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1)

洪斌/文

看点一:上帝的左勾拳

末日论”在西方一直较为盛行,流传最广、信徒最多的当属2012末日理论,按照玛雅历法到2012年12月21日是一个大循环的结束,风靡全球的灾难片《2012》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场景。

4年后当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落空的预言时,上帝给了美国人一记重重的左勾拳——在两党精英、特别是上流社会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和传统政治精英形象格格不入的脱口秀主持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击败前总统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入主白宫。特朗普的当选堪称冷战后最大的一起“黑天鹅”事件,又发生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心,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惊慌失措的美国人纷纷搜索如何才能移民,导致加拿大移民局网站宕机。而一直享受着全球化红利的世界各地网民则疯狂地搜索"世界末日"词条。

看点二:制度性爆胎

大选结果出来后,11月16日,也就是大选结束一周后,号称精英摇篮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罕见地发出了一封公开信,承认这是一次美国史无前例的最分裂、最有争议的选举,呼吁哈佛为社会肩负起责任,通过变革,通过风暴

其实上层社会或者说圈内人最大的震动并不是希拉里的败选,也根本不是某些媒体认为的那样,民粹战胜了精英,而是他们发现自己一直坚守的某些社会共识开始出现了崩溃迹象。用“制度性爆胎”来形容本次美国大选战车的表现毫不为过。比如:

精英失灵:美国实行的选举人团制度体现了精英治国的制度设计思路,能有效防止多数人暴政和被民粹情绪控制。尤其是冷战结束经济问题成为首选议题后,民众的默许和一定的权利让渡让精英治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潮流,但本次美国大选中,一个传统意义上有经验、有能力、有资本、有人脉,深受华尔街和硅谷宠爱、占据绝对媒体优势的前总统夫人、前国务卿出乎意外地输给了一个毫无执政经验、前后娶了三个漂亮模特的房地产商兼脱口秀主持人。从选举结果看,精英治国这一基本社会共识受到了严峻考验

英国《金融时报》称,用任何一个正常的标准衡量,比如从政经验、支持人脉、筹款能力和竞选活动的规模及专业程度,希拉里都遥遥领先于特朗普,但特朗普却冲出重重包围,最终成为《圣经》中用投石弹弓杀死“巨人歌利亚”的“牧童大卫”

民调失灵:民调失灵在美国总统大选史上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次发行量100强报纸当中公开支持希拉里的报纸达43家,以《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为首的主流纸媒、以准确性强著称的知名民调网站几乎一边倒为希拉里“背书”——在大选投票日早上给予希拉里70%~90%的获胜概率。选举中特朗普首任竞选经理科里•莱万多夫斯基因为愤怒媒体一边倒和记者发生冲突而被解雇。无论是辩论环节还是投票环节,民调几乎清一色地支持希拉里获胜。新锐数字分析媒体FiveThirtyEight在2008年选举中预测对了 49个州的选举人票结果,2012 年50个州选举人票结果全对。拥有如此骄人战绩的FiveThirtyEight因为本次选举中预测希拉里胜率 71.8%,可以拿到 302 张选举人票,全民投票比例为48.5%:45%而沦为笑柄。《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甚至不得不“自食其言”——吃掉了自己预言特朗普必输的专栏文章。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2)

特朗普以自己的方式报复了这些媒体,据美媒报道,11月2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将美国主流媒体界的大佬们召集到了他位于纽约第五大道上的住处。媒体大佬们以为是去讨论将来和新总统的合作事宜,结果特朗普开场就对CNN的总裁杰夫•扎克(Jeff Zucker)说:“我恨你的电视台,CNN的所有人都是骗子,你应该感到羞耻。”挨骂的还有被邀请到会场的美国广播公司(ABC)主播马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特朗普说她在希拉里败选的时候甚至哭了。

选票失灵:特朗普堪称美国历史上首位盲选总统,因为直到走向投票箱的那一刻,很多选民仍然不确定选谁。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选票失灵现象。所谓的选票失灵并不是原有选举体系出现了问题,而是指在选举中选民一直无法说服自己支持谁,摇摆程度达到了历届选举的顶峰,选举结束后甚至出现了反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和反对其政策主张的游行示威。根据盖洛普调查机构的选后统计数据,在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这一白人精英群体中,特朗普以49%对45%的最终投票率领先,说明精英群体对特朗普是认同的。但是无法理解的是投票结果同样显示学历越高,支持希拉里的越多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3)

事后分析整个选举结果,无法让人得出一个像以往大选结果那样非黑即白,层次分明的确定性结论,曾经引以为豪的选举机制仍然无法避免选票失灵,特朗普的胜出击碎了精英们坚若磐石的确信

看点三:历史终结论终结

曾任美国国务院思想库“政策企划局”副局长的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弗朗西斯•福山,十五年前凭借“历史终结论”一举成名。他认为最后的历史是自由民主的历史,在自由民主阶段人类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历史也就终结了。这一观点提出后反对者不少,但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论据很难,因为从1991年前苏联解体开始,美国就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以精英、华尔街、硅谷、跨国公司、航空母舰、全球一体化、WTO等美式关键词为基石,主导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并通过软实力为自由贸易保驾护航,客观上也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了近20年的“和平红利”。

在这一超级红利面前,任何理论的抵抗都成效甚微。不过特朗普意外当选标志着运行二百多年的大选模式和政治生态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也许是一种新模式的诞生,但无论如何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已近乎破产。

看点四:特朗普时刻

特朗普变身“特靠谱”?在关键州俄亥俄州的选举结果开始对希拉里不利时,全球黄金、股市、汇市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慌。不过这种恐慌仅仅持续了一天就以一个完美的“V”字形走势重拾信心。这个逆转源于特朗普当选后在纽约发表的讲话,演讲中大家第一次发现,一贯被视为“不靠谱”的大嘴特朗普,应该改名叫“特靠谱”,演讲中大谈治国方略且滴水不漏、深得人心。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特朗普,也许它最接近这个候任美国总统的真面目。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4)

让球重新转动起来?毫无从政经验是特朗普最大的劣势。特朗普必须拿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案去说服大家,并在短期内和共和党内部、民主党、硅谷、华尔街等一干圈内人尽快达成共识、安抚传统盟友以便让球重新转动起来。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竞选主张和风格偏向保守,这与倡导开放、崇尚多元差异的传统美国精神和风行二十年的主流社会共识有一定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冲突会激烈到什么程度是最让人担心的。

夺回制造业岗位?特朗普一个重要的竞选承诺是要为美国传统制造业夺回更多的岗位,由此威胁退出WTO,否决TPP。笔者认为,如果认为逼迫跨国企业把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就能为制造业夺回岗位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泡泡而已,只会让更多本土企业举家外迁跑路。

特朗普提出的夺回岗位和2009年至今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的“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税收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一样。这个战略的背景是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后期美国傲视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正在流失,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开始大幅度外迁。双向挤压下美国国内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这样发展的结果是精英们、跨国巨头们通过全球一体化资源配置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本土的中产们则被抛在圈外,这正是本次选举中中产们不顾一切反对精英、反对体制的一个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全球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要解决美国本土制造业空心化靠保守、退出WTO、TPP等全球协作性经济体并不能解决问题。共和党本身就有很强的自由贸易基因,所以预计很快会有修正版的、更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化自由贸易解决方案出台。方案预计会提高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大幅度提高要价,附加性惩罚力度进一步增强,甚至不排除提高到与主权同等的地位。另外就是随着工业3D打印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日益成熟,预计一些高端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会迁回美国本土。值得关注的是:预计新方案不会像TPP那样将中国等新兴国家完全堵在门外。某种意义上中国是一个美国最理想的市场,完全将这样一个巨大市场推出门外不符合其根本利益,况且中国有关起门来自力更生发展的资本和可能,而这会大大损害美国制造的活力,所以曲折谈判不可避免但是预计最终会有折中方案。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5)

准备好做选择题?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吹嘘自己的得意绝活:新闻界有个特点,越是耸人听闻他们兴趣越大;真实的夸张、无罪的夸大昰极有效的宣传方式。相信上述理论是他本人真实心声,大选初期他和第一任竞选经理科里•莱万多夫斯基一拍即合,把夸张的竞选手段做到了极致,吸引了媒体大量的报道,最终在共和党内成功出线。和传统政治精英们金口玉言的高度确定性相比,这位曾在1999到2012年间五次更换党派的当选总统,让外交官们和政治分析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其虚虚实实的言论,究竟那一句才是真的,那一句是虚晃一枪。

比如在美墨边境建造一堵“墙”的言论在大选中传播最广泛,但是在当选后第一次施政纲领演讲并没有提到这个墙;比如今天要禁止穆斯林的移民,明天要对中国开征高关税,后天又要拿着手枪去曼哈顿杀人;他攻击过布什家族、共和党众议员保罗·瑞恩、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和约翰·麦凯恩等,和华盛顿、纽约那些上流社会中高大上、白富美的虚伪精英们、政客们完全不同。

所以如何做好选择题和面对虚张声势时保持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定力将是各国外交官们的必备功课

看点五:美国重新伟大

宗教、中产、科技是美国成为全球霸主的三块基石。现在这三块基石不约而同地发生了深刻改变。

改变的力量来自于互联网。

1990年美国赢得冷战胜利的同时,国会也批准了互联网的商业运行。最初的几年互联网只是为人们带来了意料之中的改变,提高了集体内部的工作效率。自1996年开始,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自由贸易的强力推进,互联网开始走出小圈子连接了全球千千万万个终端并迸发出惊人的资源整合能力。变化最大的还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尤其和互联网融合最深的中产本身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和解构权威的特质。本次美国大选的情形已经呈现出互联网社会的某些特性——一次非常重要的选举活动变成了中产们的砸场行为秀,公众们看到的大选结果是,当中产的潮水褪去,精英们像是一个个无法翻身的海龟,四脚朝天地在海滩上徒劳地挣扎。

这给全球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时代强化了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这些信息获取能力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会摧毁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共识,并加速阶层分化和意识形态冲突。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晚年所著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对这种转型期的集体迷失现象有着很形象的描述,每当一种新的生产模式革新后,价值就会发生进化和重组,也就是说《乌合之众》所描述的那种群体病态。冲突还在继续,也许未来的时间里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互联网的颠覆、洗礼。

美国大选2008年选票(精英失灵民调失灵)(6)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

我的理解是:互联网时代,控制权更多的体现在对互联协议、连接器、内容生产、底层技术的控制上。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电气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中心,特朗普需要为全世界做出表率,如何跨越信息孤岛和信息黑洞,带领美国人民找到一个全新的、能够造福全人类的互联网社会解决方案。

作者作品链接: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qspyqswhz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