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

怀素(725-785),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僧人。字为藏真,本姓为钱。他是书法史上引领一代风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他用笔圆劲有力,像圆一样旋转,奔放流畅,与草书家张旭齐名。称“张旭”。“张颠素”或者“颠张醉素”。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1)

在草书的历史演进中,发展到以唐代怀素为代表的浪漫狂草的出现。充分彰显了书法本身的艺术性。怀素的草书虽然号称“狂”,但在其狂写的状态下,必然有一定的规律,其结法极为慎重,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怀素学习前人的经典,能够学习和转化,吸取经验为自己所用。他不仅保留了古法古书中的古意,而且在守法之后,还变通了法。 《自叙帖》为狂草作品,字式摇摆,整条线像沙盘上的圆锥体一样出现,中锋用笔,大大减少了点画的频率。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2)

在字形的起伏中,怀素用上下结构来突出气势。在字组的结合上,他巧妙地运用了嵌入、固连、意连和穿插,用笔断意连、上下字的连带甚至空间重叠。在《自叙帖》中,笔墨从浓墨变成了逐渐失去干墨,再到快要枯墨的时候,干脆用干笔,笔墨的神态也发生了变化。怀素的笔墨虽然随着书写而逐渐变淡,但笔势的自然轻盈,干笔的倔强与苍老,犹如山中的松弛,展现得淋漓尽致。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3)

章法因势而变,因体而形,点画相对,粗细有变,收放十分自如,在空间划分上布局意识明显。怀素笔下锐利的直线,在绷紧的状态下蕴含着潜在的张力,给人以硬朗、轻盈、舒适的视觉感受,字体内部折叠形成的角度,以锐利的几何图形形式,带来紧张的视觉影响。此外,最常用的曲线可以在连续的过程中形成平衡力,弧线选择的细微差别所产生的动态,使怀素的草书具有扩展性和空间组织性的特点。尤其是打破平庸,依靠线条形成的奇异之美,以及被线条挤出的空白,更加引人入胜,感同身受。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4)

张旭(685年—759年),字为伯高,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5)

张旭善于从自然万象中领悟书法之道,把自然美与艺术相结合。张旭将世间万物的境遇与自己的主观意境融为一体,以技法为精神表达的手段,将一切自然事物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张旭喝醉后,在陶醉中纵横扫笔,没有任何伪装,只凭借潜意识的来挥毫。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6)

张旭在处理结字上非常注重笔势的连贯,字内空间疏而开阔,外空间紧凑,从而达到稳定的效果。线之间的紧密联系,所谓增加一点是密集的,损失一点是稀疏的。线条与线条相互穿插,相互呼应,相互协调。过渡自然而和谐。整个气氛更加统一。怀素字形进一步简化,结头清晰,字开合大,可塑空间强。

怀素第一草书超越张旭吗(怀素和张旭到底谁被称为)(7)

狂草书在唐代达到鼎盛。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流派,在漫长的书法演变史中独树一帜。细数唐代的草书狂人,无非是张旭怀素。大多数人认为,怀素继承了张旭的狂草。诚然,在技法上,怀素受到了张旭狂草的启发,但在精神上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张旭的草书是激情地倾泻而出,而怀素的草书是一种排除情感、抽象和神秘意义的挥毫。(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