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为何越减越累(给学生减负遭家长质疑)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家长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政策的初衷与实际的效果背离如此之远,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减负错了,还是减负的方式错了?半月谈编辑部近日邀请家长、一线教师、基层教育部门负责人、专家等,就减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以此激发更多的理性讨论。毕竟,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未来。

中小学生减负为何越减越累(给学生减负遭家长质疑)(1)

一所县一中的学生在教室外走廊上看书 曹正平 摄

  第五篇 孩子考了99分,我很焦虑!

  北京一名一年级学生家长

  有一天放学,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带回来两张期中考试测试卷。接过卷子,数学100分,语文99分,我很开心,肯定并称赞了她。然而,伴随着老师发在家长群里的一张双百分学生合照,焦虑袭击了我:班里43名孩子,得双百的就有36名。

  回想孩子上小学两个月来,最深的感受是,她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语数外3门课程,就像3座大山,吞噬了女儿开心快乐、尽情玩耍的时间。

  女儿语文课的老师有20多年教龄,是班主任,既负责又严厉。我和先生每天都绷着神经,下午接孩子回家赶紧看群里老师留的作业,然后陪孩子逐条完成:陪阅读、听背诵、盯抄写拼音、指导练字晒作业。

  最让人无奈的是每天的练字晒作业。老师对每位孩子晒的作业都进行细心指导,一撇一捺是否标准,上下左右距离是否到位,都一一私下点评提示。老师批改作业更是认真:“优A”“优B”“优C”“良A”“良B”“良C”。

  我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当每一次翻看孩子的练习册,看到一页又一页“良”级批示时;看到其他孩子晒在群里规范而整洁的字迹,自己孩子来回擦写五六遍依然不满意时;因为一次疏忽,没有及时晒作业,孩子没有拿到小奖品沮丧回家时,作为母亲,内心是焦灼而悲伤的。

  数学课也让我揪心万分。刚入学的一个数学口算测试,5分钟100道题(5以内加减法),女儿得了64分,尽管准确率是百分百,满分的有20多个孩子。老师随后发了练习题,让家长每天放学陪孩子练习,我和先生一起上,一个“监考”,一个“陪考”,训练了大概1个月,女儿拿回1张得了84分的测试卷,我感到丝丝安慰。然后,继续强化训练,99分,100分……想到没有尽头的督促和陪练,我和先生感到头都大了。

  英语课也不省心。女儿原来一直读的是双语幼儿园,每天有跟班外教,我原以为她的英语有基础,应该比较省心。但上小学后发现,事情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学校每周安排两节英语课,课程安排得不多,老师除了课堂简单教授,课下需要按照提供的一款App复习,然后打卡作业。前不久,女儿英语期中小测试不过关,有的文章读得不熟练,先生被孩子英语老师网上“约谈”。老师很严肃且正式地提醒了先生:英语课不能只靠课堂几十分钟讲解,如果家长平时不陪孩子复习,孩子将跟不上班级进度。

  如何提高孩子成绩?我们决定询问并求助几位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

  通过了解,我发现班里成绩好的孩子大部分上过幼小衔接课,现在的课程基本都已经系统学过。其中有一位家长向我建议,尽快给孩子报课外班,把语数外3门课都报上。因为报班,上四年级的大女儿基本每学期都是语文数学双百,英语测试优秀。

  我开始陷入深深的反思:我崇尚的“快乐童年”的理念是否正确?是否当初应该跟一些父母一样,把孩子早一年送到幼小衔接班,早点开始一年级的课程?亲身体验后,我开始想,如果早点接触,是否有利的方面也很多,孩子除了很快适应学习的习惯,还能在每次出色的考试成绩中,找到更多自信?这样的认识和想法,让我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果断送孩子去学前教育班,这样,是否这两个月遇到的情况都会避免?

  第六篇 作业越来越多,自由越来越少

  广东一位高中老师

  我是一位高中老师,在高中阶段,基于高考和家长社会等各方压力,减负并不现实,基本是不被提及的。这两个字,在参加孩子小学家长会、在媒体报道中倒是常听常见。减负,更多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而言。

  我的小学:不可谓不多的作业,却有不少自由支配时间

  我出生在广东一个沿海城市,1986年就读于市重点小学。

  现在想起来,当年的作业真不可谓不多:一年级时学拼音,必须反复抄写,新学的字加上注音一般抄写10次组两个词;二年级时语文作业每天要抄写的生字与课文有1000多字;六年级临近小升初,隔天下午最后一节考试,每天放学回家都是华灯初上。记得五年级有一次放3天假,3科老师轮流布置作业,我们一边抄一边气得想哭,却又无可奈何。能够出去玩的美好期待落空,3天都要关在家做作业的愤懑,那场面那感觉现在想起,依然近在昨日。

  平心而论,小学作业真多。但是当年的我并不会不快乐。因为没有什么课外班可上,更不需要完成课外班布置的作业,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晚上9点能准时上床睡觉。

  现在想回来,特别感谢的,是小学低年级机械重复的作业,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拼音,汉字,诗歌,抄写背诵,学过便不会混淆不会忘记。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可以看电视、看书,甚至发呆。

  孩子的小学:不是负担的学校作业,忙碌的孩子被裹挟的我

  现在,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他们就读于广州某重点小学。1周有3天下午4:10放学,2天下午3:20放学;体育、音乐、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外教课全部开齐。

  对低年级孩子而言,作业不是负担。儿子一年级学拼音学汉字,作业是每个抄3遍。数学是抄写数字,口算,英语则是听读跟读课文。一般不出1个小时可以做完。即便到了中高年级,大概1个多小时也可以做完。我的女儿,就读于同一个学校,一年级作业和哥哥差不多。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我发现孩子拼音容易混淆写错,字学过也经常想不起来。

  女儿二年级,“减负三十条”颁布,我发现每个科目的书面作业都没有带回家。孩子回家只有朗读与阅读的作业,家里其乐融融。“作业”哪里去了?不能带回家,那么只能堂上完成。

  过了不到一周母慈子孝的生活后,首先家长慌了。因为这意味着老师要拿出上课的一半时间让学生在堂上写作业。老师讲课的时间压缩了一半,要么讲得快,要么讲得少,怎么保证孩子掌握好知识?在经历了半个学期的努力后,在各种压力下,老师们放弃了原来的坚持。作业重新发回来,让孩子回家做。我们又过起检查督促作业的生活,但是心却是安定的。

  与我当年不同的是,大城市里各种课外班很多。我的孩子和他的同学们,多数报了两三科。孩子们上的每个班都会布置作业,这些作业难度不低,占了孩子相当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数学、英语的各种竞赛考试以及考前突击培训,使本已忙碌的家长孩子身上,又多了一些任务。

  在“减负三十条”中专门有一部分谈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但是落实究竟如何?据我观察,机构除了把每天结课时间提前到八点半,收费还在上调外,似乎没有别的变化。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发现我的学生一届比一届的阅读量少。在小学与初中阶段,课内学业并不很繁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多点阅读?他们说,我要去上课。我有很多作业。我没有时间。

  作为小学孩子的家长,我现在能做的,是努力地不被焦虑的氛围感染,坚定自己孩子发展的方向,即使我们经常约不到同学一起出来玩,也要周末带着他们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还有,多阅读。

来源:半月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