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

我国的汉字文化丰富多彩,词汇浩如烟海,成语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外国朋友认为汉语很难,在学习汉语中要是能说出几个成语,觉得要比别人的汉语水平高出一个档次,自己也觉得很自豪。有的成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一直沿用至今。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成语,人们只是按照表面的理解在误用,不知其真正的含义,比如成语“上下其手”,人们认为是对异性不检点的行为,形容一个人十分“猥琐”时,就经常用“上下其手”这个词。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1)

就连有的媒体也将错就错,喜欢用这个词形容图谋不轨的人。时间长了,人们看到这个成语,就自然而然地和骚扰行为联系起来。一旦意思被多数人曲解,想要纠正就很难。其实在古代,“上下其手”并不是对异性动手动脚的意思,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太容易让人误会,一直以来人们都不知道用错了,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历史典故。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2)

据历史《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在楚康王十五年时,楚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郑国,这就好比强者欺负弱者,郑国不堪一击,楚国的将领穿封戌(xū)生擒了郑国大将皇颉(jié),楚王说谁生擒敌军大将,就赏金千两,还加封进爵,这令穿封戌非常高兴。可是楚王的弟弟公子围心里不服,要和穿封戌抢功劳,两个人为了郑国的俘虏皇颉,互不相让,楚康王也十分为难,就找来太宰伯州犁断其实非。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3)

掰脚趾头算也是明摆着,穿封戌和皇亲国戚争高低,那不是自找没趣吗?太宰伯州犁明知道是穿封戌的功劳,也得昧着良心判给公子围啊。可又不能明说,就在众人面前上演了一出戏。他故意说,郑国的战俘是地位高的人,让他说是谁生擒了他就完事了。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4)

于是太宰伯州犁让郑国俘虏皇颉辨认哪个是生擒他的人,他指着公子围说,这位是公子围,是当今皇上的弟弟;又指着穿封戌说,这是外县的一为长官,你说是谁把你俘虏的?伯州犁故意把二人的身份显示给对方,在介绍时还用上下不同的手势、眼色等。把讨好权贵是心意暗示给皇颉:想要得到释放,就要识时务。皇颉也是心领神会,为了自己能活命,只有顺应权势,故和太宰一唱一和,太宰“上下其手”,黄颉按照暗示回答说,是公子围生擒了他。真正的立功之人穿封戌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太宰伯州犁采用"上下其手"的暗示法,最终功劳判给公子围,俘虏皇颉也因此被释放回郑国。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5)

原来“上下其手”的真实用法是这样的,比喻两人暗中勾结,互相串通,用见不得人的方式,达到各自的目的。历史上记载了很多“上下其手”应用的例子,比如在《官场现形记》中写道:“统通换了自己的私人,以便上下其手。”可见“上下其手”和徇私舞弊有相同的意思,不是指对异性不检点的“上下其手”,我们不要再曲解其意了,很多人用错了这个成语。

表示曲解的成语(意思被曲解的成语)(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都出自历史典故,在应用时如果光凭字面理解,就很容易误解,有的人想当然装作自己很有文化,结果成语不分场合乱用,闹出很多笑话。

成语用得好,也体现一个人的文学水平,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学习积累成语知识,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正确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都能够熟练掌握成语,正确应用成语,做一个胸中有韬略、有内涵、有修养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学漫漫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