性格温婉又知性,工作能力不但强,还兢兢业业,成绩斐然。几年之后就被酒店提拔为人力资源部总监。

周惠谈的第一个对象是本酒店财务部的主管小方。

她曾带小方来老家看过父母。周宏发夫妇见女儿领回来的男朋友,举止斯文谈吐高雅甚是高兴,又了解到小方的家庭就在本市,父母皆是国家干部,条件极好,便催促女儿速速成婚。女儿却说,她正在事业上升期要晚几年再做考虑。

可人不可貌相,看起来人高马大的小方却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他自卑的老是怀疑如花似玉的女恋人,还有别的男人。

他不但限制周惠的社交,还在一次周惠与酒店的副总,到外地出差时跟踪到酒店,场面弄得极为尴尬。

虽证明了周惠的清白,小方跪地求饶。可感到受了莫大侮辱的周惠,还是果决地斩断了情丝。

她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省城有名的富豪的儿子。交往了一年的多的时间,除了了解了这纨绔子弟的不学无术,挥金如土外,还知道了他同时玩弄着不下十个女人。

她深知跟这样的男人绝无好下场,便理智地走开了。

这期间,为女儿婚姻急得像热锅上蚂蚁的周宏发夫妇,也拼命为其张罗。

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周惠,对父母介绍的对象,不是感到俗不可耐,就是幼稚可笑无一人入她法眼。

就这样美丽可人的周惠,成了三十九岁的大龄剩女。

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4)

宏发的儿子周勇,进厂后被分配在总厂质检中心,工作既体面又轻松,一年后,高大帅气阳光洒脱的他,在健身会所邂逅了,做瑜伽教练的一个叫菁菁的女孩。

菁菁时尚前卫性感迷人,心底却是纯真善良,妩媚的眼神和银铃般的爽朗笑声,令魂不守舍的周勇向她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不久二人就堕入了情网。

他们在同居两年后,准备见见双方父母就筹办婚礼。

宏发见到菁菁后,虽感到不是他心目中的儿媳妇的形象,可儿子心仪,也就不打算阻拦。

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曲终人散。原因是为了一件小事两人吵了一架,菁菁就跑去酒吧喝酒,后来发展到夜不归宿,再后来竟跟一个有钱人私奔了。

这是周勇的初恋,他在菁菁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这无疑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从此他有点厌恶女人,至少有两年没接近女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一个,有一个男孩离异的三十岁左右的女人。他被这个恬淡成熟,善解人意的女人所打动。

一年后他试着告诉父亲想与这个女人结合时,宏发听后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逆子!我们这样的家庭能要个“回头”(指二婚女人),你不怕丢人,可让我怎么去见人?我怎么给你办婚礼的?还不被人笑话死!

那个女人知道周勇的父母不接受自己,也就只好知难而退了。

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父母催婚一次比一次强烈,周勇便又谈了几次,有一次还是父亲在老家托人介绍的。可交往一段时间后,不是感到与女孩性格不合,就是发现女孩毛病太多,也就无果而终。当然,人家也有看不上他的。

当父母再一次催婚后,周勇便言道:宁缺勿滥!找不到合适的我是不会结婚的,你们如果不怕我离婚,你们可以随便给我找个结了就好。弄得父母无言以对,毫无脾气。

最近两年,周惠姐弟俩为避开春节父母的逼婚,亲朋好友邻居爹爹不休地询问,都以在单位值班为名不回家过年来。

过年期间,宏发夫妇看到人家都,一室儿童喜满堂笑语。自家这个凄凉样子,真是既心酸又难过,死的心都有啊。以至在受人言语刺激后,终于走上了绝路。

也许是命运使然,也许是鬼使神差,两个优秀的青年在婚姻的泥沼中始终上不了岸。

他们还算是优渥的家庭,在农村更多的是因贫困而无法结婚的大龄青年,真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啊。

在原来贫穷的年代,适龄男女的婚配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在更为贫穷的农村,光棍也是极少极少的,“剩女”一词更是近几年才有的。

父母怎么劝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大龄的女儿和儿子至今单身)(5)

可时代发展到今天,正常的男婚女嫁却成了问题,并祸及了社会和上辈人,也不知根源何在,也不知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